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洲经济的畸形发展

作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广大非洲国家,完全没有可能根据本国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外国资本用来发展民族经济,只能听凭宗主国任意支配和掠取。非洲经济完全为西方殖民国家所操纵,成为宗主国经济的附属部分。非洲各地区的经济无法正常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片面地生产某几种甚至一种初级产品,造成少量农矿产品的发展与其他农矿产品、粮食和加工制造业发展严重失衡;城市经济膨胀,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严重失衡。在两次大战之间, 这一时期,非洲大陆形成了殖民地畸形的经济结构。

  1. 殖民地采矿业的片面发展

西方殖民者看到,在地大物博的非洲大陆发展采矿业,直接攫取天然财富,能迅速获得高额利润。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西方殖民国家便纷纷派遣大批勘探、测量人员赴非洲,考察那里的矿产资源。这一时期探矿工作有了相当大的进展,新发现了许多蕴藏量丰富的矿区。比如,在塞拉利昂、几内亚和毛里塔尼亚等西非广大地区发现了铁矿,锰矿在西非地区也多处发现。在黄金海岸发现了第一批金刚石矿。甚至历来被认为鲜有矿产的东非也相继发现了矿床,如乌干达的煤矿、锡矿,坦噶尼喀的金刚石矿等, 尤其在维多利亚湖的东西两侧都发现了黄金矿带。在南部非洲地区新勘探到若干矿藏,进一步证实该地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矿藏地带之一。除了著称于世的黄金矿和金刚石矿外,人们在南非还新发现了大量的白金矿和锰矿。北罗得西亚铜带的发现更引起西方列强的重视。此外,西南非洲的金刚石矿储藏有大规模的发现。比属刚果发现了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矿藏,其集中程度在世界上是鲜见的。

殖民者在采矿业投放了大量资金,用以勘探设计、购置设备、扩大采矿规模。另外,殖民当局将大量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公路和港口,方便了矿石的运输和劳工的流动,有利于大规模开采非洲大陆的矿产资源。

西方殖民国家的贪婪掠取,刺激了殖民地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两次大战之间,非洲矿产量急剧增加,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试以 1925

—1929 年的情况与 1938 年的情况比较如下①。

① W.M.Hailey,op.cit.,p.1326.

矿产品种类

1925 — 1929 年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百分比

1938 年产量

占世界总产量百分比

金刚石

90

98

6.3

13

7.3

21.3

16.4

37.6

白金

12

20

此外,1938 年时,非洲钴、黄金和铬矿石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5%、46%和 40%,这在世界各大洲中名列首位。

西方殖民国家采掘黄金主要集中于三个国家:南非、南罗得西亚和黄金海岸。南非著名的兰德矿区 1938 年出口的黄金价值 7160 万英镑。1930 年代南非的黄金生产一直处于高涨时期,激起勘探黄金的热潮,吸引了大批来自欧美国家的冒险家和投资者。1930 年代末,在奥伦治又发现了一个金矿群。南罗得西亚的黄金开采量逐年增加。1930 年代前半期,小型金矿开采得到很大发展,吸引了 1300 多名新来的采金矿业主。1926 年开采的黄金价值为 250 万英镑,1938 年增至 580 万英镑。黄金海岸以开采黄金闻名,一次大战后有4 家公司在那里从事黄金开采;到 1930 年代末,采矿公司增加到 15 家;1938

年的黄金产量比 5 年前增加了 4 倍;至 1936 年,所采黄金精炼后的价值为

180 万英镑①。此外,在比属刚果、北罗得西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肯尼亚、乌干达和坦噶尼喀等地,西方垄断公司也大力开掘金矿,赚取巨额利润。

非洲金刚石的开采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西方列强的掠取集中在南非、西南非洲、比属刚果、黄金海岸、塞拉利昂和安哥拉等盛产金刚石的殖民地。西方开采公司在 1870—1934 年的 64 年时间里开采并掠取的金刚石价值 3.16 亿英镑,其中一次大战后的产量占的比重很大。比属刚果、黄金海岸和塞拉利昂的产量增加最快。与 1920 年相比,比属刚果 1936 年的产量增加了 20

