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四五至一九六○年的南非

  1. 种族隔离制在南非的确立

在 1948 年的南非大选中,以马兰为首的国民党以“种族隔离”为竞选纲领获胜,上台执政。马兰曾明确宣布,他计划在一个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全面彻底推行种族隔离,并维护白人至高无上的权威。白人政府开始用“种族隔离制”一词来表达所实施的种族主义政策。该词在南非阿非里卡语中意指“分离”,以后被解释为“在指定的地区分别存在和发展”。1948—1961 年,内阁经历三次更迭:马兰内阁(1948—1954)、斯揣敦内阁(1954—1958)和维沃尔德内阁(1958—1961)。随着国民党地位的不断加强,种族主义压迫也愈益沉重,在此期间,总共通过了 50 多项新的种族主义法律。这些法律大

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强种族隔离的法律,如 1950 年的《集团住区法》、

《人口登记法》和《班图人教育法》等等;另一类是加强镇压的法律,如 1950 年的《镇压共产主义条例》、1953 年的《犯罪行为法》和《公共治安法修正案》等。这些法律将种族隔离制度逐步完善和系统化。

1950 年,马兰政府为全面推行种族隔离政策,首先着手整顿城市住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促使非洲人和印度人大量涌入城市,在那里出现了非白人集中的市镇和居民点。例如,在德兰士瓦的兰德工业区,1950 年非白人就由战前 65 万左右增加到 100 万以上。为了防止非白人和白人长期在城市混杂居住,禁止他们之间转让房屋、土地或公司股份等财产,马兰当局于 1950 年颁布了第四十一号公告,即《集团住区法》。这个法令规定,各个种族必须按集团分区居住,一个种族集团的住区只许规定的种族居住,原来在这个地区居住的别的种族必须尽快迁离。1957 年,通过了关于这项法令的修正案,进一步扩大种族隔离的范围。修正案规定,隶属于某一种族集团的人,不得在其他种族集团居住区的土地上或房屋里长期停留,不得出入那里的任何公共娱乐场所。《集团住区法》比以往法令更为严酷的是,不仅在白人与非白人之间进行隔离,而且还把这种隔离推广到非白人之间,主要是将非白人分别局限在面积狭小、土地贫瘠的特定住区内,永

① Michael Crowd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剑桥非洲史》),vol.8,Cambridge 1984, p.285.

远沦为南非矿业、工业和农业的廉价劳动力。另外,还想借此破坏各被压迫种族之间的团结,通过隔离挑起猜忌,从而达到政治上分而治之的目的。

为了贯彻上述法令,马兰政府于同年还通过了《人口登记法》。通过人口登记,南非居民被分别划为三个主要集团,即白人、有色人和非洲人。有色人种中包括印度人。凡年满 16 岁的公民都须持有贴着照片的公民证,证上标明所属种族,并附有种族目录卡片号码。1951 年 3 月,马兰政府又规定将有色人集团再细分为混血种人、印度人、中国人和马来人等。这样,白人与非白人,非白人中的有色人与非洲人,有色人中的印度人与其他种族,就在居住和社交方面被分别隔离开来。

按照《集团住区法》,白人居民理所当然地居住在原来的城市中心和繁华地区,所受影响甚微。非洲人当然是被直接打击的对象。从 1950 年代中期始,非洲人就被迫迁出大城市和近郊区,为此,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西郊就有 6 万非洲人被迫迁移。南非印度人也深受其害,法令严厉禁止他们在划定地区之外经商,强迫他们聚居在某个划定地区之内,从而使许多以小本买卖为生的印度人失去了谋生机会。一旦某些住区宣布为白人集团居住地,印度人就得被迫关闭和出售其产业。

另一个种族隔离的基本法令是有关黑人教育事业的。班图人实际上历来被排斥在公立学校之外,因此,非洲人的教育便落在教会学校的手里,不受政府的控制。1953 年《班图人教育法》一颁布,这些教会学校便被收归国有, 并隶属于班图人管理部管辖,目的是加强政府的控制,“从儿童时候起,就教育土著懂得他们根本谈不上与欧洲人讲平等”。为了在教育事业中彻底推行种族隔离,1959 年的《扩大大学教育法》则完全剥夺了非白人大学生上白人大学的权利,建立起各种族隔离的大学。

