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课教学

教师用口琴发出高音与低音,问:一样不一样?有何不一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听起来尖细的在声学上称为音调高,即高音;低沉的称为音调低,即低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板书)

教师:通常情况下,男同学与女同学比,谁的音调高?(答:女同学)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二胡发出不同的高低音,让同学们说出其音调高低。教师:同学们不仅知道了音调有高低,还能分辨高低音,那么音调为什

么有高低呢?它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板书)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一切声音都来自物体的振动,而振动是有快有慢的

(出示钢锯条,鼓励同学们用塑料尺子做。)

演示课本中图 4—9 的实验:(用钢锯条效果较好)我们发现钢锯条(或尺子)的振动是有快慢的,物理学上“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

频率: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板书)

鼓励同学们继续做图 4—9 的实验,提醒同学们一看:尺子伸出的长短跟振动快慢有何关系?二听:振动快慢跟音调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完成黑板上的填空: 伸出长,振动、频率、音调伸出短,振动、频率、音调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音调的高低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板书)

教师:口琴为什么能奏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来呢?(示范:打开口琴的护盖,让同学们观察其结构,联系刚才的实验,让他们说出其中的道理。)

3.弦乐器的音调与频率(板书)

教师:乐器中的一大家族——弦乐器,顾名思义就是乐器上有弦(弦通常是用钢丝或尼龙做成的)通过弦的振动而发音,如二胡、提琴、筝等均能奏出优美的曲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师出示二胡:我们可用这把二胡替代课本上图 4—11 的实验(课本上是将钢丝绕在课桌的腿上来做的,可要求同学们课后做),介绍其大概结构, 并说明千斤和琴码相当于图 4—11 的 A.B 两点,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弦的绕向及粗细。

教师:上、下移动千斤位置,弦长如何改变?(示范,以内弦或外弦为例,提醒同学们仔细听音)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反之,越高(同时完成课本中的填空)

教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动琴轴(以内弦或外弦均可),弦的松紧如何改变?音调如何改变?(示范)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 反之,音调越低。(同上,完成填空)

教师:内弦粗,外弦细,粗细弦长度相同,现在让其松紧程度一样(示范)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低;反之,越高。(同上)

教师:实际上演奏者就是在调子定好后,通过改变手指所按的位置(即改变弦长)及按压的轻重(即改变松紧程度)通过内、外弦的协调(即改变粗细)奏出和谐悦耳、抑扬顿挫的乐曲来的,搞清了有关二胡的这些知识, 我们就不难理解其它弦乐器如何能发出不同音调声音的道理了。

思考讨论①: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长、松紧、粗细其中之一的关系时,为何要强调其它两个条件不变?为什么?

教师启发:因为这三个因素都能影响音调和频率,如果不加条件限制, 就不能排除其它两个因素对音调和频率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物理学上常用的一种,希望同学们重视。

思考讨论②:弦乐器为何要安几根、甚至几十根粗细不同的弦?(如小提琴四根 吉它六根、扬琴更多)

教师启发:主要是使弦乐器既能发出很低的音,也能发出很高的音、即音域广,这样就可以奏出波澜起伏的曲子来。

不是所有的声音人们都能听见,还有人们听不见的超声与次声。(请同学阅读课本中“超声与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