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局面

如果说西周的“天下”是许多邦即邦国组成的,那末,每一个邦又是由国和野两部分组成的。国人和野人是两个血缘不同的社会集团,前者较后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处于优越的地位。在春秋时期,国、野的区分已在逐渐的消失:到了战国,这种区分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当孟子答滕文公问为国的时候,他说的国、野之别,已经一半是历史回忆的“大略”,一半是经过他“润泽”的理想了(《滕文公上》)。在春秋时期,各邦基本上都还由国人中的贵族掌权,不过,国人中的新士人阶层的力量也逐渐兴起。随着国、野界限的消失,野人中的一部分逐渐上升为士;另一方面,在各种斗争中失败后而没落下来的贵族也有一部分加入了士的行列。春秋以前,非贵族而能掌权的人为数很少;到战国时期,由布衣而将相的人为数已颇不少。原先以出身决定人的社会身分的办法已经过时,爵级或财富这时成为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根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