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香钹·

香钹,是流传在南丰农村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这一曲种,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因素,致使它在民国初年、便濒于失传。解放后,经过挖掘整理,才恢复原貌,重新演唱,它来源于“军山进香”的“谒仙”,(也叫做“唱仙”)。在南丰、宜黄两县交界处,有座高山,名叫“军峰”,是“军山大帝”汉将吴离的屯兵之地,上建“三仙祖师”殿字,供人瞻仰。历代每年初秋,举行庙会,香火鼎盛。朝神拜庙者结伴上山,手托香盘,口唱赞歌,逢镇过市, 踏歌而行,这便称之为“谒仙”。“谒仙”由一人领唱头句,余者随声附和, 伴之铜拔“号”、“且”之声,(因进香斋戒,忌荤腥,故废皮鼓而用钹) 且以和谐声调,整齐步履。

民间艺人借鉴“谒仙”形式而创新出独具一格的香拔曲艺,根据采访收集的资料推断,时间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清咸丰年间)。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一)香钹形成后,初期是单口表演,只限于逢年过节或大户人家婚寿喜庆,艺人手敲铜钹,走村过堡,挨门挨户,唱几句彩词。(二)中期, 为适应坚持经常性演出和扩大听众面,香钹除保留原有的一些彩词外,便由光说不唱进而以唱时调小曲为主无钹伴奏,形式上演变为无件奏的走唱。

(三)自从一些闲散的戏曲演员加入香钹队伍,便出现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如《梅鹊报春》和《彭祖上寿》之类的戏文改为说唱,并借用地方戏曲的某些唱段、唱腔(《下南京》便是香钹中常用的戏剧唱曲之一)。同时又揉合了南丰傩舞姐妹艺术《和合》的铜钹敲击技艺,籍以丰富钹的表现力。伴奏则增添了两面不同形音的皮鼓及二胡、扬琴、笛等一二件乐器。唱时, 鼓钹作前奏,先唱几句开场词,再说唱正曲,最后添上一段尾声结束。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为了便于演出,渐渐地首尾有着固定的唱词,中段正曲以戏文各异,插入衬词、衬句,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格局。演唱由三四人合作,一人主咱,余者附和,表演形式便由走唱改为坐唱。这便是香钹的后期。

打(唱)香钹不论唱什么内容的曲目,总是开头以手拿香钹敲起来,敲得百花满园开(后将“百花”改为“红花”,“满园”改为“朵朵”),花开长流水(后改为“花开春常在”),荷花斗水开,(后改为“百花向阳开”) 四句当“曲头”,老艺人称之为“书帽”或“曲帽”。第二段才是包括叙事、描景、抒情的情节完整的“身子”(又叫作“曲心”)。结尾唱词重复“曲头”,名为“收场”(也叫“收挡”)。全曲中以“荷花斗水开”(“百花向阳开”)作为衬句,用“呀”、“嘞”、“呃”、“个”、“喂”等为衬词,以补助语气。演唱的吐字发音,是模仿南丰地方戏曲的工法,使唱腔声调与语言尽可能地紧密结合,从而保存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强烈的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