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 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唐,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杂胡,曾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生将。安禄山“性巧黠”①,善揣人意。由于残酷镇压奚、契丹等族,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天宝元年(742 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744 年)兼范阳节度使,至天宝十载(751 年)又兼河东节度使。野心极大的安禄山,多次到长安,通过参加宫廷和官场的活动,充分了解到唐政府的腐败和虚弱。他身兼三镇“赏刑己出,日益骄恣”,又见唐朝“武备堕弛,有轻中国之心”②。便招兵买马,笼络众心,阴谋起兵推翻唐朝的统治。
安禄山的同伙史思明,也是杂胡,早与安禄山为密友,安禄山起兵时, 史思明已官至平卢兵马使。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率兵 15 万从范阳南下,是时,唐朝军备废弛,叛军所过州县,官兵望风瓦解。安禄山军迅速渡过黄河, 又连败唐军,攻陷陈留、荥阳;十二月陷洛阳,直叩潼关。天宝十五载(756 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即皇帝位,国号大燕。
叛军过河北之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平原(今山东德州) 太守颜真卿等 17 郡地方官起而讨伐叛军,兵力达 20 万人,使安禄山在河北
控制地只剩下 6 郡,后,史思明率叛军攻破常山,杀颜杲卿,许多州县,又被攻陷。不久,唐朝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由山西出井陉,在河北大败史思明,河北 10 余郡复归唐朝,断绝了叛军返回范阳的道路。但是,腐败的唐朝廷,逼迫防守潼关的哥舒翰出战,结果大败。六月,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叛军西攻长安。在长安失陷之前,唐玄宗仓皇出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将士兵变,杀杨国忠,逼唐玄宗缢杀杨贵妃。后,唐玄宗逃至成都,太子李亨则去朔方,在灵武即皇帝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② 《资治通鉴》卷 216。
① 《旧唐书·安禄山传》。
② 《资治通鉴》卷 216。
是为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在潼关失守后,收兵退入井陉,河北郡县又尽为史思明所占。
叛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并未得到人民的拥护,内部又矛盾重重。坐镇洛阳的安禄山及其部将,“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无复西出之意”①。安禄山恣行暴虐,导致众叛亲离。至德二载(757 年)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自立,屯驻范阳的史思明拥重兵不听调遣,叛乱集团分裂了。趁此机会,郭子仪率唐军在回绝军队的帮助下,于九月收复了长安,十月攻下洛阳,安庆绪败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十二月,史思明迫于形势, 以所部 13 郡及 8 万兵降唐,叛军势力进一步削弱。
乾元元年(758 年),唐肃宗和李光弼怕史思明再反,密谋杀死史思明, 事泄。十月,史思明起兵再反,并与安庆绪遥为声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 20 万唐军围攻邺城,史思明将精兵 5 万救援,大败唐军。乾元二年
(759 年)三月,史思明杀安庆绪,四月,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上元元年(760 年)叛军再次攻陷洛阳,并企图西入潼关,内部又发生分裂,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宝应元年(762 年),唐肃宗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他再次借兵回纥,讨伐史朝义。唐军收复了洛阳、郑州等地,史朝义节节败退,逃往河北。河北叛将见大势已去,不听史朝义指挥,纷纷降唐。广德元年(763 年)正月,穷途末路的史朝义在温泉栅(今河北滦县南)自缢而死。这样, 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叛乱终于平息。
唐朝所以能平定安史之乱,主要是安史叛乱不得人心;加之叛乱集团内部不断发生内证,而自相残杀,削弱了力量;唐朝借军回纥,增强了力量。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极大。持续八年的叛乱,战争频繁,使社会经济遭
到了严重的破坏,户口大减,战斗最激烈的河南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①,“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②。“汝、郑等州,比屋荡尽, 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③。唐玄宗天空末年,全国有户约 900 万,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仅剩 130 万,唐朝元气大伤。
安史之乱,破坏了唐朝的统一局面,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安史降将被任命为节度使,内地军将、地方长官亦被委任为节度使,形成了地方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不仅暴露了唐朝衰弱的国力,同时又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使唐朝在以后的民族冲突中,处于被动局面。唐朝中央政权再也无力改变和扭转地方分裂趋势。
安史之乱,激化了唐朝社会的各种矛盾,成为唐朝社会生产由发展到停滞、进而衰落的转折点,是唐朝国家从中央集权、统一到地方分裂割据的转折点,它也是唐朝社会阶级矛盾从比较缓和到逐渐激化的转折点,它还是唐朝在民族关系中从主动到被动、退守的转折点。总之,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 唐朝从前期进入了后期,它由盛转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