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的变化
在日本一般将人的一生划分为 3 个年龄段:15—64 岁称为“生产年龄”
(或“就业年龄”); ①14 岁以下与 65 岁以上称为“从属年龄”(因为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在生活上需依靠生产年龄人口,故称为“从属年龄”), 其中 14 岁以下又称为“少龄”,65 岁以上又称为“老龄”。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最主要参数是上述 3 个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例如,在 1990 年日本的 14 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18.2%,15—
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69.5%,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12.0
%。而在 1920 年,这 3 个比例分别是 36.5%、58.3%和 5.3%。通过比较1990 年与 1920 年的数字,可以看出这 70 年来日本人口结构的最显著变化是:少龄人口的比例从 36.5%降至 18.2%,下降了一半;老龄人口的比例从5.3%上升到 12.0%,提高了一倍还多。
如果不以总人口、而以生产年龄人口作分母,则可得出 3 个指数:“从属年龄人口指数”,即从属年龄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例;“少龄人口指数”,即少龄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例;“老龄人口指数”,即老龄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之比例。其中,从属年龄人口指数反映了生产年龄人口所承受的人口负担。
在 1990 年,日本的从属年龄人口指数为 43.5%,少龄人口指数为 26.2
%,老龄人口指数为 17.3%。而在 1920 年,这 3 个指数分别为 71.6%、62.6
%、9.7%。这说明当今日本的老龄人口的比例虽然比过去有明显上升(上升了 7.6 个百分点),但生产年龄人口的负担却比过去减轻了(从属年龄人口
指数下降了 28.1 个百分点),其原因是少龄人口的比例下降的幅度很大(下
降了 36.4 个百分点)。
当然,实际的“从属年龄”在不同的时代会有所区别。在大学升学率上升到 40%的今天,将 15 岁规定为从属年龄的上限未免过低,多数人到了 17
—18 岁仍可说是实际的从属年龄人口,因此,生产年龄人口负担减轻的程度不像以上的统计数字所反映的那样大。
从 1995 年开始,日本的生产年龄人口开始下降,其下降速度到 2020 年
以后还会进一步加速,而老龄人口将明显上升。预计到 2025 年,从属年龄人口指数将升高到 67.5%,其中少龄人口指数为 24.3%,老龄人口指数为 43.2
%。由于少龄人口指数与 1990 年差不多(仅减少约 2 个百分点),而老龄人
口指数却比 1990 年增加多达 26 个百分点,致使从属年龄人口指数比 1990
年增加 24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战后以来生产年龄人口的负担虽然在过去几十
① 生产年龄人口是指满 15 岁以上、被作为“劳动力调查”的对象、有可能在劳动市场上出现的劳动力人口。生产年龄人口中,又分为有工作志向的“劳动力人口”与没有工作志向的“非劳动力人口”(学生、主妇、病人等就是非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又进一步分为就业人口与完全失业人口。
年趋于减轻(主要因为少龄人口比例的减少),但今后将转为趋于加重(主要因为老龄人口比例增加),而处在这个转折点的 1990 年前后,则成为日本生产年龄人口最轻松的时候。
- 高龄化与少子化
从战前到 1955 年,日本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致保持在 5%左右,其后这个比例不断上升,1960 年为 6%,1970 年超过 7%,1995 年达到15%。据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于 1992 年 9 月发表的《将来人口推测》,
从 90 年代至下个世纪 20 年代,老龄人口的比例将迅速上升,到 2025 年预计达到 25%,到 2040—2050 年上升到最高点的 28%之后,将稍有下降, 然后稳定在 25%。这意味着 21 世纪的日本将是一个每 4 人中有 1 名 65 岁以上老人的社会,日本能否迅速而顺利地适应高龄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将成为 21 世纪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按照日本的“高龄化社会”定义,当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
%时,就算进入高龄化社会。①这意味着日本早在 70 年代就已进入高龄化社会,今后面临的问题恐怕就是进入“超高龄化社会”的问题了。
人口高龄化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遍趋势。但是, 日本人口高龄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速度之快。比如,老龄人口比例从 7% 上升到 14%,西欧各国用了50 至 100 年的时间,而日本只用了25 年时间(1970
—1994 年)。日本老龄人口比例迅速增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模式的两次转换。
人口增长模式的第一次转换就是从“多产少死”向“少产少死”的转换, 这个转换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从“多产”到“少产”的质变,其二是“少死”程度的提高(量变)。其中,从“多产”变为“少产”导致了孩子一代相对于父母一代人数的减少,进而导致总人口的平均年龄的上升:“少死” 程度的提高则导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即“长寿化”。在 1970 年以前促进
长寿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满 1 岁和 4 岁以下幼儿死亡率的下降,1970 年以后促
进长寿化的主要因素是 65 岁以上老人死亡率的下降。作为长寿化的指标,日
本人的平均寿命从 1947 年的 50.1 岁(男)和 54.0 岁(女)延长到 1995 年的 76.4 岁(男)和 82.8 岁(女)。表 1-1 表示平均寿命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