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蓬莱仙岛·
鄱阳湖区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像点缀在碧涛雪浪中的颗颗明珠,把鄱阳湖装扮得旖旎多姿。在这些明珠之中,有一颗显得分外璀璨夺目,它山势奇特,如鞋似靴。它就是位于湖口县境内,被称为湖口八景之一的鞋山,也称大姑山。
关于鞋山的形成,民间曾流传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要属凌波仙子的传说了。相传凌波仙子久在天上宫闭,寂寞难耐,想到尘世间看看,于是飘然下凡来到鄱湖。哪知人间景色如此秀美,远眺庐山屏风九叠, 近瞰鄱湖波光粼粼,凌波仙子不禁沉醉于眼前的湖光山色中,正在尽兴游览之余,不小心遗落一只绣花鞋,这只鞋转瞬间变成了一座形若鞋状的石山, 它便是今日的鞋山了。
鞋山岛是一座石灰岩质地的孤岛。岛上树木葱笼,梵宇庄严,环境十分幽雅。岛身周长 500 米,高出湖面 90 米,前低后高,四周多洞穴,它像一座岛,从鄱阳湖水面中突兀而起,独峙于万顷洪波之上;更似一座山,竦立数十丈高,山势陡峻,三面绝壁,仅西北角的石穴可泊船登山。
每日拂晓时分,登临鞋山之巅,可见旭日东升,犹如从湖水中喷薄而出, 顿时满湖金碧辉煌,令人心驰神往;平日登鞋山,瞩目远眺,但见浩瀚鄱湖水天相接,沙鸥点点,白帆朵朵,更给人一种“物我合一”的绝妙心境。
千百年来,鞋山的种种动人传说和美丽风光驱使着众多文人墨客不辞跋涉之苦、舟车之劳前来探访。李白、白居易、张九龄、孟浩然、苏轼、苏辙、王安石、黄庭坚、秦少游、米芾、解缙、王士禛等历代名人学士都曾在鞋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文人雅士在尽情游玩鞋山,饱览湖光山色之余,诗兴大发,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达七八十首之多。梁朝译慧盛赞鞋山曰: “中原一孤山,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岩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明人有诗曰:“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提九江水。日月共吞江,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 与天地终始。”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禛为鞋山赋诗云:“宫亭湖上好烟鬟,倭髻初成玉镜闲。雾阁云窗不留寒,频花香里过鞋山。”除了诗人名宦为鞋山作诗吟赋,画家也将它收入画中。唐著名山水画家李思训曾将它与长江中的小孤山画入《长江绝岛图》。
鞋山本有不少石刻墨迹,因天长日久,现只剩少数几处。据《江西通志》和《水经》记载,夏朝大禹治水,曾在鞋山刻石记功。此外山上还有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题的“云眠”石刻,明人米万钟题的“丈人峰”石刻,以及“鞋山洞”石刻,在鞋山一路亭中有块右碑,碑上刻着“在水中央”4 个大字。
鞋山岛还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古寺宝塔,如夭后宫,灵宫殿,镇湖塔等。据《九江府志》记载,宋兴隆年间(公元 1163~1164 年),鞋山始建庙字, 名大孤山庙。来往于湖上的渔民、船工和客商们,经常登山入庙顶礼膜拜, 求大姑仙女保佑他们平安。明万历八年(公元 1580 年),僧人德明又在山上建宝陀寺;后又叫天后宫。传说天后宫是专为供奉丢失绣鞋的仙姑所建,鞋山岛上乌鸦也被人们看作仙姑的使者。当乌鸦群飞时,船民们便抛送食物, 所以鞋山岛成为乌鸦栖息之所。据《石钟山志》记载,鞋山上的镇湖塔,最早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当时塔身矮小,内里实心。以后一南昌人加以重建,使塔内空且比以前高大。到了清代,有人又对宝塔进行了改建, 使其更加雄伟魁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鞋山的古建筑被修缮一新,树木竹林也开始重新为鞋山装点披挂。在山顶还修建了一些为方便游客休息赏景的石凳凉亭。为了迎接中外游客,鞋山岛还修筑了停泊游船的码头,登山石级与接待室,它已成为鄱阳湖上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一个名符其实的蓬莱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