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利枢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委托国外设计,其基本方案是以高坝大库拦泥蓄水发电。由于对泥沙淤积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淤积部位从潼关向渭河迅速发展,形成“翘尾巴”的形势,不但水库有报废的危险,而且威胁渭河平原和西安的安全。为了彻底解决泥沙问题,分别在 1965 年和 1970 年开始进行两次改造工程,探索了一条“蓄清排浑”式排沙发电的新路子,并获得成功。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改造的重点是:将高位泄流改为低位泄流,并采用低水发电,虽然降低了发电能力,但加大了水库泄流排沙的能力,使水库能保持一定的库容,合理地发挥防洪、防凌、灌溉、发电和供水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73 年 12 月 26 日,第一台 5 万千瓦机组正
式发电,到 1996 年底装机总容量达到 40 万千瓦。据专家们评估,截至到 1994
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发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超过 250 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枢纽工程总投资的 2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