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疑解难,注重实效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他们学习语文,并非一无所知,不懂的只是课文中的某些语句或某些方面。因此,讲授一篇课文不需要从头至

尾逐词、逐句、逐段的串讲。如果这样讲,必然是学生不懂的地方也讲,学生懂的地方也讲,势必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如果针对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困难,集中精力讲解学生的疑难之处,这样教师所讲既是学生之需,又避免了教学时间的浪费,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者,进行教学总体设计,还要注重实效。这就是说怎样进行教学实际效果好,就怎样去做,切不可在教学形式上一味追求。如果不顾教学效果生硬地搬用某种教学形式,则只能表面上形式多样,而实际收效甚微,必须明确,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离开了教学目的去追求形式或方法,不仅无益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浪费教学时间。

例如,《分马》这篇课文,郭全海是本文的主人公,就教材本身而言, 理解郭全海这个人物形象,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是,读过课文之后,即使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明确指出郭全海是本文的最主要人物,本文歌颂了他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而对老孙头这个人物就不然了。他到底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他既有积极的表现,又很自私,这该如何评价他?这些问题学生会众说不一,甚至争论不休。这样看来,郭全海虽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但学生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并不困难。而老孙头这个人物形象,虽非本文的教学重点,但学生理解起来确有困难。因此,从学生学习本文的上述实际情况出发,对于郭全海这个人物可以略讲,而对老孙头这个人物,则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这样进行教学是打破了常规的,确实是符合学生学习本文的实际需要的。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坚持讲疑解难,不追求形式,而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