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评价

课文中常常会有对文中叙写的人、物、事等的评价性语言,这些评价性语言就是对一系列具体描述的概括总结。因此,抓住这些评价性的语言展开教学活动,就可带起文中一系列的具体描述,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

例如,《普通劳动者》一文的标题,就是对文中叙写的主要人物——林部长的评价。在讲授本文时就可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

读课文之后,教师问道:“‘普通劳动者’这个标题指的是谁?”

学生回答说,指的是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参加劳动的所有的人,特别是指林部长。

教师问:“林部长既普通又不普通吗?” 学生回答,林部长既普通又不普通。

教师问:“林部长哪些方面普通,哪些方面不普通?”

学生作了具体回答之后,教师又问道:“本文既写了林部长普通的一面, 又写了林部长不普通的一面。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本文为什么既写林部长普通,又写林部长不普通?”

经过师生一起研读课文,最后共同明确:写林部长言行举止的普通,正是表现了他思想觉悟的不普通;写林部长经历的不普通,正是表现了他作风的普通。

就这样,教师抓住了“普通劳动者”这一评价性语言,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使得全部教学活动发展自然,顺畅有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