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① 《资治通鉴》卷 218。
① 《旧唐书·郭子仪传》。
② 《贤治通鉴》卷 222。
③ 《旧唐书·回纥传》。
封建统一之中,包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统一势力削弱,分裂割据势力便乘机而起,进一步破坏统一局面。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就处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
安史之乱平定后,安史余部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势力,昏懦的唐代宗为求得暂时的苟安,将河北之地分授安史降将,任为节度使。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称号。这样,经过安史之乱,“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①,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最先成为藩镇的是安史降将:张忠志(即李宝臣)任成德节度使,治恒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治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冶幽州(今北京)。这就是著名的河北三镇。他们表面上尊奉朝廷,而实际上各拥强兵,自署将吏,自收赋税,而不入朝廷,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政治势力。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唐朝廷只能事后追认。除河北三镇外,重要的藩镇还有淄青镇,治青州(今山东益都),淮西镇,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宣武镇,治汴州(今河南开封),泽潞镇,治潞州(今山西长治),沧景镇,治沧州(今属河北)。他们仿效河北三镇,专横跋扈,割据称雄。
各镇的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境内人民都实行残暴的统治。在淄青镇,李正己“为政严酷”,以至“所在不敢偶语”②。在魏博镇, 田承嗣“重加税率”,让“老弱事耕稼,丁壮从征役”③。在淮西镇,吴元济甚至禁止人民夜间点灯,以酒食相过从者竟被处死。
节度使的武装核心,是由精勇者组成的“牙兵”,“牙兵”是节度使的亲信,“父子相袭,亲党胶固”④。节度使对“牙兵”供给丰厚,以得其死力。“牙兵”十分骄横,“其凶戾者,强买豪夺,逾法犯令,长吏不能禁”①。他们有时逐走、甚至杀死不合心意的节度使,而另立新主,他们“变易主帅, 如同儿戏”②。
藩镇与中央,以及藩镇之间,有深刻的利害矛盾。所以,藩镇“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拼”③。使唐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不安。唐朝中央对藩镇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在唐德宗时期,另一次在唐宪宗时期。
藩镇割据破坏了国家统一,唐德宗即位以后,便有意裁抑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建中二年(781 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袭位,要求朝廷承认,唐德宗不准。于是李惟岳与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联兵抗唐,这就是“四镇之乱”。唐德宗调河东、卢龙、昭义、淮西、宣武等镇节度使出兵征讨。梁崇义、李惟岳兵败被杀,田悦、李纳亦被唐军打败。但卢龙节度使朱滔与成德镇降将王武俊又勾结田悦、李纳发动叛乱。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淮
① 《新唐书·兵志》。
② 《旧唐书·李正己传》。
③ 《旧唐书·田承嗣传》。
④ 《旧唐书·罗弘信传附罗威传》。
① ②《旧唐书·罗弘信传附罗威传》。
③ 《新唐书·兵志》。
西节度使李希烈也加入了叛乱队伍,自称天下都元帅,建中四年(7S3 年), 唐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平叛,泾原镇兵在路过长安时哗变,攻入长安,唐德宗狼狈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变兵拥立朱泚为主,并称帝于长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兵救援唐德宗,到长安附近,却与朱泚联合反唐。兴元元年(784 年),唐德宗从奉夭逃到梁州(今陕西汉中)。以后,依靠大将李晟才收复长安,杀死朱泚。最后,唐德宗与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节度使妥协,才算勉强平定了叛乱。但河北藩镇依然保持强大势力。经“四镇之乱”以后,唐德宗再也无力与藩镇斗争,只好采取姑息政策。
唐宪宗时,与藩镇势力进行了斗争,并取得了一些胜利。元和元年(806 年),唐宪宗讨平了西川节度副使刘辟的叛乱。接着,元和二年(807 年), 又镇压了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叛乱。元和七年(812 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顺,50 年不奉朝请的魏博镇重归唐朝所有。元和九年(814 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吴元济势力强大,十分跋扈,四出攻掠,“狂悍而不可遏”①。唐宪宗用四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淮西的叛乱,活捉了吴元济。淮西之乱的平定,震慑了诸镇,成德、卢龙、沧景先后归顺唐朝廷, 顽抗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也被唐兵打败,这样,其他藩镇一时都向唐朝廷表示服附。“元和削藩”取得了胜利,唐朝出现了暂时的统一局面,史称“元和中兴”。但是,节度使领有重兵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割据的基础也没有消除。所以,这种统一局面并不能维持多久。元和十五年(820 年),唐宪宗被宦官杀死,河北三镇又叛,其他藩镇相继恢复割据。藩镇割据林立的局面, 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藩镇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连续不断的战争,不仅使政局动荡不安,而且使人民遭到兵祸,家破人亡,生产破坏,无论是在唐朝政府控制的地区,还是藩镇的辖区,人民的兵饷赋役负担都十分沉重,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唐后期的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