多倍。黄金海岸于 1919 年才发现金刚石矿,西方资本家随即涌向这里开始大

规模开采。1936 年黄金海岸金刚石的出口量达 148.9 万克拉,出口价值 60.1 万英镑。

外国垄断资本也十分重视铜矿开采,这在比属刚果和北罗得西亚最为突出。比属刚果的铜产量 1919 年只有 2.3 万吨,1925 年增加到 8.9 万吨,1936

年达到 9.75 万吨。另外,在北罗得西亚,外国公司也投放大量资本用于开采和掠取铜矿,1924 年该地区输出的铜矿石价值为 7000 英镑,1929 年剧增至

23.7 万英镑,1938 年又增加到 885.9 万英镑②。

非洲钴的产量也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比属刚果是最重要的产地。1913 年该地的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1/3,1929 年的产量又比 1913 年增加了 3.5 倍。

在西非、东非等所有发现新矿藏的地区,西方国家都大力投资予以开掘。

① W.M.Hailey,op.cit.,p.1503.J.F.Munro,Af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1800—1960(《1800—1960

年的非洲和国际经济》),London 1976,p.

② R.Hinden,Plan for Africa(《为非洲设想的计划》),London 1941,p.50.

在黄金海岸,一次大战后发现锰矿,最初的年开采量只有几千吨,1925 年上升到 39.9 万吨,价值 71.5 万英镑。坦噶尼喀储藏的锡、煤和铁矿也得到开采,1936 年该地锡矿的产量价值为 4.1 万英镑。

外国垄断公司将廉价开采的矿产品运往欧洲或美洲高价出售,从中牟取丰厚的超额利润。比属刚果的上加丹加联合矿业公司仅在 1929 年一年里即获

得纯利润 157.9 万英镑。南非所有开采金刚石的公司到 1934 年时支付的股东

红利共计 8000 万英镑,为投资额的 4 倍。

西方殖民国家将矿物原料运回欧美,加工成工业品后又以高价向殖民地销售。通过剥削非洲人廉价劳动力掠取的矿物与高价返销到殖民地的制成品之间的剪刀差所形成的高额利润为西方国家所攫取,促进了宗主国经济的发展。剥削殖民地人民,掳掠其物质财富,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

采矿业的片面发展,导致许多非洲国家尤其是南部非洲地区国家如南非、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比属刚果,以及西非的黄金海岸等国的经济严重依赖采矿业。如在 1935 年,南非、南罗得西亚和比属刚果出口的黄金分别占三国该年原料出口总值的 72%、64%和 46.7%。北罗得西亚出口的铜矿石占当年出口总值的 61%。片面发展采矿业使广大非洲国家严重依赖生产和出口少数几种甚至一种初级产品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形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这种不合理的经济格局形成使非洲的社会经济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埋下了妨碍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祸根。畸形经济结构的格局在今天的广大非洲国家中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困扰着它们的社会和经济,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难以均衡、协调地发展,并使国家经济基础脆弱,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经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剧烈冲击。

  1. 殖民当局强迫非洲农民种植单一经济作物

宗主国强迫非洲农民放弃原先为满足自己生活所需而种植的传统农作物,改为大量种植专供出口的经济作物,这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殖民国家进一步控制非洲经济、掠取经济财富的另一项重要手段。在殖民当局的统治下, 非洲大部分耕地被迫用于种植少数几种经济作物,如棉花、橡胶树、剑麻等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棕榈、花生之类的油料作物,以及可可、咖啡、丁香和葡萄等食用作物。

棉花是在许多国家被迫种植的一种重要作物。埃及、苏丹、乌干达、尼亚萨兰过去种植谷物的许多肥沃土地改种棉花。苏丹的植棉面积在 20 年代中

期猛增 5 倍。乌干达的棉花种植面积,在 1914—1924 年的 10 年间增加了 5.5 倍,一度成为大英帝国内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产棉国,所产棉花绝大部分被运至英国、法国等西方殖民国家。

