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1960—1962 年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民族解放阵线除了继续领导武装斗争外,还在法国占领区发动各阶层人民反对殖民统治,开辟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在此基础上,民族解放阵线又派出代表同法国进行谈判。由于这三条战线紧密配合,接连取胜,阿尔及利亚终于在 1962 年获得了独立。

从军事战线看,由于殖民军构筑的莫里斯防线、西部防线及夏尔防线于1959 年相继被民族解放军所击破,法军于同年 7 月发动的规模空前的攻势也被挫败,殖民当局所实行的“重点围剿、重点扫荡”战略宣告破产,此后转而采取“固守要点、全面封锁”的战略,即退守主要城镇,守住主要交通线、石油产区及东西边境防线,对解放区进行封锁。殖民当局的封锁政策并没有能够抑制反殖力量的发展。至 1960 年代初,民族解放军兵力已达 15 万人, 尽管在数量上仍少于殖民军警,但士气高昂。已解放和控制了全国 4/5 的土地。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力量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且也面临空前有利的国际形势。1960 年代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反帝反殖为主要内容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国家对非洲争取独立斗争的支持,全非人民会议的召开,1960 年 17 个非洲国家的独立,法国国内民主人士反对殖民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的日益高涨,所有这些都鼓舞了阿尔及利亚各阶层人民的反殖斗争,打击了法国坚持殖民统治的势力。在法国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上日益孤立的情况下,以戴高乐为首的法

国政府被迫决定对阿尔及利亚实行如下的政策:一方面改变过去一直采取的维护旧殖民制度的政策,承认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权;另一方面设法使新独立的阿尔及利亚继续受法国实际上的控制与剥削,尽可能地推迟其独立的时间,并尽可能多地保留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权利和利益。1959 年 9 月 16

日及 1960 年 6 月 14 日,戴高乐先后在两次讲话中都承认阿尔及利亚的自决

权。从 1960 年 6 月起,法国的代表在多次与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的代表举行公开及秘密的谈判中都极力要保持与维护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权益。

从 1960 年至 1962 年 3 月,戴高乐政府在阿尔及利亚实行上述政策的过程中遭到了法军中的右翼将领和法国移民中的极端殖民主义分子、部分大庄园主及其政治代表的坚决反对。他们抨击政府的政策,组织秘密军队,多次策动武装叛乱,大搞恐怖活动。戴高乐政府从法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对这部分反对派采取了镇压和惩治行动,坚持其殖民主义的新政策。

自 1959 年 9 月戴高乐发表关于承认阿尔及利亚有自决权的演说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和临时政府即重视运用武装斗争和谈判斗争的两手策略,并发动法占区人民开展反殖运动,从三条战线上打击殖民势力。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机构从 1959 年 12 月 16 日起在的黎波里举行会议,并于 1960 年

1 月 19 日发表声明,除了重申为争取独立而战斗的决心外,还表示将尽力争取和平解决独立问题。民族解放军利用法军退守主要城市、交通线、产油区及边境防线的形势,在战场上广泛出击,仅在 1960 年头三个月中就对突阿边

境的法国殖民军防线进行了 400 多次出击,平均每天出击 4 次以上,对法军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与阿尔及利亚的武装斗争遥相配合,法国人民于 1960 年 2 月举行了有

1300 万人参加的大罢工,反对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和右翼将领在法国发动的叛乱,迫使他们放下武器,撤除街垒。在阿尔及利亚武装斗争的打击和法国人民要求停止殖民战争的压力下,法国政府于 1960 年 6 月 14 日宣布它准备谈判。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拟派遣一个以总理费尔哈特·阿巴斯为首的代表团和法国总统戴高乐会晤,并先派以布曼杰尔为首的代表团在巴黎附近的默伦同法国政府代表团举行预备性会谈。

