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伏打的“金属电”理论

伏打在实验后,不同意“动物电”.的说法,那么自然会提出:为什么在伽伐尼的实验中,青蛙的肌肉会记录到有电荷通过呢?在这种情况下电是从那儿来的呢?他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当用一块金币和一块银币顶住舌头,再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时,舌头感到了苦味.他还将两种金属连接起来,一端含在嘴里,一端接触眼皮上部,在接触的瞬间产生了亮光的感觉.根据这些实验结果,伏打假设,当两种不同的金属相接触时就会产生电,从而提出了所谓“金属电”的理论.实际上,伽伐尼也曾注意到,青蛙肌肉抽搐的程度随构成回路的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但伽伐尼却没有认真对待这一现象,也未曾加以分析和认真思考,而伏打却从这一现象中看到了建立新理论的可能性.

伏打认为,在每一种金属中都含有电液体,如果金属不带电,则其中的电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因而也不显示自己的存在.如果把两种不同的金属连接起来,则它们内部的电平衡被破坏,电液体就要运动.某一定量的电液体从一种金属转移到另一种金属,使之重新建立平衡.其结果就使两种金属都呈带电状态,一种金属带正电,另一种金属带负电.伏打的这种想法得到了实验验证.他成功地表明,当两种金属直接接触时,其中一种金属确实带正电,而另种金属则带负电.伏打就这样发现了所谓的接触电势差.接着伏打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固定于普通验电器的铜盘上,放置用另一种金属制成的、有键柄的同样的圆盘以代替小球,如图所示.两个圆盘重叠时,则许多地方相互接触.当伏打提起上面的圆盘,验电器上的

小薄片便明显地张开.伏打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圆盘接触时,它们之间出现了“电势差”,当提起上面圆盘时,由圆盘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量减少, 所以其间的电势差也就增加了,表现为验电器上小薄片明显地张开.这验证了不同金属接触产生“电势差”的假设.伏打称这种电为“金属电”或“接触电”.

伏打的“接触电”还不能满意地解释伽伐尼实验.事实上,当两种金属导线组成闭合电路时,两个不同的接触点将产生相反的“电势差”,因而,不可能使回路中有恒定的电荷流动.伏打注意到伽伐尼实验回路中还有青蛙的肌肉存在.为此,他指出导体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导体是金属和固体;第二类导体是液体.为了解释伽伐尼实验,他又提出了附加的假设:只有第一类导体之间的接触才会产生电势差.这样,两种金属的一端产生“电势差”,而与第二类导体接触的一端并不产生“电势差”,肌肉仅仅是连接电路的导线.由金属接触而遭破坏的电液体平衡通过肌肉而恢复电平衡.于是,电平衡的不断破坏和恢复.使回路中始终有电液体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