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断流

黄河从 1972 年首次出现断流,26 年来共有 20 余次河床干枯,平均 4 年

3 次断流。到了 90 年代,它年年春季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愈来愈提前。原来只是在黄河尾闾段断流,1995 年竟上延到河南封丘县的夹河滩,断流河段长达 622 千米,历时 122 天;1996 年更创下断流 140 天的纪录,1997 年、1998 年断流的纪录又不断刷新。

人口增长过快,灌溉面积增加,加重水量消耗,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据统计,黄河两岸的灌溉面积已由 1950 年的 80 万公顷发展到现在的 883 万

公顷左右;黄河流域耗水量也由 1950 年的 148 亿米 3 增加到现在的 488 亿米3。全流域耗水利用率不足 40%,如宁夏、河套平原大水漫灌浇地,每公顷平均用水约 15 000 米 3,是正常用水量的 4 倍。目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地区切块,部门分割。为此,国家曾制定了黄河供水分配方案, 并有具体控制用水指标的下达,总计分配供水量为 370 亿米 3,尚有 190 亿

米 3 用来输沙入海。然而,这一方案并未受到重视,也没有严格执行,中游争水,导致下游断流。

黄河断流也有其客观原因,黄河经流年际变化具有连续丰水或枯水的特点。1969 年~1980 年曾出现历时十几年的枯水期,从 1986 年到现在又赶上一个连续枯水期。从经流年内分配来看,黄河具有夏秋季丰水,冬春季枯水的特点。每年 3~6 月黄河经流只占全年的 22%,而此时却是引黄灌溉的高峰期,由于大量引水抗旱,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黄河断流,使沿岸 43 万公顷农田灌溉受到影响;引黄济青工程无水可

引;济南、开封、商丘、东营等城市供水困难;胜利油田严重缺水,德州 100 多家工厂停工停产;山东莱州由于缺水,而超采地下水,结果使海水倒灌, 海水入浸面积达 3000 千米 2,6000 余眼机井报废,3 000 多公顷耕地产生次生盐渍化,使素有“山东粮仓”之称的莱州,粮食减产,生态环境恶化。黄河近年的断流,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水利专家为此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