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登临卧龙岗·

庐山南部五乳峰附近,有一条溪水从高崖奔泻而下,在崖下汇成数潭。潭名卧龙潭,所以潭旁的高地也叫做卧龙岗,与诸葛亮居住的卧龙岗同名。卧龙岗上古时候有一座卧龙庵,这座庵从宋至清颇有名气。

大理学家朱熹年轻的时候,爱读杨龟山先生(即杨时,龙图阁直学士) 的诗文。杨的诗文里记述庐山卧龙庵有位姓刘的道士,不食五谷杂粮,仅食柏籽,饮清泉,身体十分健朗,虽年过百岁,依然神清气爽。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果有客来,刘道士必定预先知道⋯⋯朱熹从此对卧龙庵和刘道士便生了向往之情,希望有机会相见。

淳熙六年(公元 1179 年),朱熹调星子任南康知军,上任不久他又读了陈舜俞的《庐山记》。陈氏在《庐山记》里对卧龙岗一带的景色大为赞扬, 这更增强了朱熹登临卧龙岗的兴趣。当他带着随员攀山越岭来到卧龙岗时, 发现这里的景色比陈舜俞《庐山记》中描述的还要美:群山青葱苍茫,悬崖三面壁立,银河般的瀑布从云头泻下来,在深潭里溅起一片水雾。潭中有黄色的巨石数丈,如一条卧龙婉蜒在水中。潭方圆半亩,潭水清澄见底,游鱼砾石历历可数。每当春雨潇潇,山水猛涨,潭中瀑水怒泻,水雾迷蒙,仿佛那条神秘的卧龙就要驾风雨踏云雾凌空而出。可惜杨龟山诗文中记述的卧龙庵和那位神奇的刘道人已不复存在⋯⋯

朱熹十分喜爱这里的风光,他在潭边久久地凝望着,惋惜卧龙庵的湮没, 也为刘道士的消失感到怅惘。回去以后,他捐出十万俸钱,请友人崔嘉彦在庵的旧址上建造卧龙庵,也许朱熹十分敬佩诸葛亮,他还特地请人画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并将其安放其中。庵造好后,朱熹写了一篇有名的《卧龙庵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