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清皇朝统一全国
1 平定三藩之乱
清军入关前,在明朝先进封建文明影响下,满族社会正处于从农奴制向封建制飞跃发展的阶段。这一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革新与守旧两派力量之间的斗争。清初推行的一系列弊政遭遇到广大汉族人民强烈反抗,使两派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1661 年顺治帝福临死,年仅 8 岁的第三子玄烨即位,次年改元康熙。其时政务由素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辅政大臣掌管,其中鳌拜握有实权。鳌拜等人系皇太极时的亲信旧臣, 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些满族权贵,早年追随太宗南征北讨功绩卓著;但平定天下之后,对治理国家,特别是对汉族地区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很不适应,凡事“率祖制,复旧章”①,其间虽然也革除了一些明朝腐败没落的弊病,更多的则是顽固维护满族旧制和落后的生产方式。鏊拜还自恃功高权重,“凡事在家议定,然后施行”②,遇到皇帝不允所请时,竟至攘臂上前,强奏累日, 逼勒依允。鳌拜集团的专横跋扈、例行逆施,激起玄烨和新一代革新力量的强烈不满,也引起德高望重的孝庄文太皇太后严重关切。于是,在太皇太后亲自策动和周密部署下,16 岁的玄烨表面上隐忍不露,虚与周旋,暗中却令心腹大臣皇后之叔吏部恃郎索额图自请解任,效力左右,抓紧组织训练一支贴身可靠的羽林卫队。康熙八年(1669 年)五月的一天,玄烨率布库(摔跤) 少年,乘鳌拜上朝不备,一拥而上“倍而絷之”,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鳌拜心腹死党一网打尽。清除鳌拜之后,康熙掌握实权,立即宣布永停圈地、平反冤狱,制止清政局倒退逆转,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所缓和。在此基础上,清皇朝加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程,先后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粉碎西北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勾结沙俄掀起的叛乱,基本上稳定疆域,实现了统一。
“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吴、尚和耿仲明都是早期降清的明辽东边将。清廷依靠他们入关南下攻打农民军和南明,分别留镇云南、广东、福建,拥有重兵,实力雄厚。“三藩”在政令、财经方面相对独立,“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③,每以“边疆未靖”向清廷“要挟军需”④,以至“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⑤他们对当地人民残酷压榨,而且更多地体现了清初经济政策中消
① 《清史稿·索尼传》。
② 《满洲名臣传》卷 5,《鳌拜传》。
③ 刘健:《庭闻录》。
④ 《平定三逆方略》。
⑤ 《圣武记》卷 2,《康熙勘定三藩记》上。
极的一面。吴三桂“圈地”、“逃人”搞得都很厉害,“勋庄棋布,管庄员役尽属豺狼,杀人夺货,毫无畏忌”①。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酗虐横于粤”, 耿精忠“税敛暴于闽”,致使“百姓苦疲难堪”②。三藩专横跋扈,尾大不掉, 尤其吴三桂“水陆冲要,遍置私人;各省提镇,多其心腹;子为额驸,朝政纤悉,旦夕飞报”③,已成割据之势。康熙十二年(1673 年)三月,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以其子之信留镇广东。康熙以广东已经平定为理由,命令全藩撤退。吴三桂、耿精忠也被迫先后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的态度,康熙认为“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④,断然决定全部撤回辽东。吴三桂果然以此为由,于同年十一月发动叛乱,耿、尚二藩以及一些旧部汉将纷纷响应。叛军很快占据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陕西数省,军事上一度占据优势。朝中甚至有人提出退出关外,诛主张撤藩者向吴三桂谢罪。康熙不为所动,坚持武力平叛,经 8 年苦战,终于力挽狂澜,平定三藩之乱。这是因为吴三桂的目的是要继续割据,世代保留政治、经济特权,维持残暴落后的统治,在久乱思定、全国政局缓和稳定之时,又兴兵作乱,加重了人民负担,加上平日盘踞作恶,失道寡助。吴三桂也曾企图利用汉族人民的反清情绪扩大影响,但他自己负明降清、开关引敌、追杀永历帝,劣迹昭著,由他来打“复明”的招牌,已不再有号召力。而清廷则以统一的政府, 平定积恶甚多的地方叛乱,得到人民支持。康熙利用这种形势,剿抚并用, 分化瓦解,主要重用绿营赵良栋、张勇、李之芳、姚启圣、傅宏烈等汉族将领,于康熙二十年(1681 年)最终平定叛乱。平藩的性质体现了进步与落后、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平落后将三藩人马编入八旗,剷除一些地方弊政,减轻人民负担,清除隐患,大大加强统一政权,为整顿边防、巩固疆域、恢复发展经济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