此外,还有 1955 年的《不道德行为修正法》和《工业调整法》等。前一法令是继《禁止混合婚姻法》后订立的,它从禁止欧洲人和非洲人通婚,进而规定任何欧洲人和非欧洲人之间的非婚同居关系成为非法。后者在过去法令的基础上进一步禁止建立种族混合的工会。

在 1950 年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电影院、饭店、公共交通工具、体育活动场所直到医院,也都推行所谓“微型种族隔离”,甚至博物馆也为黑人和白人分别安排开馆时间。

在此期间,对非白人群众镇压的法令也多如牛毛。特别是《镇压共产主义条例》,更是借打击共产党之名,行镇压各族人民反抗之实。司法部长斯瓦特在南非议会发表演说,宣称共产党人在黑人和印度人中的影响正在可怕地增长,叫嚷共产党的胜利就是南非联邦的灭亡。他个人有权“断定一个人是否是共产党员”,任何被指控为共产党员的人被禁止在公共机关或工会担任任何职务。它不仅公开宣布南非共产党为敌人,甚至还宣布“所有的主义和学说体系,凡是想用煽动闹事破坏纪律的手段,促使南非发生政治、社会或者经济方面的变革,不论是明知故犯,还是由于无知,都属于敌对行动①。这就为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进一步镇压各族人民的斗争提供了法律根据。南非当局还通过法令,借口在紧急状态下可任意制定法律,对反对或煽动反种族歧视的人施加刑罚。

  1. 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斗争的蓬勃开展

① Eric A.Walker,A History of Southern Africa(《南非史》),London 1964,p.15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统治、争取生存权利和解放的斗争进一步高涨。最明显的特征是,广大非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特别是同南非印度人联合起来,并肩战斗。这标志着非白人政治上的新觉醒,他们的反抗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南非印度人的祖先大部分是来自印度的契约劳工。当今南非的印度人绝大多数是在南非本地出生的,他们用自己的汗水辛勤地浇灌着这块土地,特别对纳塔尔的经济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们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却遭受到压迫和歧视。早在 20 世纪初,南非印度人就在甘地领导下进行过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1913 年,罢工斗争达到了高潮,声势浩大,影响深远。长期以来,无论是南非印度人的斗争或者是非洲人的斗争,基本上都是孤立地进行,相互间没有发生直接联系。马兰政府变本加厉推行种族歧视和隔离的政策,推动了非洲人与其他非白人在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

1950 年代国际形势发生的变化对非白人的联合也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阶级力量对比越来越有利于南部非洲人民的解放斗争。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一系列非洲国家相继独立,迅速改变了非洲大陆的政治面貌。南部非洲的反帝群众运动也普遍高涨起来,一些国家还爆发了反帝武装斗争。新形势极大地鼓舞着南非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非洲人国民大会和南非印度人大会内部都相继出现了积极的变化。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团结南非各族非洲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反对剥夺非洲人土地等方面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它成立的初期,由于其领导人大多是部落酋长和有一定地位的上层人士,因此,它们的斗争纲领和斗争方式都是温和的。二次大战期间,黑人群众反对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迅速发展,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已经脱离了广大黑人群众。1940 年代初,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工会活动家加入了非洲人国民大会,他们深感该组织没有按照时代的要求推进民族事业,强烈要求制定新的纲领和策略。为此,他们酝酿成立了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以使它真正代表民族的愿望,具有明确的斗争目标。在青年联盟的推动下,非洲人国民大会通过了《1949 年行动纲领》,改变了以前争取有限的民主权利的政策,提出了民族解放的要求。当马兰领导的国民党掌权并加紧推行种族隔离政策时,非洲人国民大会改选领导人,号召南非黑人通过罢工、和平抗议、不合作等手段来进行积极的斗争。大会特别提出,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印度人以及其他被压迫种族结成牢固的战斗联盟。与此同时,南非印度人大会也第一次明确表态:“南非印度人作为少数民族集团的前途,是同这个国家争取全体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的非洲的民族的运动是相一致的。”①他们赞成不同种族联合起来,首先和广大非洲人联合起来。

