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本的产业发展

  1. 明治维新以后的工业化历程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在接受幕府和各藩经营的军工厂和矿山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从欧美国家购买机器设备,聘用外国技术人员,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国家力量建立了一批兵工厂和示范工厂。1880 年后,出现了私人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高潮。

同英国一样,日本的工业化也是首先从食品、纺织业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轻工业的发展开始的。从 1877 年到 1900 年,食品、纺织业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程度分别为 40%和 35%,两者合计为 75%,也就是说,在 19 世纪后期日本的工业增长中, 3/4 是依靠轻工业的发展。①其中,作为主导产业的纺织业(包括制丝业、棉纺业、棉布业)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逐渐成长为近代化的产业。

进入 20 世纪,重工业和化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由于扩充军备的需要,与军事有关的工业如钢铁、造船、海运、铁路等产业迅速扩大,同时,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力、电机、通信、机床、车辆、化学、药品等产业也成长起来,可以说近代工业的主要部门都已建立, 并成为世界上纺织工业发达的国家。与此同时,除去纺织工业以外,轻工业的增长率趋于下降。这样,制造业的发展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向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这意味着日本开始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的过程。

由于主导产业实现了迅速的转换(从轻工业转换为重工业和化学工业), 国营及军事部门的工厂所引进的技术向广大民间企业的扩散,加之纺织工业的继续发展与出口为整个工业发展提供了进口机器设备等所需的外汇,从而使整个工业化过程得到了加速。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基本上是在欧洲战场上进行,也为日本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机。因为欧美国家忙于打仗,不仅有利于日本增加对欧美乃至亚洲的出口,还使在工业化初期面对占压倒优势的欧美竞争对手的日本企业喘了一口气。

进入 30 年代日本扩充军备再掀高潮,这也是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化加快发

展的时期。1931—1936 年 5 年间,钢铁生产额增至 4.3 倍,一般机械增至 4.2

倍,运输机械增至 3.4 倍,电机增至 3.1 倍。1937 年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 54.8%。

总之,日本的工业化虽然起步较晚,但依靠国家大力扶植,积极引进西方技术,用武力夺取国外资源、资金和市场,而得到了比较迅速的进展。但是,战前日本的重化学工业化是适应日本军国主义扩军备战的需要,以牺牲民用工业为代价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具有极大的畸形性。另一方面,1937 年日本进入战时经济体制以后,从欧美引进技术变得十分困难,尽管政府加强了以军需为中心的研究开发,但整个科技发展水平却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