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后记

在设计《枣核》这一课时,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及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在第一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描绘了不同时代

的社会生活。单元提示中对本单元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要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练习借助上下语言环境推断词义,等等。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情感是人类崇高情感之一种;2.借助于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人物深沉的感情。这样, 就从总体上把握了教材,并以此来统帅全文的教学。

二、根据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确定教学难点。

对成年人讲,《枣核》一课不论是从语言还是从表达的感情来说,都明白易懂、但对只有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来说,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完全理解教材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绝非易事了。若忽略这一点,教学中势必会出现学生和作者的感情格格不入,面对浓浓的乡情而无动于衷。基于上述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经历,缩短与教材的距离,唤起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与教材所表达的乡情产生共鸣。这样,就为这篇文章的教学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三、在“文魂”上做文章,以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文章如人,贵在有魂,抓住文魂,自由驰骋。在《枣核》的设计中,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枣》文“魂”安在?我认为其魂全在一个“情”字上——思乡爱国之情。殷殷乡情化作满园乡景,满园乡景寄托浓浓乡情。这就是《枣》文“魂” 之体现。抓住这“情”(魂),教学重点中所确定的一、二点得以落实;抓住这“情”(魂),以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使学生在思想上与文章产生共鸣,情发于中,文我融为一体。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总之,抓住文魂,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对教材也能驾驭自如。

四、层层铺垫,形成高潮,让学生在激奋的情感中加深对课文、对生活的认识。

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一幕戏能否成功,有无高潮是其重要的因素。与此同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有其高潮处,这一高潮,我把它称为“亮点”。这一“亮点”,应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学生才能的展示、教材内容的发掘、思想认识的深入。于是,我考虑了这样的设计:

教师:通过《枣核》这一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学生回答、勾画末段)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尽管这位友人远离家乡、祖国, 也可能改变了国籍,可有一样始终未改——民族感情;由这位友人,作者进而看到了我们华夏民族一种最为宝贵的东西——依恋故土,这种对故土的依恋,正是海外游子心中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而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纵观历史,很多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也正是因此直到现在仍在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活动,举例后背诵一、二篇)

在这一“亮点”的闪现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激奋的情感中,并在

这种情感中完成了“个人→民族→依恋故土→爱国思乡→崇高情感”的认识深化过程,从而把“爱国思乡”之情定格在“崇高的情感”上,把学生对课文、对生活的认识引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枣》文的设计,使我对一句话有了深刻的领会:因文入景,缘景生情, 情至理达,文道通焉。

(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