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清皇朝的由盛转衰

情中期自乾隆末期生产关系失调、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特别是经嘉庆初期 5 省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之后,便盛极而衰,一蹶不振。清王朝的国力衰败集中表现在财政亏空和武备废弛。乾隆中期国库存银曾至 7000 万两,末年已一无所存,至道光二十一年竟亏银 900 万两。鸦片战

争前夕,清朝军队拥有八旗兵 22 万,绿营兵 66 万,日常军饷占政府财政开支十之六七,遇有战事,耗费数额更为庞大。但八旗兵入关后即转变为世袭特权的寄生集团,“不习劳苦,不受约束,征剿多不得力”,嘉庆四年(1799 年)经略勒保即曾因健锐火器两营京兵“距达州七十里之地,行二日方至”, 奏报朝廷:“与其久留糜饷,转为绿营轻视,请令撤回京,无庸续调”①。绿营兵也因长期疏于操练,各级军官“往往浮冒克扣,中饱私囊,甚至任意取携,毫无顾忌,致令行间士卒,不免饥寒”②,嘉庆初年河南的士兵竟至衣着“褴褛”,“以牛皮裹足”,兵无斗志,弱不能战。嘉庆帝南巡杭州检阅营伍骑射,居然“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③而且无论八旗或绿营,“乒之食烟(鸦片)者十之八”,士兵作战不是“雇人代充”,就是“临阵脱逃”, 无异于“以国家养兵之资,为众人雇役之用”①。用兵打仗,已“不得不募民

① 《清史稿》卷 136《附论》。

② 《东华录》卷 36。

① 转引自肖一山:《清代通史》卷中第 209 页。

② 《会典事例》卷 582。

③ 《清仁宗实录》卷 38。

① 《清史稿·兵志》。

充勇”②,“借乡勇为前阵”③。道光十三年(1833 年),英国两艘兵舰闯入内港炮击虎门、横档等炮台,道光帝无可奈何地感叹道:“看来各炮台俱系虚设,两只夷船不能击退,可笑可恨!武备废弛,一至如是,无怪外夷轻视也!”④此刻的清皇朝已经腐朽衰败不堪,丧失了抵御殖民主义列强入侵的能力。

经历清中期农民战争冲击之后,统治阶级被迫在政策上作了些调整。嘉庆帝把官逼民反的责任归咎于个别贪官,处置了和珅等贪官污吏,并采取了一些招抚、安置流民的措施,以分化瓦解、平息人民反抗。例如镇压苗民起义之后,便在苗疆开屯田 12 万亩,给无地苗民、汉民耕种,下令汉官不得擅派差役,并在苗疆设义学、书院,扩充苗民科举名额。这类政策调整对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手工业部门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仍在缓慢发展,人口也还在继续增长。嘉庆十年(1805 年)人口为 33200 多万, 35 年后即道光 20 年(1840 年)人口为 41200 多万,增加了 8000 多万人口。

而此后 6D 年至光绪 27 年(1901 年)发展到 42600 多万人,只增加了 1 400

多万人口。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鸦片战争前的 30 多年中社会还在继续发展。不过这一时期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已经十分突出,如乾隆帝晚年面对“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窘况所慨叹的,“日食不继,益形拮据, 朕甚忧之”!⑤和历史上大规模农民战争后出现的局面相比,清中期的政策调整是极其有限的,直至鸦片战争前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然沿着封建制的古旧轨道缓慢发展。腐朽衰败的清王朝与步人资本主义轨道飞速发展的西方列强相比,国力差距越来越拉大,终难避免被动挨打的局面。

② 《清仁宗实录》卷 125。

③ 《清史稿·王杰传》。

④ 《史料旬刊》第 23 期,第 844 页。

⑤ 《清高宗实录》卷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