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会·

宜春地区有许多行会,各行会都有自己的行规,其中较有特色的是缝纫行业的行会——轩辕会。

轩辕,即黄帝。传说黄帝元妃螺祖发现蚕虫吐丝,将其丝织成五彩布, 五彩布制成五色衣,由此,轩辕氏便成了缝纫行业的始祖,并以轩辕命名缝纫业行会的名称。

轩辕会每年农历八月十六为祖师的生日,这天不仅要设祭供奉,而且还要商量本行会的一些事务。

宜春的缝纫手艺由清江一带的人传播,并形成一派。此支派由刘文不领头。凡是境内裁缝来宜春,须先报家门。方式有两种,一种口头报,另一种是以手势报(做暗号)。刘文不这一派的暗号是:灰包放上头,剪刀横摆当中,篾尺竖在左边,为“刘”字;灰包放上面,篾尺横放,剪刀叉开摆下面, 是“文”字;篾尺横摆上方,剪刀斜摆右边下面,灰包斜放在左边下面,是“不”字。三字加起来就是刘文不。假如来人报错了,就会被赶出门,永不录用。·袁州官轿让花轿·

依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在民间只有民让官,没有官让民的道理。可在以前的袁州地区,只要是花轿所过之处,无论什么轿,也包括官轿,都必须让花轿先过。故民间素有“袁州官轿让花轿”的说法。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 有个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袁州府有位新娘子坐花轿出嫁,途中经过一座小石桥, 这小石桥只能过一人。新嫁娘乘坐的花轿正要过桥,正好对面又过来两乘轿

子,里面坐的是一文一武新中举的举子。文武举子见了新娘的花轿,叫轿夫让新娘的花轿先退下桥去,让他俩先过。新娘的轿夫不肯,举子们的轿夫便和新娘的轿夫争了起来,并动手要打人。新娘这时掀起轿帘看到此事,便对文武举子说:“二位老爷今后坐轿的日子长着呢?可我一生一世只能坐这么一次轿子,求二位老爷让我先过桥吧。”文举人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但还不太服气。就对新娘说:“让你先过也可以,不过得要出对子,我们出,你来对,对上了你先过,对不上只好请你先退下桥去”。说完不待新娘回答, 便摇头晃脑他说:“笔心子光光,笔杆子圆圆,三篇文章连中三元,得个文状元。”武举人见文举人说完,也不示弱,赶紧接上去说:“箭头子尖尖, 箭杆子圆圆,跑马射箭连中三箭,得个武状元。”新娘听完之后笑了一笑说: “两位老爷果然才学甚高,只是我女流之辈,不会作诗出对,我只能将我们三人为题,两位老爷可允许?”文武举人一听,眉开眼笑,忙说:“只要你能对上,无论几人为题都可。”新娘马上答道:“小脚子尖尖,指头子圆圆, 洞房花烛恩爱三年,生一对文武状元。”两个文武举子听到,羞愧满面,只好让新娘先过桥。后来袁州府的知府大人听说此事后,觉得袁州的姑娘有才学,并将此事呈奏皇上。皇上御批:“花轿先过。”因此,袁州的花轿就出了名了。无论什么轿,只要是迎面碰上花轿,就得让花轿先过。·古老的迎亲习俗·

宜春地区上高县,这几年结婚时大都用小汽车,轿车之类接送新娘,除去豪华的嫁妆之外,小汽车的车头上还贴有一个“肃”字。这个肃字没有出头,不成完全的“肃”字。车到男方家后,男方有人用毛笔在这红纸写的“肃” 字头上添上一笔,成为完整的“肃”字。询问乡邻才知这便是上高独具特色的、古老的迎亲习俗中的一个有趣的环节。

此俗源起于宜春慈化附近。传说原来有一家人家娶亲,欢天喜地将新娘迎入花轿,吹吹打打抬到男家。花轿一停,众人喜气洋洋掀开轿帘准备请新娘下轿拜堂,谁知掀开轿帘,新娘无踪无影,大家四处寻找,还是没有下落, 后请占卜先生一算,才知道在花轿经一座野岭途中,被山鬼运用魔法将新娘弄去做夫人了。从此以后,这一带人们提心吊胆,到处请法师来设法避驱山鬼,以安一乡太平。

宜春慈化有一个寺庙,叫慈化寺,慈化寺里有个姓余名印肃的主持,听说此事后便对乡亲们说,今后无论哪家娶亲嫁女,只需在轿子顶端贴上一个“肃”字,便可保太平无事。并一一告之人们如何将“肃”书写,有什么咒语等。他叫大家在一张大红纸上写,要一边写一边念咒语,而且落笔与念咒要同步进行。

·轩辕会· - 图1·轩辕会· - 图2具 体 作 法 为 : “—”,咒语为:一直山河动, “ ”,咒语为:横担日月明。“·轩辕会· - 图3”,咒语为:左撇星斗见, “ ·轩辕会· - 图4”,咒语为:右拖鬼神惊。“ ”,咒语为:普安来到此, “肃”,咒语为:诸煞尽消藏。

肃写完后贴在轿顶端才可出发。在写这个“肃”字时,中间的一竖不能出头,要待轿子到女方家门口,由女方请当地文才饱学之士,当场在“肃” 字头上添上一笔,让它最后完成为一个完整的“肃”字。添写完后,新娘才

允许上轿。

“肃”字能避邪,是否与“肃”字的组词有关。如:“肃静”、“肃杀”、“肃立”等等。加之古代王公大臣出巡,仪仗队均有“肃静”、“回避”字样,过往行人见此都得避之。故此那位叫余印肃的法师想出此法,书写时再诵上咒语,自然更显得万无一失。关于“肃”字因何不出头,却另有一种说法。男方“肃”字不出头,意为娶的媳妇要低头进婆家门,服服贴贴侍奉丈夫公婆。女方在“肃”字上头添一笔,意为女儿过门后挺直腰板做人,堂堂正正,绝不低三下四过日子。但这些都与“肃”字原意避邪无关,只是男女双方一种心态的表示而已。

此俗先在宜春慈化起源,后传至上高。一直承袭至今。这几年,结婚的花轿已用汽车代替。但汽车头上贴“肃”字的习俗,仍在沿袭,也为当代的婚事增添几分神秘而庄重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