1947 年 3 月,非洲人国民大会同纳塔尔印度人大会和德兰士瓦印度人大会首次达成了关于在共同利害的基础上联合行动的协议。此协议又称为《博士公约》②,因为它是由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克苏马博士、纳塔尔印度人大会主席纳克尔博士和德兰士瓦印度人大会主席尤·达杜博士签署的。1950 年代初,这个联合战线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不仅增加了混血种人,而且少数反

① African Communist(《非洲共产主义者》杂志),1963,no.113.

② Robert Mprice & Carl G.Rosberg,The Apartheid Regime:Political Powerand Racial Domination(《种族歧视制度:政治权力和种族统治》),California1980,p.70.

对种族歧视的白人组织也参加进来。

非洲人和印度人的联合是通过不断地排除干扰而逐步得到加强的。印度人和非洲人在宗教信仰、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不相同。印度人的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平一般都比非洲人高。南非当局在推行种族歧视政策的同时,也蓄意挑拨印度人和非洲人之间的矛盾。由于非洲人经商的很少,往往要去印度商人那里购买物品,或向印度人租借房屋。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非洲人难免对印度商人抱有不满情绪。二次大战后,南非当局又一手策划了反印度人的狂热,煽动居民抵制购买印度人的商品,对印度人店铺进行暴力袭击。1949 年 1 月 13 日,德班发生了骚乱。导火线是一位年轻非洲人去印度人商店购买东西时和印度人店员发生冲突而引起的。一些非洲人袭击和烧毁了印度人的住房和店铺,骚乱席卷了全市,持续了两昼夜。白人警察当局乘机弹压,死伤者数目比印度人和黑人之间因冲突而伤亡的数目更大。根据有关方面的报道,约有 140 人死亡、1000 多人受伤,财产损失达 100 万英镑①。骚乱发生后,非洲人国民大会和印度人大会的领袖立即共同乘车在市区巡视, 号召居民保持安静,向群众作教育工作,组织了抢救流血事件罹难者的共同委员会,妥善地平息了这一场风波。

1950 年代初,非洲人和印度人等其他有色人种联合,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反抗运动。1950 年 3 月 26 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了无投票权公民会议。这次会议是非洲人国民大会和印度人大会以及南非共产党共同发起的。出席的有代表南非 100 万以上非白人居民的 528 名代表,一些欧洲人组织的代表也参加进来。5 月 1 日,南非印度人和非洲人等举行了保卫言论自由、反对种族主义政策、反对迫害共产党人的群众大会。当局下令禁止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为了抗议这一禁令,兰德矿区约 80%的非白人工人参加了罢工,约翰内斯堡近郊的索非亚镇等地的工人也都纷纷举行罢工斗争。警察对罢工工人进行武装袭击,甚至对围观群众也用刺刀杀伤,或者从背后开枪射击。6 月26 日,数十万非白人为了哀悼在上述斗争中的死难者,举行了“全国抗议日”,罢工浪潮席卷了整个南非。与此相呼应的是学生罢课和商人罢市。

1951 年的联合斗争是以争取维护混血种人选举权的斗争开始的。当时在

开普敦的 250 万混血种人,是非欧洲人中唯一保持选举权的种族。马兰早在

1948 年发表竞选宣言时就叫嚣,将废除那种允许混血种人和欧洲人根据一个选民册投票选举的“不健康的制度”。混血种人只能在众议院有几位白人议员代表,但是,这些议员无权对重大问题表态。这样,混血种人在英国统治下将近 100 年内所享有的公民权,也将随着国民党全面实行种族隔离制度而

