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心设计实验进行观察测量

在欧姆的实验中,起初他使用伏打电堆作为电源进行实验,由于电流不稳定,未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后来他接受波根道夫(1796—1877)的建议,1822 年改用由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1780—1831)发现的温差电现象,用铜和铋制成了一个温差电池作电源,才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 如何测定电流强度,这是当时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开始时欧姆想用电流的热效应,通过热胀冷缩来测定电流强度,但这种方法很难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通过设计一个电流扭秤,才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下面是欧姆实验的装置结构:

图(1)是欧姆设计的温差电源的结构.abb'a'是用铋铸成的Π形框架.铋框架每条腿上铆接铜片 abcd 和 a'b'c'd'.铜片也弯成Π形.铜框架的另一只腿浸在水银盆 m、m'中.ab 端插入保持沸腾的水中,a'b'插入冰水混合物中,以稳定温差电池两端的温差.m、m'即为温差电池的输出端.扭力秤的磁针与铜片 bc 平行,以显示电路电流的强弱.

图(2)是欧姆 1826 年的实验装置.1 为扭力秤玻璃罩,上部为扭力秤调零和微调装置.2 为扭力秤磁针,3 是铋框架,4 为铜片框架,5 为观察刻度目镜.m、m'为水银盂.

欧姆利用上面的实验装置,选用了八根粗细相同而长度分别为 2、4、6、10、18、34、66、130 英寸的铜导线,编为 1、2、3、4、5、6、7、8 号,顺次将它们接入外电路进行实验,测出每一次磁针的扭转角 X,从而得出了一组数据,下面是 1 月 8 日和 11 日的实验数据.

四、精心设计实验进行观察测量 - 图1

1 月 8 日测量的数据比 11 日和 15 日略为偏高,欧姆认为是由于 8 日的气温很低,他把热电偶的冷端放在窗台上,其实际温度很可能低于零度,即是说温差电池的温度差略高于 100℃,造成电动势的偏高,因而磁针读出的读数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