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人资产阶级的特点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黑人资产阶级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这个阶级是在独立后借助国家权力形成的,因此,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军政官员直接利用职权聚敛财富转化而来的官僚资本家。它只有紧密依

③ Adebayo Adedeji,op.cit.,pp.176,180,183.

① John Iliffe,op.cit.,p.80.

② Crawford Young,op.cit.,pp.209—210,215.

③ West Africa(《西非杂志》),Apri 27,1981,p.929.

① John Iliffe, op.cit.,pp.83—84.

附于国家政权,才能兴旺发展。

黑非洲国家独立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植民族资本的发展,为黑人资产阶级的成长建立物质基础。一些政客、军政官员等趁机渔利自肥。他们利用政府的优惠贷款购买外国人的企业、农场、或被委派去外资企业中充任董事长,经理等。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不乏这类事例。尼日利亚本地化法令规定外国企业必须有尼日利亚人合资经营才准开业,还规定了企业管理人员中尼籍和外籍人员的比例。于是,那些有权有势对企业能起保护作用的王族、酋长、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自然成为外国企业主转让股份、聘为董事、经理的理想对象。据认为,尼日利亚在过去 15 年中,军队中产生的百万富翁比社会上哪个部门都多。尼日利亚独立以来,已有二百来名将军退役,许多退休将军选择金融、农业、石油、制造、出版、海运等各经济部门作为职业,他们是许多重要政府团体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同时,又拥有数百万资产的私营公司。因为他们在政府高层有着广泛的联系,许多公司都争抢退休将军来当公司的头头,并赠予董事长头衔及可观的股票①。扎伊尔的情况更为突出,一些高、中级军政官员,包括国营企业负责人在内,利用职权,往往采用最粗野的原始积累方式聚敛财富。他们不但半公开地贪污受贿,而且公开地兴办农场,暗中搞各种买卖(扎伊尔法律只准官员经营农业,不许他们经营工商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官僚资本家。1973——1974 年实施扎伊尔措施,据认为外资企业全部落入大约 2000 名扎伊尔人手中②,不少军政官员和蒙博托的亲友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蒙博托本人接管了外国人的种植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扎伊尔农牧业公司③ 。前农业部长卡米塔图·马桑巴利用政府发放的5%低利率的发展农业贷款,办起了占地 1000 公顷的庄园,1981 年净收入 30 万扎币,当了两三年部长就成了富翁。蒙博托的叔叔利托·蒙博蒂曾任财政部长和农业部长,在扎伊尔化过程中大发横财,据说 1977 年他的财产已达

18 亿美元④。在扎伊尔,商业活动和政治活动联系在一起,政客和商人合二为一。一个人只要在政治上得到一定的地位,那末他在经济上也一定是富有的;一旦失去政治权力,不用一两年时间,他的商业就要走下坡路。

第二,就经营部门来说,黑人资产阶级主要集中在农业、商业、房地产、建筑业、运输业等,而在制造业部门力量相对薄弱。

农业是黑人资产阶级投资的重要领域。这同出口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其中一部分农业资产阶级是由种植出口经济作物的资本主义小农发展而来的,这在西非尤其明显。加纳在 1970 年的农业调查表明,可可种

植者有 29 万户,占地 350 万英亩,平均每户 12.3 英亩(原文如此)。5000

户大农场主平均每户占地 50.2 英亩①。科特迪瓦到 1974 年已有 35 万个咖啡

种植园,占地 123.5 万公顷,另有 22.5 万个可可种植园,占地 92 万公顷。

独立以来仍以拥有几公顷的小种植园居多,在 1960 年代中期,估计只有 1

万个咖啡和可可农场主的年收入超过 1000 美元。到 1976 年,将近 50 万农场

① New African(《新非洲人》),July,1989.

② John Iliffe,op.cit.,P.80.

③ Crawford Young,op.cit.,p.249.

④ 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非洲经济(二)》,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第 320 页。

① Crawford young,op.cit.,p.345,note 139.

