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结构。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基本结构来看,包括教材的逻辑结构;知识体系的纵横结构;师生之间的情绪结构;安排上的节奏结构。在这个结构框式下,充实以各种各样的内容,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贯彻各自的独创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教材的逻辑结构。每节课都授以一定的知识内容,包含着一定的信息量。这些信息不是孤立的,是有一定的联系,是顺着一定的逻辑规律而组合的,这个规律可以由教师自己编排,也可以依照教材。上课,是要把这个逻辑结构教给学生。教师的备课,在理解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理清一条如何讲课的逻辑主线,并顺着这条主线,把众多的信息有机地传递出去。它的逻辑结构,一般可以是课题的提出,设疑,解疑,依据的方法、论证、结论、

讨论等几步。层层深入,达到一节课的目的。

试看一个实例,高中物理中讲到原子结构模型。教材中先讲汤姆生提出的假说:正负电荷是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的。即所谓“葡萄干蛋糕式”。卢瑟福通过小粒子散射实验,看到实验的三个结果:大部份小粒子穿过金箔偏角很小;有少数小粒子偏角较大;有个别的小粒子以原路径飞回。由这三个结果,卢瑟福提出了他的原子结构学说。那为什么由这三个结果推出汤姆生的学说是不对的呢?课本上的分析很简略,完全避开了数学上的论证。学生大多讲不清,讲不全。这个原子结构学说,学生很易记住,在初三学化学时就已有所闻,但是如何得出的,他们是第一次学到。对学生讲清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什么大部分的小粒子偏角很小?大部分小粒子能穿过薄薄的金箔,这事实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有少数的小粒子偏角较大?受什么力影响? 这事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小粒子才能按原路飞回?(不是弹回)⋯⋯,一层层的课题提出,设疑、解决,直到讨论结束。科学知识本身是逻辑性很强的,讲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使他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掌握明确的主线。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首先把握住教材的逻辑结构看来是重要的。

  1. 知识体系的纵横结构。教材内容在纵向与横向方向上都是有联系的。

例如:原子反应堆中要用减速剂。为什么是石墨或重水?在纵向方面要运用力学知识,在横向方面要有化学知识,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孤立地讲授物理知识而要学生理解掌握这部分的物理概念, 这看来不大可能。当然,物理方面的知识是主要的,但随时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提请学生注意,这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结构内容。从宏观上看,现在教材内容,已注入了不少纵横的内容;从微观看,每个学生所学的内容,面已大大扩展,学生对完全陌生的东西不易学会,而对似曾相识,但需跳一下才能摘到的内容却是有较高的积极性。

例如:学生的数学知识到高中时已学过不少,但遇到具体的物理问题时, 如何运用,常不知所措,这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如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什么是抛物线?由实验当然可以看出。(现行教材,也是这样教给学生

的。)但如果加上水平方向x = v·t;竖直方向y = 1 gt 2; 1 x 2

2 y = 2 g( v) =

1 g

2 · v2·x2

= kx2 。象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是可把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一步吗?不再是硬套公式,死记概念,从而学得更活、更快。

  1. 师生间的情绪结构。所谓情绪结构,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可信度、信任感、理解度。由此而互相配合的默契与促进,努力与提高,使教和学两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在学生方面:

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与否,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学生上节课的思维残留, 教师的课堂形象以及平时对教师的语言是否有信心等。

在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的心理不应是,我是教师,我可以难倒学生,尤其是知识方面。有了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就很难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和师生之间的平衡点。因为当学生把你视作一个不可逾越的,或者是很难超过的障碍物后,

逆反心理就随之而生,很难再有兴趣。

有了互相信任的情感,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就有共同的基础。而在交流之中,教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教师上课的语言生动、风趣固然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语言应体现出有信心。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故弄玄虚,“这个⋯⋯那个⋯⋯”的不连贯语言是很不欢迎的,也很易失去对教材的兴趣。

在情绪结构中,还有重要的一条是设置悬念。课堂教学是艺术,而艺术最可贵的真谛是:悬念。一望无遗,结果是思想懒惰,平淡无味,什么都清楚了,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并不能沟通。“点拨”得当,师生的关系容易融洽, 学生才会有“自我”的信心。而这种“自我”有多么的可贵。瑞士的皮亚杰早就提出:儿童从七、八岁开始就有了“自我中心”的态度并支配自己的思维、愿望、内心要求。

  1. 安排上的节奏结构。课堂教学要讲究节奏,有张有驰。从信息论观点看,如果在及时反馈的信息之前,马上加上新的信息,那么吸收新的信息率是要大大降低的。因为只有反馈而且是及时反馈,才能控制系统,否则很易出现偏离。

在课堂教学中节奏表现之一,是要有设问、实验、思考、归纳。同样也要有各种穿插,要使学生有喘息。有次我们讲锦江乐园的大圆环滑车,谈到最高点的向心力、大转轮的座椅平动等,学生这时交头接耳的讨论,是很有效的,有的女学生还说,我当时有多么害怕,尖叫起来。这不是放纵,而是放松!一般时间不宜过长(1~2 分钟),一节课依照中学生特点,最好能 10~ 15 分钟就有一次小停顿,看看效果如何。反馈的信息是否理想,是否要调整讲课程序,深广度如何,学生是否大部分有兴趣等等。然后再讲第二个知识的高潮点。

节奏表现之二是条理清楚。一节好的课,学生不应感到模模糊糊,而是应该感到条理是清晰的,思路是明确的,结构是严密的、可信的,是可以掌握了的。

笛卡尔对问题的解决的程序表示为:

前提→分解为细小部份由简到繁,逐步解决→列举各种情况普遍加以审

牛顿提出的是:

观察实验找出因果关系→得出普遍法则和一般的定律→发现结构和作用不论何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感知到认知,这是一个飞跃。条

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 图1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 图2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 图3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 图4理清楚,即是引导学生从解决简单问题(是感知,依靠的是刺激 反应,S R过程),过渡到解决复杂问题(是认知,依靠的是科学概念,C A,即条件动作)。它们的信息量单位,前者是“比特”,后者是“组块”(人的短

时记忆的最小单位),这就是依靠把知识分解,要依靠条理清晰可辨。学生掌握这个分解,最后再是小结归纳,才会有一个飞跃的提高。

把各种框式综合起来,即是:

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 图5

这中间的双向箭头,表示不断地检验,对照,理顺程序。

不同班级的学生对条理清楚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曾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讲授楞次定律,一是先给结论,然后再以实验来审视(即笛卡尔的框式);一种是完全由学生实验来得出,再归纳(即牛顿的框式);效果可以是相同的。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程序,但结构的每一步骤目的应用是相同的,由这一步走下一步是可信的,是学生可以接受的。

节奏结构的第三点是最后的课堂“小结”。匆匆结束,小结不明确,马马虎虎提几句,就了结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种“心理冷却”。一堂课有一节课的收获,解决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从信息论上说是有了多个“组块”, 这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小结应该是简洁的,明确的,有意义的。每一个知识点,它的最终表达是和谐的“外在证实”与“内在完整的统一”。这是科学美、教育美的重要方面。

讲课的节奏结构,来源于教师的备课,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与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