被迫种植棉花的还有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坦噶尼喀以及法属西非殖民地。肯尼亚和坦噶尼喀种植棉花是殖民当局以乌干达为样板向非洲人强行推广的结果。肯尼亚的种植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尼安扎省,1935—1936 年度收获棉花 61.6 万多包。坦噶尼喀虽然种植棉花的时间不长,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36 年时年产量为 6.3 万多包,全部经海路运往英、法等国。法属西非殖民地的尼日尔河盆地是主要的棉花种植地区。多哥中部高原是法国在西非强迫种植棉花的另一个中心。法国的赤道非洲殖民地由四家贸易公司指导当地农民种植棉花,产量逐年增加;1934—1935 年度,这四家公司共取得 1500

吨棉花。比利时从 1917 年起在刚果强迫当地人种植棉花,后成立一家公司负

责收购和初步加工,1936 年棉花产量达 8.95 万吨。

埃及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基地。早在 1904 年时,埃及已有 60 万公顷土地种植棉花,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4 左右。1922 年起,英国迫使埃及农民不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至 1920 年代中期,全国可耕地中有 1/3 用于棉花种植。埃及出产世界著名的长纤维优质棉花。为了保证英国的纺织工业取得廉价棉花,商业垄断公司控制着棉花的收购,使产量 85%以上的棉花输往英国。同时,英国又规定埃及必须从英国购买各种棉织品,英国产品由此潮水般涌入埃及。英国公司在埃及花费 5 埃镑收购的棉花,在英国制成棉织品后,

出售给埃及消费者时价格已高达 100—200 埃镑。殖民者赚取利润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棕榈仁和棕榈油是殖民者在非洲进行掠夺的重要油料作物。在西非、赤道非洲殖民地,英国、法国迫使当地非洲人栽植棕榈树,采集果实进行初步加工,将棕榈油运往欧洲满足西方国家的需要。以 1936 年为例,尼日利亚, 黄金海岸、多哥和喀麦隆的棕榈产品出口量分别为 38.6 万吨、1.3 万吨、3.4 万吨和 5.54 万吨。

可可盛产于西非和东非地区。两次大战间,黄金海岸的可可出口迅速增加,1910 年仅有 536 吨,1939 年高达 23.6 万吨。自 1920 年代中期起,黄金海岸的可可豆出口量始终保持在占当时世界可可供应量的 50%左右。此外, 在多哥、坦噶尼喀的内陆地区,可可出口量也逐渐增加。

烟草在撒哈拉以南广大地区的种植也增加很快,以尼亚萨兰、乌干达、肯尼亚、坦噶尼喀几地产量较高,尤以南罗得西亚和南非出口量的增加最为突出。1914 年南罗得西亚出口烟草 300 万吨,1928 年增至 2500 万吨①。以后仍持续增长,成为非洲大陆最大的烟草出口国。

咖啡的种类很多,其产地也遍及撒哈拉以南广大地区。以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噶尼喀、乌干达等东非地区国家产量最高。其次是塞拉利昂、多哥、比属刚果、卢旺达和布隆迪等国,产量也颇高。

除上述经济作物外,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尼日利亚和黄金海岸种植的花生、利比里亚、比属刚果和法属赤道非洲种植的橡胶树,肯尼亚和坦噶尼喀等地种植的剑麻,以及桑给巴尔的丁香、阿尔及利亚的葡萄等,产量都很高,增幅很大,供出口至西方满足欧美殖民国家的需求。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大陆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广大地区的农业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很快,许多作物在世界总产量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几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棕榈产品、可可、花生、芝麻等在十几年内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增加了数倍,尤其是丁香、剑麻等作物的产量增幅之大,在世界植物种植史上是罕见的。

① J.F.Munro,op.cit.,p.128.