主超过这个收入,但也只有几百个大种植园占地 50——100 公顶②。科特迪瓦各级政府官员、国家公务员甚至教授、学者都有自己的种植园,他们是资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农业资产阶级是黑非洲国家独立后本国人购买外国资本主义农场而形成的。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肯尼亚和南部非洲一些国家。1973——1977 年间,肯尼亚人购买了 57%外国人拥有的咖啡种植园③。据 1972 年国际劳工组织报告,大约有 476 家农场占地超过 1000 公顷,15 家

农场占地超过 2 万公顷。这些大农场总共占地将近 200 万公顷,当然其中一

些大农场仍为外国人所有。而在基层,大约 17%的农户手无寸土。另据 1975

年世界银行报告,大约 3000——3200 个农场占地超过 20 公顷④。到 1977 年, 肯尼亚 25%的大农户占有 58%的耕地⑤。有些非洲人大农场聘任欧洲人经理来经营。利比亚在 1980 年由本国人经营的橡胶种植园约 9000 家,本国私人橡胶园占全国橡胶种植面积的 52%。比较大的橡胶种植园有 2000 家左右。其规模在几万英亩至 1000 英亩之间。一些前政府首脑、高级官员和议员都是种植园主出身。许多酋长也拥有种植园⑥。

经营商业、运输业、房地产和建筑业等部门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特别是商业,只是收购原料或初级产品,销售制成品,投资规模、经营方式都比较灵活。运输业、房地产和建筑行业同独立后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事业密切有关。运输业同其他工商业部门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这些部门风险少,赢利比较有保障,因此成为本国私人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许多国家这些部门大多由私人经营。

黑非洲国家独立后零售商业基本上已落到本国人手中,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商贩,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但也确有一些资本家经营较大规模的零售商业,如利托·蒙博蒂创办的食品总公司的扎伊尔最大的一家私人商业企业,他开设的无人售货商场也是非洲规模较大的。津巴布韦有十几个超级市场是非洲人开办的。肯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一些私商经营批发业务甚至对外贸易。据喀麦隆进出口商工会统计,1977——1978 年参加工会的 40

多家进出口公司中有 8 家为私人创办①。尼日利亚法吉米罗孔的亨利·史蒂文斯集团经营农产品进出口、水陆运输等(当然还有其他部门),营业网遍及西非许多地方。豪萨族巨商丹塔塔财团以卡诺为据点,差不多垄断了尼日利亚西部和北部的公路运输。

现代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黑人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的部门。黑人资产阶级投资于现代工业起步晚、规模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定环境中开始发展起来的②。直到目前,本国私人资本经营制造业的规模不仅不能跟外资企业相比,甚至比国营或准国营企业也小得多,大多是一些中小企业。私人企业发展的困难除了资金短缺之外,主要是技术力量(包括经营管理人才) 不足。制造业部门需要现代技术、厂房、设备等,而且风险大,利润无保障,

② Crawford Young,op.cit.,P.193.

③ John Iliffe,op.cit.,pp.40—41.

④ Crawford young,op.cit.,p.212,211.

⑤ John Iliffe,op.cit.,PP.40—41.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非洲经济(一)》,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第 236—237 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非洲经济(一)》,第 202 页。

② 达喀尔的现代工业出现较早,大约在 1930 年代。参见 John Iliffe,op.cit.,p.64,note2.

困难较多,因而私人资本在这个部门投资较少。此外,私人资本在制造业部门还要应付两方面的竞争:一方面是大批传统手工业生产者,他们掌握传统技术,本小利微,在他们经营的那些领域具有竞争能力,私营企业不易插足; 另一方面是资本实力雄厚、拥有现代技术和设备、有时又可获得优惠的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因此,私营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小手工业生产者和现代化的外资企业经营的领域之外或边缘地带施展抱负。正因为如此,黑人资产阶级在制造业部门开始时只是经营资本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比较简单的部门,以及就地产销的部门、外资企业或外国产品倾销的辅助部门,如初级产品加工(锯木厂、家俱厂、轧棉花厂、咖啡和可可加工厂等)、食品制造(饮料、面包制作等)、车辆的装配维修、建筑材料等部门。

黑人企业家一般来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由传统手工业者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家。西非的五金行业、成衣业和家俱制作业中往往如此。

二是由商人转化而来。他们将投资方向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率先开创制造业的商人的典型例子是尼日利亚许多面包师傅成为面包作坊的老板。他们的成功主要归因于独创性和营销技术。其他如林场承包人建起了锯木厂,橡胶商经营橡胶加工厂等等。

