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一 经济发展与南方的开发

1 农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经济变化和走向有两个特点,一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地位中,南方经济,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日益重要,其作用和地位超过了北方。二是,两宋经济的发展比较明显。同时也应该看到,元朝的经济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忽必烈统一全国后,大都逐渐成为国际商贸的中心,农牧业以及东南沿海的经济作物种植都是引人注目的生产领域。就整个形势看,宋元的经济变化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两宋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出现新的租佃契约关系,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有利的。当时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

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田土的开辟上。太祖、太宗时期,北宋政府以减免租税的办法鼓励农民垦荒,虽说这种政策带有局限性,但在一定的程度上, 对于招辑流亡,使农民安定下来,开辟田土,发展生产,还是有意义的。据

《宋史·食货志上一》记载。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 年),垦田数 524 万多顷,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瞒匿的田产。南宋绍兴年间,由于战乱,大片土地荒芜,其中京西南路、淮南东西路及荆湖一带,受到战乱的破坏,尤其严重。南宋政府实行招辑流亡的政策,官僚地主也乘机抢夺土地,利用流亡的农民进行耕种。经过一段时间, 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

在各个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开垦田上的办法也不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圩田。 这些圩田灌溉条件好。又可以防止水患,亩产高。从宣州(今安徽宣州)至池州(今安徽池州)。

有上千区的圩田。其中有名的有芜湖附近的永丰圩等。万春圩有田 42 万多亩。南宋光宗年间,当涂、芜湖、繁昌三县的圩田已占境内旧土的 8/10~ 9/10。在山地则有梯田,依山势开辟田土,这对于东南地区农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盐碱滩地,则有淤田。通过放淤,改造盐碱地,使这些地方成为能种植农作构的“美田”。浙江的田土得到充分的开辟和利用。

农田水利的发展是农业增产的必要的条件。两宋的水利事业是一个有成就的部门,宋朝政府重视黄河疏浚与治理,每年都要调发数十万民工修冶黄河。对开封和洛阳附近的河系进行整治,收到了应有的效果。除此之外,各地还进行堰、塘、渠、坝的治理。太湖流域的水利灌溉形成一个系统,这里成为北宋的粮食生产的基地,苏、常、湖、秀地区为渔米之乡,南宋中期,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流行,很能说明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洞庭湖一带,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南宋所以能够偏安一隅,和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达有密切的关系。

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冶炼技术的发展,为农具

的改进提供了可能。犁、耙形状结构改进后,更便于生产。南方在灌溉中使用水车。水车有一种是筒车,利用水力推动水轮,带动轮上的水筒旋转,把水引到高处。还有一种是脚踏的翻车。翻车引水。效率大大提高。秧马在南方的插秧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施肥的方法也有了改进。作物的品种增多,优良的品种得到推广。在优良品种方面最有名的是占城稻。占城稻原是越南的一种水稻。它的特点是耐旱、省功、生长期短。宋真宗曾经派人到江淮一带推广。经济作物如茶、麻、棉和甘蔗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产茶区已经遍及大半个中国,计有 38 个州、军。东南地区的养蚕种桑相当普遍。此外,水果、药材的种植也是经济作物的主要项目。棉花的种植主要在广南和福建路,到了南宋的后期,江淮和四川地区都种植棉花。元朝前期的农业有一定的发展, 忽必烈设立劝农司指导、监督各地的农业生产,编辑《农桑辑要》,推广农副业生产技术。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军屯、民屯,鼓励垦荒。招集流亡,减免租税,赈救灾民,安定人心,从而造成了一个适合农业生产的环境。农具制造、水利机械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就全国来看,南方的农业生产发展得更快一些。但是到了中期以后,元代的农业生产陷于衰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