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诱惑——中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现今的青少年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的时代,走出课堂,满眼接触的都是五彩缤纷的商品世界。这些涉世不深,依据家庭经济支撑生活的孩子们由于缺乏自主意识,自控能力不足,大都具有“见异思适”、“见好就爱”等不良倾向,在饮食吃喝上讲求口味、花样;服装衣着上追求款式、时髦、高档;在友情交往上盲目模仿排场、阔气,一些学生互相攀比摆气派,甚至贺生日、搞宴会,向往追求超乎自身经济条件的高享受⋯⋯这些情况在目前的中小学生中呈现出日益漫延的趋势,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成为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欲望、占有、享受,这些是与人类生存发展同步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世界的丰富,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但这种需求一旦超越客观条件和可能,就会膨胀为贪欲,为满足贪欲,就可能出现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一些青少年犯罪就是这样产生的。如今的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教育,增强学生抵御物质诱惑的能力。

首先,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掌握消费尺度,明确任何消费必须根据需要和可能来控制,超越现实经济条件的消费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教育需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遇到孩子津津乐道别的孩子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 家长应当毫不差涩地向孩子说明“我们买不起”。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这样的道理:人的要求欲望必须受客观经济条件制约,在丰富的物质世界面前, 在各种诱惑面前,一个人的消费应当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尚未创造效益单纯作为消费者的学生更要这样。这一层次的教育要使学生理解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第二方面是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树立正面榜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通过这方面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明确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究竟是什么样子,帮助其提高分辨能力,认识到盲目的攀比实质是虚荣心在作怪,虚荣心不能有,这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理解、判断去选择、辨别真、善、美, 戒除、摒弃假、恶、丑,塑造健康的审美心理,养成优良的品质。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能认清哪些要求才是合理的。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认识到哪些需求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设法控制他们的占有欲,提高其克制能力,即培养抵抗物质诱惑的能力,做到不为外物所动。要教育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判断所接触的社会,增强自主意识,加强自我控制,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

学生抗诱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达到目的,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反复,因此,必须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方式,坚持经常不断的教育,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协调配合,营造良好的氛围,将青少年的注意力从吃、玩、穿、享受等消费方面的追求转移到积极有益的活动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