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和中子

一、质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 1911 年根据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即原子中有一个半径为 10−15~10−14m 的带正电的中心体, 称为原子核,它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所带电量为 Ze,其中 Z 为原子序数,e 为电子电量.在原子核外散布着 Z 个带负电的电子.该模型提出后,人们自然会想到,“原子核是什么”、“原子核是由什么构成的, 它是由单个的粒子,还是由若干个更小的带正电荷的粒子所组成的”、“原子核能不能再分裂”等问题.总之是要探讨原子核的结构问题.

当贝克勒尔首次发现放射性现象后,人们对放射性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放射出的射线中相继发现了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这样, 人们自然就要问,这些射线究竟是来自原子中的电子,还是来自核.答案是容易找到的,因为α粒子带正电,比电子重几千倍,所以α粒子不可能来自电子.电子的能量很低,而实验测定放射出的β射线和γ射线的能量却为几十万电子伏,因此这两种射线也不可能来自电子.这样很显然,α、β、γ三种射线均来自原子中的原子核.既然原子核可以放出带正电的α 射线、带负电的β射线和不带电的γ射线,这充分说明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也是相当复杂的.

卢瑟福在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为了确定α射线的本性,进行多年的实验研究工作.早在 1899 年,卢瑟福依据放射性辐射的穿透本领,发现并区别了放射性辐射中的α射线与β射线;1903 年,卢瑟福把放射性辐射置于磁场中,发现了α射线和β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并计算出了α 射线的荷质比和氦原子相同;1903 年,他同罗伊兹用光谱方法最后证实α粒子就是氦离子,从而确定了α粒子的本性.当时已知各种放射性元素都会放射出α粒子,各种原子核的带电量都是氢核的整数倍,那么,α粒子和氢核是否都是原子核的一个组成单位呢?科学家们假定,原子核是由α粒子(可能还有氢原子)和电子所组成的.1913 年,原子核中包含有足够数量的α粒子和电子的原子核模型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原子核既然是由粒子构成的,可否用一个粒子击出一个或几个粒子, 从而发现原子核的结构呢?这对卢瑟福来说是轻车熟路.因为早在 1911 年卢瑟福就曾用α粒子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发现了原子的有核结构.1919年卢瑟福又想用α粒子这炮弹来轰击原子核的大门.于是他选用天然放射性物质镭释放出的α粒子去轰击氮原子核,这是世界上最早实现的人工核反应,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改变了原子核.通过这一实验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卢瑟福的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通过阀可充入氮等各种气体)黄铜罐 A 中,放置一 a 粒子源,在罐的右端开一个窗口,并用银箔F 封住,在外面放一涂有硫化锌的荧光屏 S,再用望远镜 M 进行观察.卢瑟福用这个装置对α粒子轰击氮核的过程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标准大气压下,一般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是 2.6—11.5 厘米,卢瑟福所用的α粒

子的射程事前已测定是 7 厘米,因此只要荧光屏距α粒子源稍大于 7 厘米,从荧光屏上就观察不到闪光.但是实验中当把空气换成氮气后,竟从

荧光屏上观察到了闪光.而且粒子的射程可达 40 厘米,因此,卢瑟福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粒子.它是由 a 粒子打入氮核内,使氮核发生了反应而放出的“新粒子”.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新的粒子的性质,卢瑟福就在这个实验装置里加进电场和磁场,并根据它在电场和磁

场中的偏转测定它的质量和电荷,从而确定了新粒子就是质子.用1H

表示、其α粒子轰击氮核的核反应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14 N + 4 He→ 17O +1 H

7 2 8 1

至此,质子被发现了!卢瑟福发现质子所用的方法,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使原子核发生了转变,为研究原子核的组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卢瑟福在 1919 年发表的《α粒子与轻原子的碰撞》的论文中公布了这一发现,并在“氮的反常效应”部分写道:“⋯⋯氮原子(核)由于在与快速α粒子相碰时所产生的巨大的力的作用而解体,而此时释放出的氢原子(质子)乃是氮核的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卢瑟福实验中发现的质子是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来的,还是α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然后发生衰变时放出来的,1925 年,英国科学家布莱凯特做了云雾室实验重复了卢瑟福的工作, 并从拍摄到的二万多张云雾室照片中得到了八张照片,进一步证实了卢瑟福的发现,并证实了上面的后一种设想是正确的.后来,人们又用同样的方法,用α粒子分别轰击硼、氟、钠、铝、磷等,都产生了质子,发生类似的转变,因此确认了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质子的原意是“第一个”、“最重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