农产品种类

1925 — 1929 年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百分比

1938 年产量

占世界总产量百分比

棕榈仁

93.6

97

棕榈油

93.6

70

可 可

62.9

65

花 生

23.7

60

丁 香

无确切统计

90

芝 麻

7.7

47

剑 麻

无确切统计

70

为了迫使非洲人放弃传统农作物的生产,改种宗主国所需的经济作物, 西方殖民当局采取了各种手段。

其一,加强政府干预。在法属西非殖民地、赤道非洲殖民地和比属刚果, 殖民当局强制建立土著合作社,由当地的殖民官吏直接管理和严格控制,强令非洲农民参加。土著合作社强迫农民种植宗主国所需的棕榈、花生和棉花等作物。由殖民官吏委托少数非洲人向农民分发种籽,检验产品,规定收购价格。土著合作社后来发展成销售组织,负责把大量农产品出售给加工公司或出口公司。英国则在其东非和中部非洲的殖民地强制推行“多种庄稼运动”。英国殖民当局颁布法令,规定由酋长发动非洲农民种植一定数量的咖啡、剑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农民必须向收买商或商业公司交售收获物。殖民当局对酋长们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其千方百计地迫使所管辖的农民多种经济作物。在一些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一些地区,如比属刚果、法属西非殖民地、英属西非和东非殖民地的一些地区,殖民当局直接加强对非洲农业的控制,颁布法令明文规定种植作物的品种和数量,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其二,给予优惠条件。英国和比利时先后于 1919 年和 1924 年实行帝国

优惠制。法国在 1928 年修改了过去实行的帝国关税政策,进一步实行贸易保

护政策。葡萄牙也在 1930 年代对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贸易中推行最惠国待遇协定。这些措施旨在以优惠待遇保证宗主国向其殖民地实行商品倾销,并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排斥他国向本国殖民地输入商品,也保证了殖民地的农业原料大量输入宗主国。宗主国提供的一些优惠条件,如收购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来自所属殖民地以外的原料,进口所属殖民地的原料税收也略低一些,人为地刺激殖民地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其三,征收高额捐税。殖民当局迫使非洲农民为了缴付规定的高额现金税,不得不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可供出售的经济作物以换取现金,并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这种压迫手段盛行于法属西非殖民地、葡属非洲殖民地和比利时统治下的刚果。

西方殖民国家还积极鼓励欧洲人向非洲移民,使其占据大量良田,经营农场或种植园。一次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采取措施促进欧洲人移居非洲, 其中尤以英国最为突出。英国于 1922 年颁布并实施《帝国殖民法》,规定每年拨出巨款安置迁往海外帝国的移民,许多英国人因而去非洲定居。随着移民的大量移入,欧洲白人经营的农场和种植园数目迅速增加,从而扩大和增加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殖民当局实行专业化的经济掠夺,使各殖民地只是发展一两种专门化的经济作物,导致各个殖民地普遍严重地依靠单一经济作物的出口。英属殖民地的情况最为典型。以 1935 年为例,英属殖民地单项经济作物的出口占该殖民地出口总值的百分比如下:冈比亚出口的花生占 98%,桑给巴尔出口的丁香占 73%,乌干达出口的棉花占 80%,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出口的棕榈产品分别占 35%和 47%。也有一些英属殖民地虽然种植出口经济作物或矿物的品种有了增加,但也没有根本改变依靠单一出口经济作物的状况。如尼亚萨兰至1932 年时主要出口烟草,当年的出口占全年出口总值的 86%;1935 年茶和棉花的出口量增加,但烟草的出口仍占全年出口总值的 42%。黄金海岸在 1929 年出口的可可占全年出口总值的 79%,后来黄金的出口量递增,但到 1935 年时,可可的出口仍占全年出口总值的 56%。

在非洲其他地区情况也大致相同。如法属西非殖民地主要出口花生,1934年出口的花生占该地区出口总值的 49%。在法国委任统治下的喀麦隆和多哥,大规模地种植可可,可可的出口分别占两国出口总值的 31%和 30%。在葡属莫桑比克,由莫桑比克公司控制下的地区大量种植甘蔗,糖的出口占出口原料总值的 66%。

