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目光分配技巧

  1. 目光分配要合理

通过教师丰富多采的目光,学生可以窥见教师的心境,从而引起相关的心理效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敬重或反感的情绪体验,进而形成这样那样的师生关系,导致或优或劣的教学效果。由于大脑机能具有不对称性,绝大多数人形成左半球优势,而一般说来,教师上课时又主要是进行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居次要地位,所以教师“光顾”左边学生的时间多于“光顾”右边学生的时间(美国昂塔里欧学院的教育博士约翰·克勒观察了 19 位教师在课

堂上的一刻钟时间内,凝视时间超过 30 秒的注目方向,他发现:教师平均用44%的时间直视前方,39%的时间与他左边的学生交换目光,而“光顾”右边学生的时间只有 19%)。因此,合适的做法是把目光的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他。既不要长时间地直视某个学生,使其如坐针毡,也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有被忽视、被冷落的感觉,更不能东张西望、目视天花板或地面,使学生以为你心绪不宁,分散听课的注意力。要特别注意使自己

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对流”,以便随时调控,真正使教师的目光变成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的“控制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