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贸易
在战后初期,日本不少经济学家围绕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各种设想,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场争论是“国内开发主义”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棉线、棉织品的出口超过了进口。又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纺织机械、机械器具也历经了从进口、国产到出口、从国产超过进口到出口超过进口的过程(请参照[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中的第七章“对外贸易及其作用”)。
① 初级产品又称“原始产品”,是指没有经过加工或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料和采掘工业品,如粮食、矿石、动植物油脂、燃料等,主要由农业和采掘工业提供。初级产品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必需品,又是现代化大工业的基础原材料,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大宗出口产品。
与“贸易立国主义”之争。以都留重人为代表的“国内开发主义”派认为, 日本必须立足于国内,大力增加粮食产量,节省原材料并扩大替代进口原材料的产品的生产,以此来减少进口,增加就业,恢复和发展日本经济。①而以中山伊知郎为代表的“贸易立国主义”派则认为不宜采取以减少进口来平衡国际收支的消极作法,而主张通过扩大出口,来进口必需的原材料,把振兴贸易作为恢复和发展日本经济的手段。②这两派虽然都注意到了战后日本经济所面临的国际收支的制约,但是两者分别主张的摆脱国际收支制约的道路是不同的。两派争论的结果,后者占了上风,使“加工贸易立国”被确立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在对外贸易上,日本一直坚持“出口第一”的方针,因为出口肩负着获取进口所需支付的巨额外汇的重任,只有大量出口才能支持进口。而在 60 年代中期以前,日本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国际收支逆差(被称为“国际收支的天井”)的制约。为了平衡国际收支,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结果一次又一次地打断经济增长的进程。随着 60 年代日本重化学工业化的进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日本终于摆脱了国际收支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通过迅速发展外贸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