被取消。1951 年 3 月 8 日,一批非白人在国会讨论剥夺混血种人选举权的法

令时,举行了抗议示威。3 月 21 日,全国各地约 10 万人来到开普敦举行火

炬游行,尽管警察对游行群众大肆逮捕,抗议集会的次数却越来越多。5 月 7 日,全国各大工业中心的工人举行总罢工以示支持。

1952 年 4 月,斗争达到了高潮。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和印度人大会联合发动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对国民党政府抛出的一系列种族隔离法令进行了全面抵制。全国许多城市都举行了群众大会和祈祷解放的宗教仪式,还开展了征集抵制运动志愿参加者的签名运动。

4 月 6 日,南非各大城市中心纷纷召开群众大会。在约翰内斯堡,约有

① S.B.Makherji,Indian Minority in South Africa(《南非印度人少数民族》),NeW Delhi 1959, p.170.

5000 名非洲人、印度人、混血种人和少数白人大学生举行集会。《纽约时报》在第二天的报道中说:“约翰内斯堡的福尔兹堡自由广场上,数千名非白人随着扩音器播出的保罗·罗伯逊歌声的节奏前进。”在开普敦,数以千计的非白人宣誓进行无情的斗争,反对不公正法令。有人描述纳塔尔集会的情景时说,非洲人和印度人的男男女女边走边唱歌。印度妇女身着彩色沙丽服, 用整段布料或披肩裹身;非洲人妇女身着欧式服装。集会的讲台装饰成一个牛车,台上竖着大旗。旗上的黑色代表人民,绿色代表土地,黄色代表财富。在伊丽莎白港、比勒陀利亚、庆伯利、东伦敦,也举行了类似的群众集会。

在各地集会上,人们纷纷走上讲台,发表演说。他们针对南非白人庆祝范·里·贝克登陆 300 周年纪念,愤慨地指出:“我们非洲人也同样在回顾

这 300 年。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悲惨的经历。不论我们翻阅哪一页历史,无不沾满了死难者的鲜血”①。他们控诉说:在南非,“非欧洲人生活在地狱里!” 因为这个国家是一个“白人的国家”。有的则大声疾呼:“白人文明正在试图按照弱肉强食的原则来灭绝在南非的非欧洲人!我们懂得,把我们称为苦力和卡弗尔,并不会使我们因此而渺小,它只能激起愤慨,点燃我们对政府的反抗之火”;“我们懂得和白人交谈的语言是斗争的语言,这个时代已经来到了”②。

示威者虽然有时采取基督教祈祷会的形式,但有些人对基督教也产生了怀疑。他们痛苦地哀诉:当欧洲人攫取我们的黄金和贪婪地注视着我们的妇女时,我们仰望着上帝。但是,这是一个虚伪的上帝。有些示威者和集会群众的情绪十分激烈,他们强烈要求抵抗运动者的领袖们通过对不公正法律的蔑视和斗争,进一步“去松动白人吸血鬼强加的锁链”,“消除人类的寄生虫”。在集会上,台下群众对台上发言者不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并高呼: “打倒白人压迫者!”“打倒纳粹分子!”

6 月 26 日,斗争又向纵深发展。非洲人和印度人志愿者冲破了政府的重重阻挡,在大小城镇开始了有组织的反抗歧视法令的活动。他们或者蔑视火车站进出口的隔离限制,进入专为白人划定的通道;或者故意在邮局专为欧洲人设立的柜台前排队;有的学生没有入场券就走进欧洲人餐馆去用餐。一群群示威者未经允许走进公共场所,晚上 9 点在宵禁以后拒带通行证仍在大街上行走。数以百计的非白人在络绎不绝地坚持这种“不服从”方式,以表示对不公正法令的蔑视和反抗。在运动进入第 100 天时,全国违抗法律的志

愿者人员已达 6000 人①。1952 年底,已有 8000 多名运动参加者被关进了监狱。1953 年 2 月,南非议会在对付抵抗运动的借口下,匆匆通过了两项法令: 一是《公共治安法》,赋予政府有权任意宣布紧急状态;一是《刑法修正案》, 规定对参加或支持抵抗运动的人判处 5 年徒刑,罚款 1400 美元,再加 15 下鞭笞。全国广大群众不顾当局的镇压,仍然坚持进行反对歧视法令的抗议运动。数千群众在当局开庭审讯被捕领袖时举行游行示威,并向他们的领袖欢呼致意。人们纷纷给死难烈士的家属募集捐款、食物和衣服。

这场蔑视不公正法令的联合斗争,发展成为南非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群众运动,参加者有工人、学生、律师、医生、教师、牧师、商人和其他文化团

① Eric A.Walker,op.cit.,p.162.

