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杀与感化——浅论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注入法

安徽省六安叶集镇教体委 汪洋海

近来我区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某教师罚一差生将做错的作业重抄一千遍,因作业量太大,该生抄了整整一夜也未完成任务。家长告到上一级教委, 该教师受到了严处。

《中国教育报》曾载过这样一则消息:某教师因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偶然遇到难题时,敢于在学生面前讲“不知道”,相反地却被学生视为最诚实的、最可信任的老师。

上述两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教学改革中能否正确运用情感注入法,决定着教育教学的结果。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严厉一点是需要的,然而,绝大多数实例证明:严而不厉,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单靠“哭丧棒”产生的威信是不会持久的,有时甚至会“物极必反”,得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

我曾经接任过一个初中班的班主任并担任语文教学工作。该班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系独生子女,且这些独生子女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干部”家庭。面对这些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我心想:只要在态度上对学生严厉一些,要求严格一些,学生肯定会“怕”,教学上必定会早出成果。结果是:师生关系上,学生见我如鼠见猫;班级管理上,有时班上大事我竟然不知;所教学科,学生们不是提问时忘记了所学,就是一到考试,平时所学又全部“还” 给了老师。

一学年过后,经过认真反思,我得出这样的体会:初中学生稚气未脱, 应严而有度,严而不厉,要想管教好他们,必须先“动之以情”,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怀胜于父母;再“晓之以理”,使他们明白多学的好处,不学之危害,然后才能收到预期效果。经实践,果然效果与以前大不一样。

那么,如何做到情感注入呢?

就教师本身而言,首先要对教育事业的绝对忠诚。只有如此,他才能把教育教学中的“苦”与终极目标的“甜”联系起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享受,受到鼓舞。自身愉悦必然会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们也必然会在愉悦的氛围中记住所学。

就教师对学生而言,教师一旦把对事业的忠诚转移到学生身上,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当这种情感渗透到所授学科的知识之中, 那些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就有了感情,有了人情味就会不知不觉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前两年,我接任了一个自费生为主的高一班的班主任并兼授该班的语文课,当时全班 52 名学生中,自费生就占了 28 名之多。面对这些成绩较差, 各科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我没有“头痛”,而是首先从思想上感化他们。我利用班会和班上各类活动,找来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勤奋好学、后来居上的动人事例,让大家在一起读读议议,利用班报让他们评论是非。平时注意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同他们谈谈心,以了解他们心中所想。除此而外,我还利用语文学科肩负的“文以载道”之使命,坚持做到每周抄给学生们一条格言警句,以催其奋进,促其成人。其次,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怀和关心。我觉得,做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师生之间就必须要在精

神生活上求得一致,而做为一位班主任对身边学生的喜怒忧思毫无觉察,他永远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情感是人际关系中的调节器,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十多年来,我几乎年年担任班主任。无论是对初中生还是对高中生, 我都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处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有什么要求都愿意同我说,我有什么要求学生们也都能自觉地做到,我带的班被评为县地两级先进班级或文明班级,我本人也多次受到县、地的表彰。

一次次、一届届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那一次次显著而喜人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出现,并不是教育者的棒棍“打”出来的,而是师生间精神生活的一致和情感上的融洽和谐的必然结果。因为,教育的技巧和成功就在于教育双方的每次接触之后而产生的内在“激励”。陈云同志说得好:“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需要些什么呢?师德、好教法加情感的真正注入!

治天下在于人才,育人才需要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