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鲜明,整体性强

讲课和写文章一样,也要讲求前后的衔接、步骤的流畅、条理的清晰、彼此的照应等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住一条讲课的主要线索,用它把各项教学内容串连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整体。若不是上述那样,而是把课讲得前后割裂,左右无关,彼此孤立,支离破碎,既理不出讲课的头绪, 又没有整体感,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搞乱,不要说受到有效的训练,就是读懂教材也颇为困难。因此,讲求课堂教学要做到主线鲜明,整体性强,这绝不是个单纯的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动的引发、导向、发展等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它和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实忽视不得。

像《荔枝蜜》一文,学生初步阅读感到文章的内容有些零乱,又说儿时被蜜蜂螫、又说去从化小住、又说误把荔枝林当作小山、又说吃荔枝蜜、又说参观养蜂大厦、又说农民插秧、又说自己做梦,简直理不出个头绪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样的散文,关键是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懂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道理。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做了如下设计:

上课伊始,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说:“读课文之后,

请同学们以‘我和蜜蜂’为题做创造性复述。”复述毕,教师提问:“作者对蜜蜂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学生认识到作者对蜜蜂是从不喜欢到喜欢之 后,教师又问:“作者对蜜蜂从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当学生正确划分了作者思想变化的阶段之后,教师接着问道:“事物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作者写蜜蜂思想感情的每一次变化,其条件是什么?”学生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又问道:“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从上述教学设计来看,本文的教学过程是以“我和蜜蜂的关系”为线索的,整个课堂教学沿着这一条线索展开,使人感到推进合理,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照应,所有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想见,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将会顺畅的发展,其结果是顺利地读懂了课文,思维也受到了有效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