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造条件比较
对那些不能以题中现有条件与相关条件进行比较的应用题,应适当变换条件,创造可以比较的条件,再进行比较。
*例 1 学校食堂第一次买来 2 袋大米和 3 袋面粉,共 275 千克;第二次
买来 5 袋大米和 4 袋面粉,共 600 千克。求 1 袋大米和 1 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适于五年级程度)解:摘录题中条件,列成表 13-2。
表 13-2
大米(袋) | 面粉(袋) |
重量(千克) |
|
---|---|---|---|
第一次 |
2 | 3 |
275 |
第二次 |
5 | 4 |
600 |
从表 13-2 中的条件看,题中条件不能直接比较。此时要创造条件比较。
因为大米袋数 2 和 5 的最小公倍数是 10,所以把第一次买来的袋数 2 乘以 5(把面粉的袋数 3,重量 275 也要乘以 5),把第二次买来的袋数乘以 2
(把面粉的袋数 4,重量 600 也要乘以 2),得表 13-3。此时题中条件便可以比较了。
表 13-3
大米(袋) | 面粉(袋) |
重量(千克) |
|
---|---|---|---|
第一次 |
10 | 15 |
1375 |
第二次 |
10 | 8 |
1200 |
看表 13-3,把两次买来粮食的数量比较一下,大米的袋数相同,面粉第一次比第二次多买:
15-8=7(袋) 因此,第一次买的粮食比第二次多:
1375-1200=175(千克)
每袋面粉重: 每袋大米重:
答略。
175÷7=25(千克)
(275-25×3)÷2
=(275-75)÷2
=100(千克)
*例 2 1 支铅笔、2 块橡皮、3 把卷笔刀共值 2.35 元;2 支铅笔、3 块橡皮、4 把卷笔刀共值 3.30 元;3 支铅笔、3 块橡皮、5 把卷笔刀共值 4.05 元。求 1 支铅笔、1 块橡皮、1 把卷笔刀各值多少钱?(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摘录题中条件排列成表 13-4。表 13-4
铅笔(支) | 橡皮(块) |
卷笔刀(把) |
共计(元) | |
---|---|---|---|---|
① | 1 | 2 | 3 | 2.35 |
② | 2 | 3 | 4 | 3.30 |
③ | 3 | 3 | 5 | 4.05 |
从表 13-4 看,题中条件不能直接比较。因此,要创造条件比较。
因为橡皮的块数 2、3、3 的最小公倍数是 6,所以①×3,②×2,③×2, 得表 13-5。此时题中条件便可以比较了。
表 13-5
铅笔(支) | 橡皮(块) |
卷笔刀(把) |
共计(元) | |
---|---|---|---|---|
④ | 3 | 6 | 9 | 7.05 |
⑤ | 4 | 6 | 8 | 6.60 |
⑥ | 6 | 6 |
10 |
8.10 |
⑥-⑤,得:
2 支铅笔价钱+2 把卷笔刀价钱=1.5(元),即,
1 支铅笔价钱+1 把卷笔刀价钱=0.75(元)⋯⋯⋯⋯⋯⋯⋯⋯⋯⋯⑦
⑥-④,得:
3 支铅笔价钱+1 把卷笔刀价钱=1.05(元)⋯⋯⋯⋯⋯⋯⋯⋯⋯⋯⑧
⑧-⑦,得:
2 支铅笔价钱=0.30(元)
1 支铅笔价钱=0.15(元)
把 1 支铅笔价钱 0.15 元代入⑦,得出 1 把卷笔刀的价钱是: 0.75-0.15=0.60(元)
根据①可求出一块橡皮的价钱数:
(2.35-0.15-0.6×3)÷2
=0.4÷2
=0.2(元)
答略。
*例 3 甲、乙两人共需做 140 个零件,甲做了自己任务的 80%,乙做了自己任务的 75%,这时甲、乙共剩下 32 个零件未完成。求甲、乙两人各需做多少个零件?(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已知“甲做了自己任务的 80%,乙做了自己任务的 75%”后共剩下32 个零件,甲、乙两人所做零件个数不相等,因此,甲所做零件的 80%与乙所做零件的 75%不可直接比较。此时就要创造条件比较了。
已知甲做自己任务的 80%,假设乙也做自己任务的 80%,那么甲乙就共剩下零件:
140×(1-80%)=28(个) 这比原来已知的“甲、乙共剩下 32 个零件”少:
32-28=4(个)
这 4 个所对应的分率是:
所以,乙需做的零件是:
80%-75%=5%
甲需做的零件是: 答略。
4÷5%=80(个)
140-80=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