宗主国强迫非洲殖民地种植单一农业经济作物,瓦解着那些地方原有的经济结构,使非洲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型经济迅速向着殖民地性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殖民地经济日益成为宗主国经济的附庸。

  1. 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

在殖民当局统治下,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得到了发展,而广大农村经济却处于衰退破产的严重局面。非洲殖民地的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一次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采矿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非洲的城市经济和近代早期西欧北美的城市经济截然不同。后者往往是以发展制造业为基础,并且是在本国经济自然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非洲的城市经济则是随着建筑在对外贸易基础上的采矿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它同帝国主义宗主国的联系比跟本国经济的联系密切得多。非洲城市(有的发展为大城市)一般分布在沿海地带或交通发达的地区,它们的主要经济职能有两个:

一是聚集非洲内地生产的棉花、花生、咖啡、可可、棕榈产品、橡胶等经济作物和黄金、金刚石、铜、铬、锡、煤、铁等矿产品,使大量财富流入城市,又通过这些城市将非洲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往帝国主义国家。它们成为非洲资源的转运站。

二是大量接纳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制成品,这些制成品中有不少是由非洲的资源加工制造而成的,通过商业渠道又将它们倾销到非洲内地。非洲城市又成为帝国主义商品的批发站。

非洲城市的发展起着双重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推动着商业经济的发展, 促进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的瓦解;另一方面又依靠无情地吮吸非洲人民的血汗,使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更为深重。

在两次大战之间的 20 年里,非洲的城市在过去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估计,1900 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 140 万人,占当时非洲总人口的 1.1%。一次大战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接着又经过二次大战后的 10 多年时间,到 1960 年时,非洲城市人口超过 2000 万人,占当年非洲全部人口的 8.1%。

两次大战间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在西非殖民地表现得最为明显,其中尼日利亚、黄金海岸尤为突出。尼日利亚南部地区城市经济很发达。1920 年代初,那里约有 63%的非洲人居住在城镇(规模比城市小些), 人口 1—5 万人的城镇有 103 个。伊巴丹是最大的城市,1921 年时拥有人口

13.67 万人,此后仍逐年增加。拉各斯是第二大城,1921 年有 9.96 万多人(一次大战前夕只有 7.5 万人)①。 1930 年代,拉各斯的人口又翻了一番。此外, 尼日利亚还有伊费、奥约、伊沃、阿贝奥库塔等著名城市。

黄金海岸的城市发展也很迅速。以阿克拉为例,1914 年时那里的人口刚接近 2 万人,1936 年增加到 3.8 万人。北方重镇库马西在 20 世纪初只有 3000人,一次大战后人口迅速增长,1931 年达到 3.5 万人。

法属非洲诸殖民地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那里既是经济掠夺的中心,又是行政统治的中心。试列举以下几大城市人口的增长②。

城市

1921 年

1930 年

1938 年

达喀尔

30000 人

69000 人

92500 人

巴马科

14000 人

19000 人

22000 人

科纳克里

9000 人

13000 人

阿比让

5000 人

0000 人

17000 人

塔那那利佛

64000 人

93000 人

卡萨布兰卡

10200 人

25700 人

两次大战之间,非洲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是由于近处开发矿藏或大规模发展种植园、农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非洲著名的大城市约翰内斯堡是由于周围开发金矿的缘故从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得到发展,1895 年时拥有人

口 10 万人,1911 年增加到 23.7 万人。一次大战后随着金矿开采业的发展,

约翰内斯堡的人口 1931 年达到 38.1 万人①。再如坦噶尼喀的达累斯萨拉姆, 过去曾经是个渔村,后来由于周围地区的农业经济作物集于此地,而后向海外转运,逐渐发展成为有 1 万多人的城镇。经过一次大战后的 10 多年时间,