在默伦举行的预备性会谈从 6 月 25 日开始,至 29 日结束,前后举行了四次会谈。会谈中,法国代表提出今后的谈判将按照戴高乐总统提出的建议举行,以便使阿尔及利亚的战斗得到“光荣的结束,解决军火的处理问题并保证战斗人员的命运”,这实际上是要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投降。阿尔及利亚代表在谈判中提出的建议均遭法方拒绝。法国代表还提出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在谈判期间除了同突尼斯的联系外,不准同法国国内或国外的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行接触,不得接见访问的人等等。由于法方蛮横地单方面决定今后谈判的内容及条件,这次预备性会谈没能达成任何协议,双方的正式会谈也就无法进行。

默伦会谈破裂后,法国殖民当局一方面调遣大部分兵力加强在阿尔及利亚的军事挣扎,企图靠法军数量上的优势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极力制造“阿尔及利亚人的阿尔及利亚”的假象,企图在那里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并把撒哈拉地区大片土地从阿尔及利亚分割出去,成为法国永久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力量一方面坚决在战场上抗击法国殖民军,使殖民当局每天平均消耗 30 亿法郎的军费;另一方面大力发动法占区人民的抵抗运动,开辟第二战场。

1960 年 12 月 11 日,法占区人民的反殖大示威从阿尔及尔的贝尔古穆斯林居民区爆发。成千上万的青年、妇女、老人及儿童涌向街头,高举阿尔及利亚国旗,高呼“阿尔及利亚独立”、“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宁死不屈、斗争到底”等口号。当殖民军警开枪镇压时,群众筑起街垒和路障,示威转为起义。当军警包围贝尔古居民区时,起义人民使用木棒、石块和匕首同法国军警展开拼搏。贝尔古区人民的英勇斗争得到法占区穆斯林居民的响应。1960 年底至 1961 年,阿尔及尔、奥兰、奥尔良维尔、君士坦丁等十多个重要城市都连续爆发大规模的罢工、罢业和示威游行。法国当局惊呼,这是对130 年来法国统治的“最严重的公开挑战”。

殖民当局为了缓和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反法情绪,扶植傀儡政权,于 1961

年 1 月举行公民投票①。阿尔及利亚人民在临时政府领导下,坚决抵制这次投

票。法国政府不得不转向谈判,于 3 月 15 日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就阿尔及利

亚自决问题举行谈判。双方原定 4 月 7 日正式开始谈判,但由于法国政府宣布同时要与亲法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运动党举行谈判,否定临时政府是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唯一代表和谈判对象,谈判又暂告搁浅。4 月 22 日,以右翼将领夏尔为首的法国秘密军队组织在阿尔及尔发动军事政变。这次政变虽然于 25 日被法国政府镇压下去,但美国对这次政变的暗中策动及支持明显暴露了美国争夺阿尔及利亚的野心,促使戴高乐又启动谈判机器。

1961 年 5 月 20 日,阿法双方代表团在日内瓦湖畔的埃维昂开始谈判。法国一再提出双方只谈军事问题,不谈政治问题。法国代表正式提出中止进攻问题,单方面宣布停战一个月,企图压阿尔及利亚接受停火,而法军在战场上实际并未中止进攻,继续在“自卫”的借口下对民族解放军开火。阿尔及利亚代表在会上拒绝了法国的要求,并在战场上痛击法军,使法国妄图通过谈判迫阿尔及利亚放下武器的阴谋破产。6 月 8 日,法方在谈判中提出了所谓阿尔及利亚非殖民化计划。其主要内容是:把占阿尔及利亚领土 4/5 的撒哈拉地区分割出去,由属于法国主权的领地所控制;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将组织一个可以管理和代表自己利益的集团,以继续享有特权;保持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军事基地。阿尔及利亚在谈判中坚持在全部领土上实行自决和独立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将保证境内法国人的正当利益,并可讨论双方未来的合作及撒哈拉地区的开发问题。6 月 13 日,法国单方面宣布中止谈判。第二次谈判破裂后,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决定把 7 月 5 日作为“全国反

