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测量一览表

年代

测量者

测量方法

测量对象

光速值( km/s )

1727

布莱德雷 光行差法

301000

年代

测量者

测量方法

测量对象

光速值( km/s )

1849

斐索 齿轮法

群速

313000

1851

傅科 旋转镜法

群速

298000 ± 500

1933

迈克耳逊等 旋转棱镜法

群速

299774 ± 2

1941

安德森 克尔盒调制器

群速

299776 ± 6

1950

埃森 谐振腔法

相速

299792.5 ± 1

1951

贝格斯特兰 光电测距仪

群速

299793.1 ± 0.3

1956

艾奇 光电测距仪

群速

299792.2 ± 0.1

1957

韦德莱 雷达测距仪

群速

299792.6 ± 1.2

1958

弗罗默 微波干涉仪

相速

299792.5 ± 0.1

1961

卡特科斯基 电荷的静电单位与

299791.96 ± 0.8

电磁单位的比值

1964

兰克等 光谱法

相速

299792.8 ± 0.4

1966

卡洛路斯等 声调制法

群速

299792.47 ± 0.15

1972

贝依等 氦-氖激光

相速

299792.462 ± 0.018

1972

贝艾德 二氧化碳激光

相速

299792.460 ± 0.006

1973

美国国家标 测氦- 氖激光的

相速

299792.4574 ± 0.0011

准局 γ、λ

1974

美国国立物 测 CO2 激光的

相速

299792.4590 ± 0.008

理实验室 γ、λ

光的本性

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说,即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微粒说占据统治地位,而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初,由于一连串的发现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使光的波动说再次复兴,并压倒了微粒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康普顿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使人们对光的本性又有全新的认识,乃至到今天,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可概括为:

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量子说→光的粒子说

→光的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