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头绪

有的课文读起来感到内容连贯,衔接自然,顺畅有序,但读后却感到有些茫然,似乎抓不住什么东西,理不出内容的脉络。设计此类课文的教学, 就需要指导学生理出课文的头绪来。头绪理清了,课文的内容也就把握住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领会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就比较容易了。这便是所谓的“变难为易”。

像《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便是这样。下面是这篇课文教学过程的概况。上课伊始,解题之后,教师对学生说:“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论雷峰塔

的倒掉’。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说说这篇课文议论的对象是什么?具体说就是本文议论的对象是人还是物,是事还是理?”

读完课文学生各自发表看法,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雷峰塔,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雷峰塔倒掉这件事,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白娘娘,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法海,还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从雷峰塔的倒掉引出来的道理。由于教师要求学生发言时都要引用课文作说明,因此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就达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

此后,教师安排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关于雷峰塔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通过研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本文写了雷峰塔今昔的变迁及作者对今昔雷峰塔的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之后,依上述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关于白娘娘课文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法海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当学生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之后,课文的头绪就历历在目了,许多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诸如:哪些内容是记叙?记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哪些内容是议论?这些议论是针对什么说的?这些议论表明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些观点的根据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本文议论的中心以及议论的方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此类学生不易把握的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头绪,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