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南麓,陵区为面积约 40 千米 2 的小盆地,山环水抱,南面有蟒山、虎峪山相峙而立,形同大门,其内分别列着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等 13 座明代帝王的陵寝。每陵各居一山,明楼、殿阁隐现于苍松翠柏之中。

十三陵以长陵为中心,有神道自南端陵门直达陵前。在长达 7 千米的神道上建有石牌坊、大宫门、碑亭、华表、石像生、龙凤门等建筑,这不仅是皇威的象征,由此也用以造就谒陵气氛。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为十三陵中最早、最大的陵园,其建筑也最为宏伟。棱恩殿是长陵的主体建筑,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殿内 32 根金丝楠木明柱,最大直

径 1.17 米,高 14.30 米,梁柱檩椽斗拱等构件均用楠木加工制成,历时 570 余年,仍牢固如旧,香气袭人,是我国最大的一座楠木殿堂。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他 10 岁即位,年号万历,是明朝在位时间

最长的一位皇帝,共 48 年。陵园规制依照长陵,主体部分定陵地宫被人们称

为“地下宫殿”。地宫位于明楼正后面,距墓顶 27 米,由前、中、后、左、右五大殿堂联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建筑。这些殿堂间共有石门七座。石门设计非常科学,由于其重心集中在轴部,虽重达 4 吨,但开启十分灵活轻巧。地宫的平面布局基本上采用“前朝后寝”的制度。前殿没有任何摆设, 相当于宫前广场;中殿相当于前朝(即宫殿的正殿),内有三个用汉白玉雕成的“宝座”;后殿是最大殿,相当于寝殿,棺床中央放置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