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鲁迅的生平。 1.学生阅读注释①,明确三点:作者的原名、籍贯、生卒年代;作者的

称号;作者的著作。 2.结合检查预习①导入课文。提问:

①鲁迅童年的生活是怎 样的?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题目与文章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这两问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回答只需简要点明课文所反映的是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即可,不作深入研究。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百草园”。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八段,并思考: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记叙

了哪三个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归纳:

景物

百草园故事

捕鸟

2.提示:

(美好)

(神奇)乐园

(有趣)

①课文的第一部分,鲁迅着重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听长妈妈讲故事;跟闰土父亲学捕鸟。表明百草园的生活是美好、神奇而有趣的, 印证了文章开头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片小天地,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②对于“似乎确凿”的两种理解(两说可以并存)。

第一种理解:“似乎”意思是“好像”,表示不肯定;“确凿”,意思是“确实”,表示肯定。这一对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其实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不“只是一些野草”,而确实是“我的乐 园”;但现在卖给别人的百草园不再是“我的乐园”,而确实只有一些野草 了。过去和现在的矛盾在一句话内表明,于是便有了“似乎确凿”这一对矛盾的词语,用来突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第二种理解:“似乎确凿”,其实写了作者从眼前所见追忆到过去的一个过程。句意实是:眼前“确凿”只是野草的“百草园”,那时“确凿”是“我的乐园”。过去,百草园内都是有趣的植物,并非全是野草,但眼前确实只长着野草,这种似是而非的状况,只好用表示不肯定的“似乎”来表明了。

三、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把事物看仔细,并学习用准确的词语写景状物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1.以提问形式带出朗读内容。

①提问:课文中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景物?在课文哪一部分?

②学生找出第二小节后齐读。 2.继续提问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描写的方法。

提问:从刚才朗读的内容可以知道,作者写园内的景物,既写了静物, 又写了动物,各抓住静物和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边讨论边板书,同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表现事物形态、色彩、声音、动态的词语。

形态——

静物

形态——

色彩—— 动物声音——

  动态——

提示:①这一小节课文里,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就有⋯⋯”一组词语引出了十五种景物,叙述了四件趣事。前两个“不必说” 是略写百草园内景物的概貌;“单是⋯⋯就有⋯⋯”则是较详细地写百草园

内的某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②写景物作者分别抓住了形态和色彩,如:井栏——光滑,皂荚树—— 高大,莱畦——碧绿,桑椹——紫红等等;写动物,则分别抓住形态、声音、动态,如:黄蜂——肥胖、伏,叫天子——轻捷、窜,鸣蝉——长吟,油蛉

——低唱,蟋蟀——弹琴等等;另外抓住动作写出四件趣事:翻砖找蜈蚣、

斑蝥、何首乌、覆盆子,更增添了百草园内的趣味。

③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观察需要从事物的形、色、声、态等几个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细,然后才能把这些感受具体地写到文章里。概括起来就是:(板书)

观察:看仔细描写:写具体

3.以“捕鸟”一段为例,进一步理解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提问:作者是怎样把捕鸟的过程写具体的?

提示:①先略写拍雪人、塑雪罗汉,以衬托更有趣的捕鸟;

②然后点明时间,需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后;

③最后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把捕鸟的过程写出来。这些内容若不看仔细, 是无法写具体的。(讨论中要求学生在书上圈下有关各动词,然后朗读这段课文。)

四、指导学生比较习作《我的小天地》和“百草园”课文节选。1.分别指定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1. 讨论题:刚才两位同学读了他们的预习作业,现在我们把它们同课文中写“百草园”的文字比较一下,说说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之处,评论的重点是“看仔细、写具体”。

  2. 进一步改写。

要求:①按“看仔细、写具体”的要求,修改《我的小天地》。

②将原来的一个片断改为两个片断以上(可延至课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