② Leo Kuper,Passive Resistance in South Africa(《南非的非暴力抵抗》), Lon-don 1956,p.114.

① LeoKuper,op.cit.,p.114.

体。妇女和男子并肩战斗。少数白人学生也参加了斗争,包括前联邦总督的儿子帕特里克·邓肯。有些白人妇女因参加活动被判处 25 天监禁。这场斗争

持续了 8 个月之久,后来由于领袖们纷纷被捕,许多地方的群众遭到血腥镇

压,运动逐渐被平息下来。1953 年 6 月 26 日,为纪念运动一周年,许多人在家门外点火或燃烛,作为自由星火的象征,让这次活动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结束后不久,印度人大会、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有色人组织(即混血种人组织)、南非工会大会(非种族性的)和南非民主人士大会(由少数反对种族歧视的欧洲人组成)等五个组织又组成了大会联盟筹备发动新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并决定召开全国性的南非人民代表大会。

1955 年 6 月 26 日,大会联盟在南非召集人民大会,并起草了争取自由

和平等的《自由宪章》。大约 3000 名代表出席了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克利普镇的集会。会议是在手持机枪的警察包围和威胁下举行的。但代表们仍然认真地讨论和审议大会的主要文件《自由宪章》草案,并最后一致通过了《自由宪章》。

宪章写道: “我们,南非人民,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南非是居住在南非的黑种人

与白种人的领土,只有根据全体人民的意志办事的政府,才具有合法的权力; “南非人民对土地、自由和平等所应具有的天然权利,已被一个在不合

理和不平等的基础上成立的政府所剥夺; “如果我国全体人民不能生活在兄弟友爱的情况下,享受平等的权利和

机会,我国就永远不会获得繁荣或自由; “只有根据全体人民的意志办事的民主的国家,才能保证人民享有一切

天然权利,而不问他们的颜色、种族、性别或信仰; “因此,我们南非人民,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在一起共同通过这个《自

由宪章》。我们保证尽一切力量和勇气,一起奋斗,直到宪章中所规定的民主改革获得实现时为止。”

这次集会和通过的宪章,集中体现了南非各族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意志, 也是他们团结战斗的巨大进展。

非白人在 1950 年代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除了在国内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外,还得到国际社会的声援。在此期间,他们收到许多声援电报。世界各地的人民群众纷纷给大会联盟来信说:“你们正在领导百万人的行动,告诉我们,你们需要怎样的帮助?”中国总理周恩来也致电热烈支持南非人民的正义斗争。1955 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在其有关的决议中,积极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歧视迫害所采取的勇敢立场,赞扬所有支持他们英勇斗争的人们。公报还庄严表示,种族主义的祸害必须根除。

1950 年代后期,南非城乡非洲人反对种族歧视制度的斗争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城市黑人工人的斗争不断高涨。1956 年,在兰德矿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抵制公共汽车涨价的运动。由于《集团住区法》划给非洲人的新住地离工作地点更远,原先步行或骑自行车的人都只得改乘公共汽车去上班。一旦车票涨价,势必给非洲人增加新的经济负担。于是他们决定以步行抵制车票的上涨,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土著保留地,农民斗争的浪潮也迅速掀起, 庞多兰、齐勒斯、塞库库内、坦布兰、祖鲁兰等保留地的斗争尤为激烈。如

庞多兰地区,农民奋起反对政府派来的监督官,反对扶持酋长的政策,烧毁通行证,抵制白人资本家的剥削。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法庭,审判非洲人的叛徒。南非当局立即宣布庞多兰处于紧急状态,派遣大批军队、警察,动用装甲车、新式飞机甚至军舰来镇压当地人民。与此同时,在特兰斯凯还爆发了反对企图使南非白人统治永久化、分裂非洲人民的《促进班图自治政府法》的斗争。这个斗争很快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人数约有 130 万人①。

