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教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尝试

我在小学数学的双基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掌握知识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地解决新问题。主要的做法是:

(一)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

我常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平均数问题”时,我先提出这样一道题:“在五讲四美活动中,第二组同学 3

天共做 24 件好事,平均每天做几件好事?”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除法”?使他们明确这是等分除法。接着,我把题目这样改了一下: “在五讲四美活动中,第二组同学第一天做好事 6 件,第二天做 7 件,第三

天做 11 件,平均每天做多少件?”使之变成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帮助学生找出正确解答方法之后,再让他们比较这两题的不同点。经过比较,学生对什么是“求平均数问题”有了这样的理解:“把几个大大小小的数合起来,再重新平均分一下,就得到平均数。具备这样特征的应用题,叫求平均数问题。”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紧接着组织学生练习。先给他们一组等分除法的题, 让他们自己去研究解题方法,判断出题的类型,然后要求他们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之成为求平均数的题。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加深了他们对“求平均数问题”的理解。

在学习新知识时,只要学生能利用旧知识把新知识讲出来,我就全让他们自己讲。比如教小数加法的简单计算时,先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整数加法计算和小数的认识。先由学生板演两道整数加法式题,要求他们用竖式计算, 口述法则。我再问:“你根据什么判断相同数位对齐了?”学生答;“各加数的个位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接着我又出了几个小数,让学生把这些小数个位上的数用红颜色描出来,并由他们自己总结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巩固练习时,为了强调写竖式要把各加数的小数点对齐,避免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混淆,我出了几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题,让学生练习。学生都做到正确无误。

(二)直观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学习“图形的认识”时,要求会辨认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四种图形。为了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这四种图形, 我为每人准备了一个信封,信封内放着各种颜色的、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分类。当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点时,学生用眼看就发现了长方形对边一样长,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为了强化不同点,我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问:“怎样折,让我们也能看出两条长边一样长?” 学生很快对折了一下,使长边重合。我又接着问:“怎样折,又让我们也能看出两条短边一样长?”学生又迅速地折了一下,使短边重合。我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问:“怎样折,还能让我们看出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这回可把全班学生难住了,他们又按折长方形的定势试来试去,总是不对。我不急不躁,耐心启发他们,终于发现一个学生在两个对角之间折了一条线, 我马上让他把纸举起来,让大家看,并夸奖道:“有门了!”这时全班学生

恍然大悟,一齐行动起来。他们分别在两个对角之间折出两条折痕,使四条边重合,并激动极了,纷纷把折好的纸高高举起。由于人人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动脑筋想问题,很直观地认识了图形。

(三)因教学内容而制宜

为了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举几个例子。

学习小数减法时,有一例题是 2.14-1.28,差的整数部分是零,我估计到学生可能掌握了,就让他们独立去做。结果大家都得 0.86。这时我就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整数部分必须写零?”学生明确后,就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了巩固练习。

有些知识,学生需要有些感性认识,才便于理解,这时我就让他们先去做些调查。如为了知道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前一天,我让他们调查一些商品的单价,并记下几种。第二天讲了小数的认识以后,他们汇报了自己记下的商品单价。这对掌握、巩固新知识, 起了很好的作用。

有些知识,估计不讲学生也能学会,我就让他们自己看书,边看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组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