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人们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认识和应用

  1. 墨家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论述

为了论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墨家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并给予了精辟的解释.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墨经》中曾写到:“景倒在午有端”意思是说,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在隔屏的小孔处交聚成一点,由此给出的影是倒立的.《经说》中解释道:“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意思是说,成倒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行进,光照人,经人体反射后犹如射箭那样直进.通过小孔在屏幕上见到的人之下部在高处,人的高部在低处.其原因是:发自足部的光线,被隔屏遮蔽了下面部分,所以成影在上;发自头部的光线,被隔屏遮蔽了上面部分,所以成像在下.在光路上的或远或近处存在一个小孔,所以在屏幕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光线通过小孔,人体位置由远而近,暗室内(库内) 屏上的倒像由小而变大,如图 31.

  1. 沈括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论述

我国北宋时期的沈括,为了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特性,曾在《梦溪笔谈》中叙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天,一只老鹰在天空飞翔,老鹰的影子透过窗户的缝隙投射到屋子里的墙上.老鹰从东飞到西,而影子却从西移向东.如图,这便是小孔成象的左右互换性,从而说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1. 赵友钦的“小罅光景”实验

我国宋末元初的赵友钦,曾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进行研究.他在“小罅光景”中详细地记述了多个光学实验,其中一个是利用壁间小孔成像的实验,由这个实验,赵友钦得到了小孔成倒像的基本规律.还有一个是在二层楼房内进行的大型实验.这个实验是以烛光为光源的较复杂、较完备的实验设计.这个实验讨论四部分问题:①在物距与像距不变的条件下, 改变光源强度的成像规律;②当光源的强度、小孔的大小和物距不变时, 改变像距时的成像规律;③当光源强度、小孔的大小、像距三者不变时, 改变物距时的成像规律;④当孔相对大时,得出像和孔的形状相同的结论.从这些实验中,赵友钦不仅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而且正确地说明了光源、小孔、像三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定性说明了:物体表面的照度随光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

赵友钦从实际出发,运用实验手段,有目的地探索自然规律.在科研方法上,他采用边实验边推理、边操作边分析的方法.在实验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成功地运用“对比实验”来研究自然现象,给后来者以许多启发.赵友钦的实验研究比西方最早的系统实验研究者伽利略还要早二、三百年的时间,遗憾的是他的实验精神和用实验探索规律的方法没有

在我国后来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4.小孔成像实验分析

一支蜡烛放置在一个具有针孔的屏幕 A 前如图所示,自蜡烛光焰上每一点发出的光,通过针孔后均投射到与屏幕 A 平行的黑色接收屏幕 B 上, 且形成一个与火焰 S 的形状完全相似的像 S′,各像点间的相对位置与各物点间的相对位置一一对应,只是上下左右位置各自颠倒而已.这一有名的针孔成像实验,足以证明光是以直线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