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设计,提高心理流向质和量的思考

首先,要不断协调教学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保证心理

流向的畅活。“师生关系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非常重视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教学中人们熟知而淡忘的老问题,更是时下语文教学日趋严重的新问题。‘升学重荷’造成的心理扭曲,使不少教师缺乏教学‘安全感’从而将学生的分数视为自己荣辱的标志和升降的筹码,这样,没有‘安全感’的老师可能会极力通过强使他们的学生变成他们的附庸品,来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引自美国社·舒尔茨《应用心理学》225 页)这样,教师“精心”设计的安排,容不得学生的突破,设计的不妥,容不得学生批评,而只能强使学生接受既定的设计, 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导致了师生的对立,情感上的摩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流动会迟缓,艰涩,甚至不会流向应当关注感知的教学内容,甚至于产生逆向的思维流动。这种强制执行的教学,也能收到一点知识记忆的效果,但由于是非情绪记忆,会随着考试的结束,遗忘便告开始。

相当遗憾的是,忽视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决非个别现象。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教学是在一个“集团”中进行。教学设计的预制和机变就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体现“集团动力”的教学优势。然而“升学竞争”误入歧道引起非正常的“教学竞争”,教师之间教学的封闭性,也直接影响学生之间的封闭关系,正象有人所比喻的那样:一群各怀心思的人乘上一辆长途汽车,互不沟通,死气沉沉,然后到站下车,各奔东西。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远不如空间距离那么近!

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理流通。教师应当在教学环节上创造让学生交流沟通的氛围,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 有人认为高中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在所难免,是年龄所决定。笔者在多年实际中认识到,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崇尚的是高质量的心理流通,信息交流,他们尤其容易委到人际关系的制约, 教师对他们信息反馈的不尊重,同学对他心理上的刺激,乃至打击,会造成心理流通的阻塞,心扉的封闭。

由此观之,优化教学设计,便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愉快、自觉的心理沟通,缩短其心理距离,形成一个多向、网络式、动态的心理流向渠道,学生的心理流向的量增加了,而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便能成为智能发展的“促进酶”,学生的思维活跃,心理流向便纳入了一个亢奋的轨道。

其次,要自始至终地协调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活动,尽可能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心理流向的负效应,增强其正效应。阅读教学中,人们开始注意到发展学生的智力,近年来,又开始注意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而且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积极影响,似有所悟,可对克服其消极影响——即负效应,不很注意。要保证心理流向的活化。调整教学设计的目光不能不转注于此。

“我们可以把教学(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由两个协同

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一是执行—操作系统⋯⋯二是动力—调节系统”(引自燕国材《再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载于《上海师大学报》1990 年第3 期 115 页)前者即智力活动系统;后者为非智力活动系统。在教学活动中, 只有充分发挥这两个系统的功能,并让它们处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之中, 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于智力本身无所谓积极性,它的积极性来自非智力因素,只有当非智力因素参与智力活动之后,智力才会有积极性,这时的心理流向才可能是积极、活跃、高质量的。

优化教学设计就要不断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顺向协调的参与。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凝固化,程式化,阅读教学忽视智能目标、情意目标的落实,导致学生的厌烦、压抑的情绪,教师繁琐的“剖析”, 挫伤了学生“跳一跳”主动摘取学习成果的智力活动积极性,甚至会造成心理流向的凝固化、逆反性。

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非智力因素的顺向参与,而不是逆向参与。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不同质量和难度的问题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热情鼓励,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快感,笔者在教学中, 常常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活动中去,最为重要的是,不断挫伤其求知的积极性,使他们得到求知欲的满足。对一些好学深思,表现欲强的学生,又常以相当难度的问题、激励其思维操作的积极性。总之,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激活其求知情绪,磨励其学习意志品质, 尊重并发展学生在心理流通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个性十分重要。

例如,在《赤壁怀古》的教学中,我提出“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的问题时,六个学生先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意见对立,有的怯于争执,难置可否,我以认真的态度聆听了他们的发言,并推迟了原先设计的下一环节,保证学生的充分思考,我观察其他学生也已经参与了这场意见对立的讨论。我的“小结”是:“六位同学各抒己见,虽然还不能相互说服, 但可贵的就在于他们积极思考,重要的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寻求答案的思考。没有发言的同学边听,边想也投入了思考,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以参加者的身份,发表己见,更以教师的身份,鼓励了学生的投入!

