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

从国际收支的编制原理可知,整个国际收支表的收支差额(包括误差遗漏)恒等于零。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收支表总是“均衡的”,既无黑字, 又无赤字。然而,就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而言,就可能存在收支差额不为零的情况。因此,在论及国际收支是否均衡的时候,有必要区别是贸易收支,

① 拥有经常收支黑字的国家,就如同家计簿上有黑字的家庭一样,将富余的钱购买金融资产加以“运用”, 以获取利息等收入。

还是经常收支。显然,经常收支比贸易收支更为全面。下面讨论影响经常收支的主要因素。

  1. 经常收支取决于国内储蓄与投资

经常收支增加,意味着国内总储蓄比国内总投资多出来的部分。而人们之所以可能储蓄,是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费不完,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全在国内被消费掉,就不会有储蓄。这里,假定有 1 亿日元的产品在国内消费

不掉,这个事实引起两种结果,一个结果是,不买这些产品的资金、即 1 亿

日元转为储蓄;另一个结果是,这 1 亿日元的产品被出口到国外,导致产生

1 亿日元的贸易黑字。推及到整个国民经济就是:国民总储蓄减去总投资等于经常收支,当总储蓄多于总投资,多出来的那部分储蓄就转化为贸易黑字。

  1. 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的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一国的货币贬值(汇率下降),其出口品在海外市场上的价格下降,海外市场对该国的出口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该国的出口增加。另一方面,该国的进口品的价格(以该国货币结算的价格)则趋于上升, 国内市场对进口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该国的进口减少。如果该国原来存在贸易顺差,则顺差增加,原来存在逆差,则逆差减少。

反之,随着一国的货币升值,其出口品在海外市场上的价格上升,即价格竞争力下降,会导致该国的出口减少,而进口却增加。如果该国原来存在贸易顺差,则顺差减少,原来存在逆差,则逆差增加。

然而,在实际上,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上述效果不会在短期内很快显现出来。以货币贬值的场合为例,虽说会引起进口减少的趋势,但在货币贬值后的一段时间,原来已经订好的进口合同仍要继续执行,因此, 进口量不会马上减少,这使得以本国货币结算的名义进口额反而增加(这意味着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数量变化的速度“滞后于”价格变化的速度); 另一方面,货币贬值后出口也不会立即增加。为此,尽管货币贬值会导致贸易逆差减少的趋势,但在贬值后的一段时间贸易逆差反而会扩大,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逆差减少(或顺差增加)的效果才会体现出来。体现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这种曲折过程被称为“J 曲线效应”,J 曲线效应的原因就在于上述的进出口数量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的“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