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洞化”问题
80 年代后半期以来,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促进了日本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生产据点,同时国内的加工组装企业也将一部分原来从国内采购的中间品、零部件改为从海外进口,又引起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制造企业也向海外转移生产据点。其结果,电机、运输机械等产业的海外生产比例(在海外的生产额与在国内、海外的生产额合计之比)迅速增大。①在此背景下, 一部分人日益担心由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所谓“产业空洞化” 问题。在地区层次上,产业空洞化主要表现为该地区的雇佣减少,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诀窍难以保持,技术开发更加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开拓能弥补这种损失的新成长产业,将可能引起该地区人口减少,经济衰退,税收下降, 行政业务荒废。在全国层次上,产业空洞化主要表现为一些雇佣多、收入多、关连(承包)企业多、对贸易黑字贡献大的产业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外
名词解释 产业空洞化:“产业空洞化”( Hollowing-out of Industry)一词最早出现于 B.布鲁斯与 B.哈里逊所著“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ARI-CA”(1982 年)一书,该书将“产业空洞化”定义为“在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70 年代以来,由于经营资源向国外转移,美国的产业竞争力遭到削弱,导致产生所谓“空洞化”现象,引起种种议论。1986 年秋以来,在“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的背景下,关于日本“产业空洞化”的议论也多了起来。这是因为钢铁、汽车、半导体、家庭电器等日本的主要出口产业为了避开日元升值所造成的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而纷纷向国外转移生产据点,导致国内制造业的就业人口人数减少,雇佣形势变坏。国进行直接投资,向外国转移生产据点,与此同时却没有加大对国内的设备投资,或导入、开拓新的成长产业领域,结果导致失业率升高,技术能力下降,对外贸易黑字趋于减少甚至转为赤字等等问题。①
然而,对产业空洞化不能仅仅从消极方面来理解。首先,“产业空洞化” 可看作是对经济国际化、生产国际化潮流的一种反应。由于国际化生产网络的发展,必然要置换、取代一部分“国别”生产体系,从而引起原有的“国别”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而填补这个空洞的将是更高级更有价值的生产,只要承认这个事实,那么,所谓的“产业空洞化”恰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由之路。
在日本,人们之所以对“产业空洞化”产生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对开拓、创造新产业的信心的强弱。对开拓、创造新产业的前景信心不足的人们大都对“产业空洞化”问题忧心忡忡,抱有强烈的危机感;反之,
① 从 1991 年到 1994 年的 3 年期间,整个制造业的雇员减少了约 94 万人。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继续增加,
估计到 2000 年整个制造业减少的雇员数将达到 200 万人。另一方面,根据日本经济审议会的报告书,信息
通信产业、与医疗保健及福利有关的产业等新成长产业从 1993 年至 2000 年将可能增加雇员 421 万人,明显超过了制造业雇员减少的人数。但是,问题在于,从制造业向信息通信业、医疗保健业等的劳动力转移能否进行得顺利,因为新成长产业需要具有专门知识及资格的人才,中老年的工人要进入这些领域会遇到不少困难。
① 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例在 1994 年度为 8.6%,在 1995 年度上升到 10%。特别是号称日本的“看家行业”的加工组装产业的海外生产比例上升得比较快,例如 1994 年彩电的海外生产比例高达 78.0%,音响设备为 69.3%,微波炉为 67.8%,录像机为 53.3%。
对开拓、创造新产业的前景具有较强信心的人们则大都对“产业空洞化”问题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在产业结构成为“地球规模的蜘蛛网”的今天, 企业就应该不分国别、不分地区,找最佳的场所进行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生产,找最佳场所进行组合装配,找最佳场所进行销售和服务。这是十分自然、十分正常的发展趋势,是国际产业分工日益发展与深化的体现。
其次,产业空洞化未必就是日本制造技术的荒废,更可能是技术“新陈代谢”的表现。因为日本的企业在向海外转移生产的同时,对一些重要的、附加价值高的关键技术则更加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例如,美国的克来斯勒汽车公司生产的名牌汽车仍要采用日本生产的关键零部件;半导体企业的“世界冠军”——美国英特尔公司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的 3/4 要从日本的住友、信越两大半导体材料公司购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而身价倍增的液晶显示技术几乎成为日本的独占品(占世界市场的 90 %以上),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按照经济同友会提出的“技术创造立国”思想,当前日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在向国外转移已有技术的同时,积极创造新的富有魅力的“高度技术”,形成一种“技术再生产循环”。
再者,“产业空洞化”现象的发展,还说明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今天,日本那种什么都靠自己制造的“全面配套主义”的产业结构(也可以说是产业“无空洞化”路线)是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存在“空洞”是很自然的,迄今日本经济正是因为产业空洞太少甚至没有空洞,才使它在外贸方面出得多,进得少,造成巨额贸易顺差,引起跟美欧等国的激烈贸易摩擦。可见,从国际协调的角度看,日本也必须改变迄今的产业“无空洞化”路线,走“产业空洞化”之路。这就好比你要在家里使用新家具,就必须把旧家具搬出去,如果总是舍不得把旧家具搬出去,新家具就很难搬进来。产业也是同样道理,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的升级,各种产业的门类与层次越来越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果都想容纳在本国国土之内,是越来越不可能了,尤其是对于日本这样的狭窄岛国来说,“精简”一下本国产业结构实在是极有必要,哪怕是为此要忍受暂时的“阵痛”。
最后,从实际情况来看,问题也并非像“产业空洞化”论者所忧虑的那样严重。比如在 90 年代中期,日本的家电企业将彩电生产的 90%、录像机生产的 80%转移到了国外,但家电厂家通过转产高附加价值的新产品(例如各种信息产品、“信息家电”),仍保持着很高的开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