1960 年 3 月,南非当局一手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沙佩维尔事件。警察袭击了在德兰士瓦沙佩维尔城镇举行反对通行证法的大规模示威游行的黑人群众,造成 69 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重大惨案。泛非主义者大会②组织了这次

反通行证法运动。非洲人国民大会曾经宣布在 1960 年 3 月 31 日举行一次反

对通行证法的示威游行,但是,泛非主义者大会提前在 3 月 21 日开始了这个运动。数万名非洲人在沙佩维尔和兰加等地举行集会,当场烧毁通行证。南非当局立即实行血腥镇压。沙佩维尔屠杀事件激起了南非各地的反抗怒潮。各大城市先后有 50 万人举行罢工,许多工业区和港口、码头的经济活动陷于瘫痪。

沙佩维尔惨案以后,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实行恐怖统治。民主组织被取缔,进步书刊被禁止。1960 年 4 月,非洲人国民大会和泛非主义者大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大批南非民族主义者被捕。

  1. 联合国围绕南非印度人问题的斗争

1914 年,南非议会在甘地领导印度人发动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压力下,通过了《改善印度人待遇法案》,解除了对印度人的一些限制。在德兰士瓦,印度人的经商活动日益兴旺。他们通过公司获得了土地,建立了商行,印度人存款数也在不断增加。纳塔尔则成了印度人的集中居住地,那里的人数占南非印度人总数的 88%①。纳塔尔的一些贸易中心几乎成了印度人的集市。印度人的经济繁荣引起南非白人当局的不满。1919 年公布的法令,禁止印度人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占有固定资产。1924 年又抛出《地区保留和移民登记法》,规定对印度人划出居住和贸易的特定地区,要求印度人撤离其他非特定地区。南非印度人呼吁印度政府予以干预。印度政府公开出面建议就南非印度人待遇问题同南非当局进行谈判。在英国殖民事务大臣的斡旋下,经过几番周折,南非政府被迫同意进行谈判。1926 年和 1932 年,两国政府先后在开普敦召开了两次圆桌会议,双方相应作出一些让步。南非政府同意废除《地区保留和移民登记法》;对长期定居在南非的印度人提供受教育和就业等机会。印度政府则不再反对遣返计划②,同意自愿遣返,其目标只是对定居在南非的印度人争取有较多的权利。这些内容后来证明都不过是流于形式而已。 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南非工业化的发展,德兰士瓦的欧洲商人不断从

小城镇迁入大城市,印度人则相继进入欧洲人撤离的集市贸易区。在纳塔尔, 随着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推广使用,许多白人纷纷迁到大城市的新居。印

① L.E.Neame,The History of Apartheid(《种族隔离史》),Londonl962,p.168.

② 原是非洲人国民大会中的反对派,反对采用《自由宪章》作为大会纲领。1958 年退出大会,1959 年另行建立了该组织。

① William Harbutt Dawson,South Africa∶People,Places and Problems(《南非:人民、地方和问题》), Oxford 1925,p.35.

② 南非政府长期以来主张把印度人遣返回印度,曾制定过庞大的遣返计划。

度人由于住房紧张,则相继搬往欧洲人迁出的空地。纳塔尔和德兰士瓦的白人利用这些事例,煽起反印度人的浪潮。1943 年 4 月 27 日,纳塔尔省议会通过《贸易和土地占有限制法》,规定未经当局同意,欧洲人和亚洲人不得签订转让或购买土地等不动产的条约,也不得购买、转让公司债务。由于当时正值战争期间,此法令有效性暂定三年。在白人的压力下,1946 年 6 月, 南非政府又通过了《亚洲人土地租借和印度人代表法》。该法令规定,印度人只能在专为他们划出的居住区买卖土地和房屋,而这些土地和房屋不得转卖给非洲人和混血种人;还规定印度人无权在其它地区购买或拥有土地及不动产。这一法令大大限制了印度人对土地的占有。作为一种缓和姿态,法令赋予印度人以象征性的代表权。面对南非当局的倒行逆施,同年秋,印度政府终止了同南非的贸易,召回了驻南非的高级专员,并将印度人受歧视的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

