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的调控措施

我们知道: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解决教育领域的最佳化控制。而要调控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学生系统状态变化攻击行为的最佳定向控制,使学生的攻击意图和行为目标时刻掌握在我们手中。根据攻击模式图,我们将调控措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最适宜的控制目标。在对学生系统进行大量信息处理后,将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的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背境、个性特征等建立信息档案, 通过信息输入进行预测,随时调控。双流中学高九九级某班一女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而家庭、社会、学生期望值很大,精神负担过重而买了大量安眠药,准备以死来消除心理压力。因为班主任平时工作仔细,掌握信息, 调控目标准确,才避免了一次死的攻击行为。

二、随机控制、对应控制、综合辩证控制相结合。就今天对一个系统而言,全方位、多视角地控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一般学生, 我们要进行随机控制,不定期、不定时地进行信息取样,对其攻击行为的概率进行分析。对于个性特别突出,如孤僻、好动的学生进行定时的对应控制, 这种学生的攻击行为影响较为广泛,但调控的信息容易掌握,攻击行为的因素容易分析,其诊断、控制的效果就会加快。随机控制、对应控制有其局限性。一个系统所表现攻击行为很可能交替发生,相互激话,因此,综合辩证控制能有效地对各种攻击行为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提高调控效果,但这种调控时机不容易掌握。因此,三种控制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对群体的攻击行为达到最佳化调控。

三、处理好“质控”和“量控”的关系。对任何事物,包括对学生攻击行为的控制,都存在一个质控与量控的问题,两者是对立的统一。我们知道: 喜欢体育运动的人,要想完全控制其行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校高一年级有一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也很爱好踢足球,但班主任、家长却反对他踢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让学生每周末踢一次足球,平时则加以控制,那么学生则不会因为踢不成足球而恼怒,造成学生不思进取,相反, 既圆了足球梦,又完成了学业。

四、对扰动因素的最佳调控。如果没有任何干扰,那么系统就会按预定的最佳方向发展,并达到最佳化目标。但事实上,人的各机能系统时刻都处在内、外环境的扰动之中。比如,一场排球赛,按规则完全可以决出某方的胜负,但由于观众、气候、裁判员水平等客观扰动因素,则很可能将胜负完全颠倒。因此,赛前我们要对这些可变因子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求达到最佳化效果。

五、正确处理好一次性控制和多次性控制。任何系统的控制都是由一次次的单个控制组成的系统控制过程,但是,一个最佳控制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有一定次数的多次调控,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提高每次调控的质量,亦即真正的最佳化控制,应该是以最少的次数达到最佳的调控效果。在对学生攻击行为的调控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力求彻底解决,防止攻击行为的恶性循环。

六、对系统的振荡性控制。任何系统的变化都处在一个动态之中,攻击行为也时刻处在有益、有害的动态之中,偏离轨道的攻击行为都应进行调控。有害的攻击行为,要适时控制;有益的攻击行为如拳击、打篮球则应正确引导,防止偏激。

我们在分析了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理论依据后,有必要且有可能从心理学角度认识这一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用社会舆论、道德法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过激的攻击行为并加以指导。研究中学生的攻击行为,就是要使学校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具有预测和控制这种攻击行为发生的能力,能够充分掌握在学生攻击行为发生之前、之中和之后的预防、制止和疏导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手段更趋合理化、科学化,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教育工作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