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现代史时期,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制度和经济掠夺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着宗主国本身利益的需要、殖民地状况的变动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宗主国在殖民地的统治和掠夺更加有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地的统治制度第一次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解决德国前“敌属地”的归属问题,也对德属非洲殖民地进行再分割。这次分割发生在 1920 年代前夕国际形

势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因而不可能再用 19 世纪末瓜分非洲领土的方式来处理。英、法操纵下的国际联盟炮制的委任统治制度应运而生。这种制度对以国联名义委派的受任国有很多好处:在经济上可继承德国在殖民地的掠夺机制,又不必过多地承担对德国的赔偿;在政治上可以避免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而发生冲突;在国际上可以欺骗舆论和当地人民。委任统治制度实质上是以委任统治之名,行殖民统治之实而已。当时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公开承认,国联制定的委任统治制度同近代史时期分割非洲领土的柏林

会议确立的原则没有根本的差别①。

另一方面,英国在非洲殖民地实施间接统治制度。这一制度过去在尼日利亚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实施,后形成理论体系,并在非洲殖民地广泛地得到推广,在推广中完善起来。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帝国主义国家也纷纷效法英国,结合殖民地的实际情况,相继实施间接统治制度(详见本卷第一章)。

从 1918 年起,帝国主义列强在非洲殖民地实施了新的经济掠夺政策,在很短时间内使非洲国家的经济成为不折不扣的殖民地性质的经济。据英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贝兰克尔的估计,到 1936 年为止,帝国主义列强仅在撒哈拉

以南非洲殖民地的投资约有 12.22 亿英镑①,其中在英属殖民地的投资占第一位,其次是比属殖民地,再次是法属和葡属的殖民地。

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决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只是投资于供出口而可获暴利的采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开采非洲大陆的矿产资源,强迫非洲农民放弃原先种植的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传统农作物,大量种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这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20 年里帝国主义在非洲进行经济掠夺的基本特点。

非洲经济的畸形发展,是殖民地经济结构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据 1938 年统计,在资本主义世界总产量中,非洲开采的金刚石占 98%,钴占 75%,黄金占 46%,铬占 40%,锰占 38%,铜占 21%,锡占 13%②。非洲大量出口棉花、橡胶、剑麻等工业原料;棕榈仁、棕榈油、花生之类油料作物;可可、咖啡、丁香和葡萄等食品。乌干达的棉花种植面积,一度成为英帝国仅次于印度的第二产棉国。尼日利亚、比属刚果(今扎伊尔)、象牙海岸(今科特迪瓦) 是世界上生产棕榈仁的主要国家,其中尼日利亚供应的棕榈仁数量最多。黄金海岸(今加纳)的可可出口量几占世界可可供应量的半数。非洲国家出口的一二种矿产品或农产品占全国出口品总值的绝大部分(详见本卷第二章)。

非洲的经济完全从属于帝国主义宗主国。非洲出口棉花却输入纺织品, 非洲输出铁矿砂却输进铁器生产工具,非洲输出铜矿石却输进铜器用具⋯⋯。非洲人民赖以为生的粮食作物产量日益减少,许多非洲国家粮食远远不能自给,每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大批粮食。

非洲国家的经济已经成为殖民宗主国经济的补充部分。随着非洲畸形经济的不断发展,非洲作为原料基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非洲是一个重要战略地带和战场,也是兵力供应地, 特别是其原料资源被利用得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更加充分。加之战时非洲经济又得到较快发展,对交战国的供应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详见本卷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葡等殖民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非洲。这是因为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意、日法西斯败亡, 英、法等西方列强大大衰落,社会主义阵营出现,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亚洲殖民地纷纷取得独立,殖民统治的地盘越来越小,殖民宗主国不得

① H.D.Hall,Mandates,Dependencies and Trusteeship(《委任统治权,属地和托管制》),Washington 1948, p.103.

① Lord Hailey,An African Survey(《非洲概览》),Oxford 1938,p.1317.

② United Nations,Statistical Yearbook(《联合国统计年鉴》),New York 1953;Minerals Yearbook,1945

(《1945 年矿物年鉴》),Washington1947.

不比以前更多地依赖非洲殖民地。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也普遍高涨。

英、法、葡等国为了保护自己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只好对非洲的殖民政策作些调整。本卷第五章专门论述了实施政策调整的具体背景、内容及其结果。概括起来看,英国殖民政策的调整经过了两个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头 10 年里,英国采取武力镇压,辅之以怀柔分化手段,极力阻挠和

推迟非洲殖民地走向独立;在 1950 年代亚非会议、苏伊士运河战争后的年代中,英国在非洲殖民地加快了宪政改革的步伐。法国殖民政策的调整,由于特殊原因,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就全面开始,1946 年法兰西联邦的成立为其标志。1957 年根本法的实施和 1958 年戴高乐宪法的执行、法兰西共同体的出现,表明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实行了全面退却的政策。葡萄牙对非洲殖民地政策的调整比较迟缓,成效也并不显著。

如前所述,殖民宗主国对非洲政策的调整是出于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需要。即使非洲殖民地赢得了政治独立,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要摆脱宗主国的控制是很难很难的。殖民宗主国还可以利用“友好援助”、“和平合作” 等手段继续剥削和侵略这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