到 1931 年已经发展到 2.4 万人,早已是殖民统治的行政中心、东非著名的海港②。

非洲一些中等城市的发展,也同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密切相关。比如, 尼日利亚的埃努古城的兴起,是依靠当地大规模地发掘煤矿。一次大战期间, 由于西非地区缺煤的刺激,1915 年在这里开采了第一批煤田,两年后出口原煤达 8.3 万多吨,主要运往黄金海岸和塞拉利昂。一次大战结束后,煤矿开采持续增长。原先是个村庄的埃努古作为原煤聚集待运地、欧洲技术工人和非洲劳工居住区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拥有数万人口的新兴城市。

非洲城市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城市的主人是欧洲统治者。他们认为自己居住的城市是他们所有的,千方百计地保持他们对城市的独占权。白

① 转引自陆庭恩:前引书,第 181 页。

② 转引自陆庭恩:前引书,第 182 页。

① E.Rosenthal,Encyclopaedia of Southern Africa(《南部非洲百科全书》),Lon-don 1973,pp.278-279.

② 伊·基曼博、阿·特穆主编:《坦桑尼亚史》,商务印书馆 1973 年,第 277 页。

人剥削者对非洲人始终坚持两条规定:一是需要非洲人劳动时,才准许他们进城;二是即使在城市里干活,但也不能同白人居住在一起,只能居住在城市外围的贫民窟里,许多贫困和破产的农民,为了逃避饥饿的威胁只好到城市去谋生,他们拥挤不堪地居住在朽木、洋铁皮、甚至破汽油桶搭成的小房子里,还有不少人无地可栖,蜷缩在被抛弃的汽车壳里、马路土堆旁。非洲人无产者云集在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便遭受到很大的压力,结果进一步压低了本来就很微薄的工资,使非洲工人的生活处境越来越悲惨。

在许多大城市的白人居住区,到处是漂亮的建筑、宽阔的道路,还有别致的大戏院、欧洲式的游乐场和夜总会,充满着巴黎和伦敦那样的风雅。白人剥削者过着纸醉金迷、荒淫无度的生活。

在城市片面发展的同时,居住着非洲 90%左右人口的农村却日益衰落。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村,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地区之一。那里还保存着古老的劳动工具(如手锄、带尖端的木棒等)和原始的耕作方法(休耕制、以人力为牵引、刀耕火种等)。

非洲农民根据长期积累的生产知识,比较了解当地土壤的性能,也掌握了一些恢复土壤肥力的方法,懂得种植哪些适宜的农作物。在殖民主义侵略势力渗入农村之前,他们尚能依靠陈旧的生产方式,生产出足以保证他们维持生活的农产品。然而,随着殖民主义者对非洲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掠夺、农业出口作物的种植、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大大恶化。男子劳动力转移到白人矿山、农场和种植园,而妇女、小孩和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甚至不少地区的年轻妇女也被迫外出做工。一方面是劳动力的大量散失,另一方面是劳动工具和耕作方法丝毫得不到改善,致使农业生产力越来越低下,引起了一种恶性循环:生产的下降使劳动力大规模外流, 而劳动力的不断外流又使生产进一步下降。英国殖民部在 1935 年对北罗得西亚、尼亚萨兰和南罗得西亚三块殖民地农村作了个别调查后承认,由于劳动力流动到境外,1934 年一年间里农业产量下降 13.1%。

非洲农村土地除被殖民当局征用外,许多土地又片面地发展单一出口作物的种植。土地高度集约化经营,连年种植一种经济作物而不能休耕,也不注意保持土壤肥力,致使土地日趋贫瘠。西非地区的农业素称发达,小农经济比较活跃,但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年复一年地种植花生等出口经济作物, 地力消耗殆尽,许多地区简直成了干涸不毛之地,造成农业停滞发展,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幅度地下降。在许多殖民地,出口作物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取得的。到处采伐、毁坏森林、破坏草原、土地侵蚀和风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影响到非洲的气候条件。不少地区沙漠化迅速发展, 尤其在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带更为显著。