对分割日”,号召全体人民继续斗争,挫败殖民当局的分割计划,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走向独立与和平。全国各地人民响应临时政府号召,举行示威游行,再次显示了反殖的决心。法国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正义舆论都谴责法国的殖民主义立场,要求法国停止殖民战争。7 月 20 日,法国政府在国内外强大压力下,被迫派代表在埃维昂附近的吕格兰堡与阿尔及利亚恢复谈判。在谈判中,阿尔及利亚代表本着和平解决问题的愿望,提出五项议题的建议: 对自决的保证及其实施范围;从停火到自决的过渡时期;对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的保证,双方合作和停火的技术安排。为推动谈判顺利发展,阿尔及利亚对有些具体问题还表示可作让步。但法方却顽固坚持戴高乐政府的既定政策,不承认临时政府对阿尔及利亚全境的主权,力图保持其殖民特权。谈判又第三次破裂。

在谈判期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一直没有放松警惕。1961 年下半年及 1962 年初,民族武装在许多重要的法国殖民军据点发动了强大的攻势,在奥雷斯、卡比利亚、北君士坦丁、提特里、瓦尔斯尼斯、特兰仙山脉、赛伊达以及卡扎尔等地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军,使法军遭重大损失。法国国内的各阶层人民从 1961 年 11 月开始又掀起了反对殖民战争的示威与罢工浪

潮,到 1962 年 2 月 8 日达到了高峰。法国政府被迫于 1961 年 12 月和 1962

年初同阿尔及利亚代表秘密会谈。1962 年 3 月 7 日,双方恢复埃维昂的正式谈判。阿尔及利亚代表既坚持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又讲究斗争的策略,同法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妥协的基础上,双方终于在 3 月 18 日签

① 投票决定的问题是:“你是否赞成共和国总统提交法国人民考虑的关于下述内容的这个法律草案:阿尔及利亚人民享有自决权,并在自决以前,在阿尔及利亚设置国家权力机构”。

署了埃维昂协议。

埃维昂协议规定,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通过直接和普遍的投票,决定他们同法国关系的前途;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同法国合作下实现阿尔及利亚独立;阿尔及利亚国家对内对外将行使其充分和完全的主权;在实现自决后, 法军将立即从阿尔及利亚边境撤退;同意法国租借米尔斯、克比尔基地 15 年,期满后还可以续借;允许法国使用它所需要的某些军用机场、场地、地段和设施;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三年的经济援助,法国公司保持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而且享有取得新租借权的优先权。协议还对双方停止敌对行动,过渡期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大赦等问题作了规定。按照协议,阿法双方于 3 月 19 日停止敌对行动。7 月 1 日,阿尔及利亚人民举行自决投票,99%以上的人赞成独立。两天后,法国正式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1962 年 7 月 5 日成为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日。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砸碎了持续 130 年之久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的统一,为独立后的社会改革、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创造了最基本的政治条件。独立 30 多年来,阿尔及利亚推行土地改革和高速工业化战略,经济发展取得明显的成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独立初期不到 300 美元增加到 1983 年的 2320 美元。

阿尔及利亚人民在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牵制了法国近百万的军警武装力量,消耗了法国近百亿美元的财力和大量物力,消灭了 10 万以上的殖民军,促使法国内部各种矛盾尖锐化,因而大大地削弱了法国控制和镇压其他殖民地的力量,迫使法国在 1950 年代中期和 1960 年代初期同意许多法属殖民地独立,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有力地鼓舞了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斗争,为他们树立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辉榜样。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力量在 1954 年起义时只有游击队员 3000 人,被殖民者称为“乌合之众”。

但他们并没有被武装到牙齿的 10 万殖民军所吓倒,敢于以游击战与敌军周旋,先后粉碎了殖民者的全面围剿和重点围剿。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武装斗争、和平谈判、发动敌占区人民反殖运动、争取法国人民及国际社会支持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的反殖武装斗争及其他非洲殖民地的争取独立运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国际舞台上, 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的侵略扩张,主动调解两伊战争,坚决反对南非白人种族隔离政策,支持纳米比亚争取独立,积极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