在 1946 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上,印度政府驻联合国代表吁请会议考虑南非印度人的地位问题。

印度代表指出,南非对印度人实行的种族歧视,特别是 1946 年通过的《亚洲人土地租借和印度人代表法》,是对人道原则彻底的破坏,而且直接违反国际公认的义务。南非代表史末资则进行狡辩,他说,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印度国民,而是南非联邦的国民,因此,根据宪章条文,这个问题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权问题,大会无权过问。他还要求国际法院对于这一问题本质上是否属于南非国内管辖权的事项提出咨询意见。南非代表的发言得到了美、英等国家代表的支持。印度方面坚持,种族歧视问题涉及联合国宪章条文和前言里所规定的人权,应属于宪章范围,南非是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国,联合国有权处理这个问题。印度代表还提出,印度政府对本国的移民负有道德上和政治上的义务,因为它对派遣第一批印度移民到南非是负有责任的。印度代表潘达迪夫人还尖锐地指出:“南非认为印度人对这个国家的西方文明构成威胁,当然这意味着是对欧洲人统治的威胁,并不是对真正西方文明的威胁, 是白人种族优越论受到了威胁”①。

出席上述会议的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一些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的代表,支持印度政府的立场。他们在发言中指出,1860 年印度最初倡议向纳塔尔移民,是应纳塔尔政府寻求廉价劳工之需。当时,英国殖民事务大臣承担了下列义务:印度移民“在一切方面将是自由的人,享有和居住在殖民地的一切其它陛下臣民同样的特权”。南非政府和印度政府 1927 年在开普敦订立、1932 年再次确认的协议,规定一部分印度人可以回国,对留在南非领土上的印度人则保证其享有平等权利和归化的可能。但是,南非政府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这个协议。苏联代表在 1949 年第三届联大会上严正声明,在南非印度人问题上,苏联从最初起就支持印度的要求,并将继续保持这种立场。由于南非拒绝接受联合国提出的任何解决方案,使问题陷入了僵局。

在 1947 年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巴基斯坦作为当事国开始加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1949 年和 1950 年,联合国先后通过决议,建议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本着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和原则举行一次圆桌会议,以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1951 年,印度人问题被列入联合国大会议事日程,1952 年,印度等 18 个国家要求第七届联合国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讨论南非种族隔

① S.B.Mukherji,op.cit.,pp.7-8.

离政策所造成的种族冲突问题。大会先后通过了关于南非境内印度籍血统居民待遇问题和南非种族冲突问题的两项决议,并第一次通过了谴责马兰政府实行的种族歧视政策。1952 年 12 月,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一个由古巴、叙利亚和南斯拉夫组成的联合国斡旋委员会,以安排和协助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之间的谈判,但南非拒绝专门委员会入境。1955 年 6 月,联合国秘书长指派巴西首席代表小路易斯·德·法罗负责执行联合国大会决议,印度和巴基斯坦声明愿意给予充分的合作。

在同年举行的第十届联合国大会上,反种族主义的力量表现得空前强大。第一委员会不顾英、美等国家的阻挠,也不顾南非的威胁,通过了谴责南非继续违反联合国宪章原则、执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决议;并把南非种族歧视问题列入了大会议程,号召有关方面进行谈判。南非政府却一意孤行,撤回其代表,并于 1956 年宣布,它将在联合国上只维持象征性的代表。在 1955

—1961 年间,联合国大会多次呼吁南非同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谈判。1958 年,南非又回到了联合国,但仍然拒绝同印度和巴基斯坦谈判。

1962 年的联合国第十七届会议,集中讨论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问题, 因为南非的种族歧视不仅仅针对印度人,还有广大非洲人。对印度人的种族歧视是南非整个种族隔离政策的一部分。联合国的这一立场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支持。