在北非地区,农村也依然处在十分落后和贫困的状态。那里大部分肥沃土地被白人殖民者所占有。如在突尼斯,外国殖民者占有了全国土地的 1/5 左右。在埃及,贫苦农民因无钱缴纳水费而使土地得不到灌溉,土地荒废的现象日益严重。破产的农民只得向地主租借土地进行耕种。租佃农民除了必须向地主缴纳苛重的地租外,还得向政府上缴地税,免不了又受高利贷的盘剥。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20 年里,埃及约有 200 万户农民破产。租种土地

1—2 费丹的贫苦农民数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了近 180 多万户。还有不少人涌向城市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雇佣劳动的后备军。当然,农村里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十分缓慢。据估计,

从 1913 年起的 25 年时间里,产生了 14 万户富农和富裕农民。但他们在埃及的影响是极有限的,无法挽回埃及农业衰退破产的局面。

  1. 经济畸形发展的后果

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上的非洲畸形经济的发展,给非洲人民带来严重的恶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严重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非洲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人民生活都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原料市场价格的严重影响,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所受影响尤为剧烈,非洲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

在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非洲深受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灾难。欧美市场对来自非洲的农业原料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骤减, 使非洲的对外贸易总值下降了 43%,大量供出口的货物积压在沿海港口。外国资本家拼命压低原料的收购价格,农业原料的价格一般都下跌了 50%以上。有些殖民地的原料价格跌幅更大,如坦噶尼喀每磅棉花的价格只及危机前的 1/5①,埃及棉花的价格跌落了 3/5,乌干达农民 1930 年时出售每磅棉花的收入只及 1929 年的 1/3。肯尼亚每吨剑麻的价格 1929 年底为 39 英镑,至

1931 年 9 月只卖得 14 英镑,相当于过去价格的 1/3。当地咖啡的价格比前一时期跌落了六成,还抵不上生产成本费用。塞内加尔的咖啡和可可的收购价格也比过去降低了 70%左右,当地盛产的花生的价格还不及危机前的 1/2。冈比亚的花生价格跌落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直到 1935 年才恢复到 1925 年价格的 57%。东非的几个殖民地 1931 年的玉米收购价格还不及生产所需的费用。

在一些殖民地,外国商人利用出口作物价格暴跌的机会大量收购,企图利用国际市场价格低廉的情况,依靠增加销售数量来维持其高额利润。这种情况在西非最为突出。如在冈比亚,外国资本大力收购花生,据测算,1930 年出口的数量比出口量最多的 1925 年增加了七成。尼日利亚在 1929—1933

年间,棕榈仁、棕榈油、花生、可可、棉花和橡胶等出口数量比 1924—1928 年这一出口最多的时期还要多,总的出口量几乎增加了三成。但同时出口总价值却不断下降,1933 年比 1929 年降低了 50%左右。再如比属刚果,即使在危机年代,棉花、甘蔗、茶叶和烟草的种植面积大量增加,1930 年农产品的出口比历史上水平较高的 1925 年增加了 2 万吨,1934 年又比 1930 年多出 2 万多吨。

非洲农民未因出口增加而得到好处。这是因为农产品收购价格十分低廉外,殖民当局广泛增加税收,如商品税、市场税、土著税、水税、所得税等。黄金海岸殖民当局在经济危机时期对非洲农民增加的税收项目有七种之多, 当地农民缴纳的税款比危机前增加了 50%。比属刚果的殖民统治者承认,当地非洲农民收入的 1/3 用于纳税。

在经济危机时期,殖民当局对外国资本经营的资本主义种植园和农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严格确立对国内外贸易的控制权,在商品销售、市场统一分配、商品价格的制度以及运输安排等方面实行优厚的待遇;实行固定收购价格的政策,使其不因市场价格的波动而遭受损失;实行财政补助,予以保护和扶持。但对非洲人经济,殖民当局则予以歧视,甚至进行打击。

帝国主义通过转嫁经济危机带给非洲人民的灾难是异常深重的。非洲人

① W.Rodney,How Europe Underdeveloped Africa(《欧洲是如何阻碍非洲发展的》),London 1986, p.158.