三是某些原来在外国人或亚洲人经营的大企业中工作的雇员。其中较大的企业家往往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雇员,这是东非早期黑人企业家的主要来源。在东非,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是黑人企业家的主要来源,因为那里的商业和手工业原来是由亚洲人主宰的。1975 年对 101 位尼日利亚非洲人大企业家的调查表明,其中 60%至少受过中等教育,68%从前是外资企业的雇员①。1983 年前在卢萨卡的调查同样发现,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是这样一批人创建的。

四是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政治家和高级文职人员成为兼职实业家,少数人专门经营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家。1960 年代,尼日利亚许多文职官员和专业人员转向经营企业,通常经商,有时也搞工业。如拉各斯许多印刷厂是由原来的职员和公务员开办的,他们还经营许多进口替代工业的企业。但有许多人之所以成为实业家,仅仅是因为他们被任命为现有的外资企业的董事,或是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接管外国人创办的企业。私营企业对高级军政官员的吸引力愈来愈大。

第三,对国际垄断资本的依赖。其中一部分是直接为国际垄断资本入侵本国市场服务的买办资本家。

黑人资产阶级在萌芽时是作为外国资本入侵非洲的代理商、经纪人、承包商的身分出现的,因此带有买办的性质。它同外国资本的关系比同传统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殖民统治时期,非洲成了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形成了以生产一两种或少数几种供输出的农产品或矿产品为主的殖民地经济结构,以及输出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入制成品的对外贸易格局。这样,殖民地经济对宗主国和国际垄断资本自然是一种依附关系,根本无任何独立性可言。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自然其中很重要一部分是为外国资本服务的买办资本家。尼日利亚哈尔科特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克劳德·艾克对买办资本家的解释是“帮助外国商人进入本

① John Iliffe,op.cit.,p.167.

国市场的本国掮客”①。

黑非洲国家独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争取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措施,包括非洲经济本地化,也确实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各种政策措施实行起来都困难重重,以致直到现在,殖民统治时期形成的单一经济结构以及输出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入制成品的对外贸易格局并未根本改变。1970 年,原油、铜、咖啡、棉花、可可豆、铁矿石、木材、钻石、花生和花

生油以及磷酸盐这些农矿业初级产品出口值占非洲出口总值的 70%;到 1977 年,外贸出口品中前 10 种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 80%①。非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极不发达,1970 年只占进出口贸易额的 5.3%,1977 年下降为 4.0%②,由此可见非洲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黑人资产阶级虽然是独立后借助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但在这样的氛围中当然摆脱不了对国际垄断资本的依赖。黑非洲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商业部门很大,而且是民族私人资本投资最多的领域。那些进出口商、供销商、代理商、承包商以及从事批发、运输业务的商人都是直接为国际垄断资本倾销制成品和收购初级产品服务的,从而形成了势力强大的买办资产阶级阶层。农业资本家种植经济作物主要供输出,他们也受制于操纵国际市场价格的国际垄断资本。独立后建立起来的一些进口替代工业企业,有些原料及设备要依赖进口。例如坦桑尼亚 1967 年后兴建的项目,所需设备及原料的74%靠进口。科特迪瓦工业原料自给率 1975 年仅为 51%,1980 年代初才上升为 64%。一些制造业部门也只是为进口零配件进行装配和维修业务。所以, 目前黑人资产阶级中完全立足于本国本地、同国际垄断资本毫无关系者极少,而大多数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国际垄断资本有某种依赖关系,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直接为国际垄断资本入侵非洲服务的买办资本家。

但必须说明的是,首先,这些黑人资产阶级是由于国际垄断资本过于强大、外来势力的遏制即国际垄断资本不让他们自发地发展资本主义而被迫充当买办的角色。因此,黑非洲的买办资本家也具有民族性,有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实现经济独立的愿望。其次,这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依赖关系已完全不同于殖民统治时期的依附关系。在殖民统治时期,殖民地经济是完全从属于宗主国和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的,而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上毕竟有了自主权和相对独立性,其一切经济政策措施的宗旨是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实现经济独立。只是直到目前,非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包括黑人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 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完全独立,因而对国际垄断资本还有某种程度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