但是,教师常常为了赶进度,为了学生意外的“干扰”而强制完成“设计”在一个环节上不自觉地设置了学生心理流向的障碍,这就是“负效应”。一位教师曾这样理解对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对一个差生不合要求的作业,进行八次教育,八次返工重做,让学生知道“老师说话是算数的”,(引自师国良文《浅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载于《教育与管理》1991 年第 1 期)其实,适得其反,此举只能是教师意志的表现,是要求学生坚决无条件服从教师的表现,只能造成“负效应”情绪低落,兴趣索然,个性淡化。如果教师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则效果两样。笔者在教学中,对有的背诵篇目不提背诵要求,而提熟读要求,并在

教学中用友好竞赛的办法,激励学生比赛熟读的速度和质量,学生无不跃跃欲试,笔者竟会感到学生“知能的令人激动的觉醒”(苏霍姆林斯基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蕴含智、情、理三要素),调动非智力因素的顺

向参与,协调与智力活动的关系,可有如下几条操作原则:

  1. 标新立疑,创设情绪氛围的导入原则。这是一种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有奇、有趣、有疑、有情”的心绪感受,诱导学生的心理流动指向所奇、所趣,所疑、所情的目标,在好奇的内驱力作用下,不断思索。在小说《药》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板书加句号的“药”字引导学生从句号想完整的情节,思考结局;又板书加问号的“药”字,激发学生对药效的疑问, 对悲剧之由的思考;最后板书加叹号的“药”字,启发理解主题。学生的的心理流动由表层的奇,进入深层的疑和思,产生了一种寻求答案的内驱力。而这三个“药”字的适时出现是应当在教学中作机变调节的,必须在学生心绪达到既定的活跃效果时,才能出现下一个药字,让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求知的动机时,才能转入下一个环节,并保证每一环节的充分的思维流动。

  2. 滋情激思的展开原则。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智力活动品质亟待培养,教学不能单凭学生一时的兴趣,情绪体验,而要不断地滋情激思,不断实现情感转移。这是深入协调智力与非智力活动的过程。

实现情感转移的实质,是实现师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钟启泉在《现代课程论》中提到:“脱离了感情的智慧是空虚的,无意义的。甚至说,它‘往往使人沦为非人的状态’。”可见,教学心理流向,应当是师生协调一致的渗透着教材情意因素的心理共鸣的流 动。这里,关键是教师对教材蕴含的情意因素的发掘、体验、感受。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教师以小市民实惠心理去体验《屈原列传》、《七根火柴》,必然会格格不入,又怎么可能以“正道直行”,“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道德行为表示崇尚敬师之情?又怎么可能以健康的审美情操,以切合教材情意因素的心理流向,去拨动学生心理情绪之弦呢?笔者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总以周总理的形象,与马克思的形象相联系,以体验恩格斯的真挚敬颂革命导师之情,用以打动学生。尽管有过学生盲动、幼雅的窃笑, 但还是能最终地引起师生的心理共振,我在“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死敌”。这一句话上作了重点感情渲染,我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灵车途经长安街时的感人情景,介绍在日本的我国使馆门前吊唁的感人情景,介绍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对总理的评价。我以真实的感情点点滴滴地注入学生的心头,尽管这时只有我的“讲解”,但学生的思维不是滞缓的,学生的认识效果是很好的。一位教师在《最后一课》教学的最后阶段、自己也被作品的爱国主义所打动,于是动情地语塞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突然“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红粉笔.使出全身的力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 课在高潮中结束了,师生心理流动在一个感情轨道上,学生在未断的思索中

回味着,爱国主义的悲壮情绪推动了学生的思维持续启动,这样,留在学全心理的不是“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术语,而是立体的人物形象。

  1. 激励竞争,强化主体意识的原则。这也是深入协调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决定了激励竞争的可能,预制的教学设计应当有计划地适时地安排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这是激励竞争的重要形式。但是,有的讨论,看似热闹,实则平淡,学生趁机闲扯闲聊;有的讨论刚展开,教师便急于收网,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既定的轨道,因此,造成学生的“消极参与” 教学的虚假热闹。关键在于教师的不时调节,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情绪饱满的参与,教师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智力反馈,始终给予热情的鼓励。

一位教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没有繁琐的串讲,他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分组阅读,分析理解,同时不时刺激学生发问,甚至激励小组竞赛,看谁提得出问题,提得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责疑到答疑,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课的最后阶段,老师提出背诵要求:赛个人,赛集体,我们听课者无不兴味盎然,确信学生一堂课理解了课文,熟知了内容,在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协调上,取得了成功的效应。笔者经常品味这样的课,友好的竞争,活跃的研讨,学生的充分自我表现,发展了他们的个性,心理流向渠道畅通在相互间的活化智能“促进”下,智能更趋活跃,这正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点啊!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的心理流向是需要教师在预制教学设计和实施设计的过程中,引起充分重视的课题。笔者不能准确全面地完成这一课题,只是企求同行的合作和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