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继续研究,稳步发展阶段(1985 年至 1991 年)

1985 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总结 1978 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和教材教法的基础上,又修订和颁发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新的精神,修改了教材,开始实施教材的审定制度。这一时期的小学教学教育,除了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能外,还突出地强调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986 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开头就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大纲》还指出,“要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数学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书写整洁、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围绕这一中心,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以及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作指导,在全国范围内研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意义和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重视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学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优化了教学过程, 有利于教学中教书育人,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纪晓村老师于 1985 年 6 月总结和发表了《怎样使数学教

学富有趣味性》一文。该文较好地回答了上面提出的研究问题,体现了 1986 年《大纲》培养学习兴趣的精神,说明纪老师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研究的前列。我和我的同事在教学法的教学(大学本科课程)中,曾将此文作为大学生学习的论文,也曾作为辅导小学数学教研人员和教师学习《大纲》的参考文章, 也是我此后研究数学教育常读的好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