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两岸风情

·游湾木刻印书·

赣东俗谚曰:“临川才子金溪书”,为什么要说《金溪书》呢?因为金溪县的浒湾镇在历史上曾以木刻印书业极盛一时而名扬遇迩。

游湾古名金冠里,其距金溪,抚州(临川)各 25 公里。它东枕疏山,西走灵谷,前滨抚河,后通驿道。由于交通十分便利,给浒湾木刻印书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浒湾出产的书籍是木刻板。木材多采用梨树、樟树和荷树。字体普遍采用宋体。比较特殊的也有用隶书、篆体、行书、草书等。印刷采用本地生产的毛八纸,特等的用连四纸,低级的用京丹纸。谱牒则采用谱纸。墨汁用乡村山上砍烧松树所薰成的烟渣。每板壹块刻两面,如加朱批与圈点则另刻套板,对于谱牒等类,另刻活字检用。

刻字的工具,分枝凿、平凿,平凿又分宽狭数种,作为削坯子用;凿脚凿为应打线格用;钢刀为应一般刊刻用。刻字技术分出门与归身两种,出门刀是对木料的直痕用。比如刻图章。归身刀对木料的横痕用,如刻普通平板。刀法方法分横刀与侧刀,运刀从右到左,起字刀则从左到右,但每一部分都从左到右:用“永”字为例,应将“永”字反贴于木板,先将它横铺运用横刀⋯⋯,再将笔直铺运用侧刀⋯⋯最后将它倒铺运用取字刀,挖出木屑成字。如巧遇木料:有节,应将其节挖出另补入木料。如有刻坏的字,定将所刻坏的字挖出,其破坏部分另补木料拼刻。刻字技术高的,一般每天可刻 180—

200 个字。刻字工资按字计算,均 2 枚铜板一字,遇有标点,则按圈三点五抵一字计算。

浒湾刻书印书,始于明代,盛于清。清初和清初叶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问是浒湾木刻印书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除去本地的刻字印书工人外,也有外地的刻字匠人来此谋生,浒湾镇刻书、印书业最盛时刻字匠人有六七百人,加上印刷的工人,书铺、栈的老板、伙计等,约有千余人。至民国初期,这里仍有刻书匠人四五百人。

由于浒湾木刻印书业的发达,相应地刺激了其它商业的繁荣。据清·同治年间《金溪县志》记载,那时驿道上车马往复,抚河里悼歌声声。外地运来刻字的木材、印书纸张、工具、生活必需品等等,运走装订好的满车满船的各种木刻印书。故此,浒湾街中,各种店铺一家挨着一家,生意非常兴旺, 年深日久,浒湾形成了前后两条书铺街。

据说,那时在浒湾经营书店的铺、栈的商店老板,除了有一部分是商人外,还有相当一批人出身世代书香之家,有的原为地方书香旺族,后国家道衰落或科场失意,也就都在此开设刻书印书房。如浒湾“红杏山房”、“旧学山房”等,主人都能著述立说,但他们仍要刻字工匠刻各种传世名篇。他们以广为搜罗旧刻书籍重新刻影木板印刷以自娱。这方面有赵肖庵,谢林盘两人较有代表性。

要刻著作的木板印刷书,必须有相应的作坊,故此浒湾前后书铺街的铺栈和书店,其建成模式大同小异,全作纵深式,并加厢楼,高领格式,用以藏书、搁版和印刷销售等。

游湾街的书店,铺栈仅在全国一些大小城市中没有分号分店,尤其在长江中下游水路畅达的口岸如九江、汉口、南昌、芜湖、安庆等地都分设有各

自的分店分号。在南京有“舍不愧书窝”,北京有“新旧金溪会馆”,长沙有“三让书屋”等。浒湾的木刻印通过这些渠道销遍全国,影响极大。

清末民初、随着石印、铅印业及印刷技术的发展,木刻印书渐渐冷漠, 不复再有当年的繁荣景象,但历史是割不断的。今日,浒湾书铺街的斑斑陈迹,既可说明当年木刻印书曾经显赫一时,驻足在这条古老的文化街上,令人想到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印刷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闪耀着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