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风情·

鄱阳湖渔民的捕捞方式有不少独特之处,以“拦堑”和“镇跳”最有代表性。

落脚湖是鄱阳湖中央的“一块大肥肉”,湖面宽阔,水草丰茂,饵料繁富,是鱼类生活的极好场所。几百年来的习惯是每年冬季,村子里要由“头首”(即管村事的领导人)去拦堑捕鱼。过去拦堑很隆重,“头首”先要开一个会,商量销售及防止外村入侵害等事宜。出湖时,要摆酒设宴做“牙祭”, 杀鸡买肉,焚香祭祖。做了这些以后,便要挂结彩放鞭炮,出湖拦堑。那时的拦堑,是采用竹片子,用小棕绳串成箔栅,高两米余,长达近百米,短的也有十几米,这要看湖的口子宽窄而定。现在有所改变,竹箔子改用木桩子挂尼龙丝网。

拦堑开始时,几十个人把箔栅、尼龙网摆弄好,把木桩子从船上搬下来, 插入水中,挥动铆头敲击。敲击声一响,好似打仗,挂网的挂网,插箔栅子的插箔栅子,几十个人紧张劳作。不快不行,下手堑湖,三四个小时断不了水,拢不了口,鱼就会跑光。鱼在水里信息甚灵,只要渔民的拦堑船一到, 它们就有警觉,敲击桩子·捕捞风情· - 图1头一响,它们就闪电般地行动,疾游到口子上“刺探情报”。特别是一种叫“红眼珠”的鱼最鬼,反应敏捷,游速飞快,渔夫一动作,不及一分钟,它第一个先到,好像跟踪了渔夫的拦堑船。它到了拦堑口子上,转游了一下,就知道情况不妙,转身遍游全湖,把刺探到的“军情”通报鱼类,告知“兄弟姐妹”赶快潜逃,否则生命难保。各种鱼类得知这个“情报”后,立即紧张起来,拼命潜逃。因而,不及两个小时,很多鱼便逃之夭夭。所以,渔民叫“红眼珠”是“传息鱼”。

断水时,鱼群蜂涌而至,水色骤然变浊。虽有不少鱼群已逃走了。这时下网立时就可以捕捞到大量的鲜鱼。来的先是白鱼,再是草鱼,迟到一步的就是鲤鱼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次序呢?这同各种鱼类的游速有关,白鱼身长鳍阔,尾鳍大,游速快,所以先到;草鱼身圆体重,鳍小尾翼短,游速稍慢; 而鲤鱼等身宽体短重量大,鳍翼弱小,游速更慢,以致后到。

断水拢口后,那箔栅前,涌来黑压压一片鱼群,足足占去了近一亩水面。网前,一条条各色鱼类,纷纷跃出水面,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相互跳跃, 交织成了“鄱湖飞鱼图”。

离拦堑口子数十里外,有个叫“虎头挡”的地方,到南昌大约八九十里, 是鄱阳湖中一条重要河道。由于冬落水,河水归槽,游鱼归道,自然形成了一个捕捞的好场所。

鄱阳湖“镇跳”网,虽然是个很老式的捕捞作业,但相传很久,至今有几百年的作业习惯。每年冬季,渔民就要在“虎头挡”拦河“镇跳”网。“镇跳”网也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作业方法。平时,有人说,“网开一面”意思是给鱼一条出路,“镇跳”网则不是网开一面,而是网开三面,只守一面,对鱼没有什么威胁,更没有“不安全”的感觉。然而,鱼到这里非但不返回求生,反而硬着头皮强行要通过,游不过去就来一个“狗急跳墙”,飞马行空, 跃出水面,腾过拦网,结果落入“天网之中”。有人说,鱼进跳网,不是逼迫死,而是叫做“鱼戏花网”自寻死。

渔民到“虎头挡”“镇跳”网时,有十多条船在那里忙着,下桩的下桩, 挂网的挂网,但没有拦堑那么紧张。这是因为“镇跳”网不是“围困销镶城”,

而是“关拦华容道”,鱼完全可以上下游动。镇网开始了,只见“虎头挡” 前排了一华里长的木桩整齐竖立。一排长长的竹篙护卫在后,丈余深,500 多米长的巨网挂在木桩上,沉扎在水里,拦住游鱼的去路。而长长的竹篙上却装上了约 3 米宽的尼龙丝网,横在水面空间,布成了“天网”。渔民“镇跳”网是利用鱼的习性——鱼拼命往上跳,自作死,当鱼漫游到跳网前,寻找不到可通之路时,心头一急,便跃身过网,不料落人“水上二天网”之中, 三下两跳,精疲力尽,无法动弹,只好躺下待毙了。“镇跳”结束时,“天网”内白色一片,在晚霞照映下,连成了一条白银般的鱼带,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