的生产因出口量锐减而纷纷破产。北非的情况最为严重。仅埃及的棉农就有一半人破产。阿尔及利亚人的农业只是在中部山区和南方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得到发展,加之仍利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谷物生产保持在最低水平上, 白人种植园主垄断了谷物出口市场,非洲人的谷物大量积压,播种面积被迫一再压缩,只及常年的半数。东非和西非的农村情况也同样严重。正当非洲人民深受经济危机带来苦难时,几乎整个非洲大陆又连年不下透雨,造成特大的旱灾,继之不少地区又发生虫灾,非洲人民苦不堪言。

经济危机期间生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到白人经营的矿山和种植园寻找工作。这一时期,非洲殖民地到处存在着过剩的非洲人劳动力,白人资本家趁机大大压低非洲雇佣工人的工资,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甚至解雇工人,使大批非洲劳工失业。

第二,片面地发展采矿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使当地非洲人民赖以为生的粮食作物产量日益减少,许多地区粮食远远不能自给,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

两次大战间的非洲殖民地,普遍存在着粮食播种面积萎缩的情况。而在这一时期,非洲人口迅速增加,加上非洲矿区的扩大和城市的膨胀,非洲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专家统计,非洲在 1920—1950 年的 30 年时间里, 平均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为 1.5%,居世界各大洲首位。非洲大陆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要从海外进口粮食。南非过去是以出口优良谷物著称的国家,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粮食却依赖进口。玉米是非洲人的主要食粮,也是他们的主要农作物。但由于耕地面积的日益缩小和土地肥力的大大衰退,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1921—1930 年间,非洲人共生产玉米 6.4 亿英磅,而 1931—1939

年的 9 年里只生产了 4.9 亿英磅,远远不能自给。被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吹捧为“非洲人经济发展橱窗”的特兰斯凯保留地,当地居民生产的唯一粮食作物——玉米的数量越来越少,1932 年只能满足需要量的 3/5,10 年后粮食自给率仍不足 1/2①。

西非的利比里亚也是很典型的例子。美国垄断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不断地扩大橡胶、咖啡、可可、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一再缩减。利比里亚每年必须从国外运进大量粮食和食品,1924 年用去 17.2万元②,以后逐年增加,1940 年进口价值 300 万元的物资中大部分是食物。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的粮食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些地方由于

大量种植烟草、棉花等出口作物,挤掉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再加上矿业的发展,非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对商品粮(主要是玉米和谷物)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北罗得西亚农村的缺粮情况非常严重,据估计, 1920 年代末农民的平均口粮只及一次大战前的 2/3,1930 年代中期的粮食产量只有 1920 年代末的 1/2。许多在外谋生的非洲人不得不通过邮局和铁路运输向农村寄送用作纳税的现金和玉米粉、高粱等食物。南罗得西亚在 1930 年成立了玉米调查委员会,对农村玉米的生产和出售情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各地扩大生产,尽可能地提高粮食产量。但在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未得到切实调整之前,这种努力是徒劳的。

① M.Wilson,L.Thompson, The Oxford History of South Africa(《牛津南非史》),vol.l, London 1969, p.58.

② R.L.Buell,TheNative Problem in Africa(《非洲土著问题》), vol.l,NewYork 1928,p.763.

北非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也并不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好些。一次大战结束后埃及的粮食进口在逐年增加,1928 年进口的粮食价值相当于当年进口货物总值的 1/5。到 1930 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因棉花种植面积缩减 1/2,农业总产值从 1929 年的 1 亿埃及法郎降低到 1933 年的 4500 万埃及法郎,政府的外汇储备花费殆尽。埃及政府万般无奈,只好采取措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同时又提倡改进耕作方法和改善土壤肥力,并有效地制止病虫害的蔓延,粮食产量才逐年增加。至 1930 年代末,埃及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粮食问题丝毫未得到解决。法国驻阿尔及利亚总督也不得不承认,当地非洲人的谷物产量在逐年下降。1930 年代末,阿尔及利亚农民拥有的粮食数量只及 20 世纪初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