南非政府的顽固态度,遭到越来越多的联合国成员国的反对和谴责。在这种情况下,1962 年 11 月 6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决议,要求各会员国对南非采取制裁措施,同南非政府断绝外交关系,抵制一切南非商品,并禁止向南非出口商品(包括武器和军火等)。1970 年代,南非出席联合国大会的资格被终止。到 1980 年代,联合国许多国家的代表强烈要求安理会除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采取经济制裁外,还应实施具有全面约束力的制裁行动。南非当局在国际舞台上日益陷于孤立和狼狈的境地。

  1. 战后南非工业的繁荣

二次大战后,南非工业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1960 年,国内生产总值约 49.83 亿兰特,比 1940

年的 9.9 亿兰特增长了 5 倍①。

1945—1960 年是南非制造业发展最快的阶段。这一方面是由于战后国内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外资的涌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资本输出,使流入南非的英美等国资本也愈来愈多。此外,南非政府采取替代进口政策,继续执行关税保护、限制进口、大力吸收外资、强化和发展垄断组织等重大措施,促使制造业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1945—1955 年,制造业纯生产值增长率高达13.3%。1940 年制造业产值只有矿业产值的一半左右,到 1960 年前者产值为后者产值的一倍半。在南非工业中,制造业已跃居主导地位。与此相应的是它在进出口中比重的变化。1945—1955 年,制造业的进口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 62.5%下降到 40.3%,出口则相应地从 9.2%上升到 13.4%②。

制造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成了南非最大的经济部门,拥有 1000 家以上

① South Africa:Official Yearbook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南非:南非共和国年鉴》),Johannesburg 1984,p.357.

② South Africa:Official Yearbook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p.503.

的企业,如食品加工、酒类、烟草、纺织、成衣、制鞋、家具、造纸、印刷、出版、制革、橡胶、化工、医药、塑料、矿产品加工、冶金机械、电机、运输设备、汽车制造等等。特别是钢铁工业,在此期间已成了制造业中最大的部门。它是在采矿业的发展和铁路建设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1952 年,第二座钢铁联合企业又投入生产,钢产量增长较快。仅 1951—1952 年度的钢年产

量已达 105 万吨。

南非的种族主义统治遭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严厉制裁。南非国内所需原油无法保证供应,统治当局采取措施,从煤炭中研制出提取石油的制作工艺。为了专门从事煤化石油生产,南非在 1950 年建立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简称萨索尔公司(SASOL)。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第一家从煤炭中提取合成石油的公司,并着手建立人造煤油厂。1955 年,萨索尔一厂建立,年产煤化油 25 万吨。人造煤油厂的建立,标志着南非化学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1955 年,制造业雇佣的职工人数已多达 60 万人,比 1945 年增长了 60%。

1960 年,制造业总产值已达 10.23 亿兰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0.3%①。制造业的发展虽然超过了采矿业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但是,采矿业仍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战略矿产品的黄金,在南非的经济中起着独特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从黄金废渣中提取了铀的副产品,加之世界市场黄金价格上涨,黄金开采业的利润不断增高,开采的规模也日益扩大。虽然兰德的一些老矿区由于长期开采,有的逐渐枯竭,有的已经关闭,但到 1950 年代,在兰德东部和西部、奥兰治自由邦的北部,又陆续开发出新的金矿, 致使黄金开采量不断增长,1960 年代的增长率平均为 4.6%。1940 年黄金产值为 2.35981 亿兰特,1950 年增长到 2.89552 亿兰特,1960 年高达 5.36019 亿兰特②。战后对首饰钻石和工业用钻石需求的增长,金刚石的开采再次得以扩大,1960 年与战前比较,开采量增加了一倍多。

南非采矿业已具有部门众多、配套齐全的特点。除了传统的贵金属黄金和钻石外,还开采了几十种其他战略矿产品,开采量都有明显增长,如铂、铬、锑、锰、钒的产量均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虽然采矿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制造业,但是它的绝对产值一直在上升,1945 年为 1.99 亿兰特,1960 年上升到 6.84 亿兰特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