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比、葡、意属殖民地统治制度的特征及其变化

  1. 比利时间接统治方式的实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比利时在非洲殖民地的统治方式逐步有所变化。长期以来,比利时推行一种不强调任何长远政治目标的现实主义政策,既不模仿法国热衷于同化政策,又不实施英国式的自由放任原则。比利时政府 1980

年接管原刚果自由邦,更名为比属刚果。一次大战后,比利时又于 1925 年正

式获得对卢旺达—布隆迪的委任统治权,从此拥有 92 万平方英里的殖民地土

地和 1300 万殖民地人口,在对这片比本土大十多倍的殖民地进行统治时,殖民当局一方面继承了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统治刚果自由邦的政策,继续奉行“属地永远是属地”、“殖民冒险就是一种商业事业,而不是慈善事业”的原则③, 实施由政府、教会和大财团三位一体进行经济剥削的方式;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中央集权化和严格保护主义的同时,也进行了局部的类似间接统治的行政改革。

一次大战后,比利时为了恢复遭到严重打击的经济,加速对比属刚果农矿产品的掠夺。大商业资本家投资采矿业。到 1920 年代末,铜产量达世界产量的 7% ,钻石产量仅次于南非,矿产品占整个出口价值的 2/3①。由于刚果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刚果经济。比利时为减少损失、转嫁危机,采取了增加赋税、强化强迫劳动制度、

① The New Encyclopdedia Britanica,vol.19,p.765.

② W.M.Hailey.op.cit.,p.540.

③ H.A.Wieschhoff,op.cit.,P.110.

① Encycolpaedia,Britanica(《大不列颠百科全书》),vol.3,Chicago 1937,p.415.

减少政府雇员薪金等措施,甚至具体干预人民经济活动,诸如强迫农民为垄断公司生产棉花、咖啡等商品作物。据统计,1936 年大约已有 95 万农民在种植棉花②。由于长期过度驱使非洲人从事出口作物生产,非洲社会面临人力供应枯竭、社会机制即将崩溃的地步。这种破坏性造成社会不稳定,首先导致 1921 年下刚果出现基班古运动。这虽是一场宗教运动,但也体现了西方经

济冲击对非洲传统生活的影响。从 1920 年代开始,殖民统治者最终认识到, 为了促进非洲社会人口再生产以适应更大的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殖民统治的改革。

比利时殖民统治在政治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高度中央集权化。1908 年10 月颁布的《殖民地宪章》,基本规定了统治的法律格局。布鲁塞尔为整个殖民统治体系中枢,国王通过殖民大臣和驻扎殖民地的总督对当地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权。二是绝对的保护主义。比利时从未在刚果等地设立立法参议会。比利时议会控制着刚果,当地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均无选举权。因此, 直至 1950 年代末,刚果也未出现固定机构去行使行政权。鉴于这种情况,比利时殖民地的政治改革仅限于行政方面,它分为两个阶段。

1920—1933 年为改革的第一阶段。1920 年比殖民大臣路易斯·佛朗克就职后,视察了比属刚果,认为那里的土著行政管理陷入混乱状态。当时大量的由殖民当局任意建立的酋长国遍布各地,1917 年多达 6000 个,这些酋长国并非按传统部落划分。佛朗克担心土著传统政体的崩溃即将到来,因此制定了重建土著行政体制的新政策。第一阶段以两个立法为基础:1926 年土著司法法和土著税收法。具体做法是:(1)将大大小小酋长国改组成区,原来的酋长们在区议会中供职,由区议会选出合适的区酋长;(2)区酋长行政职权扩大,可管理本区的学校、药房,在土著法庭行使民事及部分被授权的刑事习惯法;(3)由三至五个区组成一个专区。虽然新政策强调土著区酋长应与人民是传统的关系,但在实施中,许多殖民官吏无法去挑选真正的传统酋长,不少无传统酋长地位但熟悉欧式统治方式的人仍被任命为区酋长。1920 年代末,比利时殖民当局在行政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社会改革。其方式为利用大资本集中的特点,在工业区建立工人家属宿舍,允许工人家属定居工矿区, 从而稳定了非洲人家庭,保存了劳动力来源。此外,国家通过教会普及初等教育,在乡村实施比利时化。

第二阶段也有两个重要立法:1933 年土著管理区法令和 1934 年土著土地法令。在这一时期,改革政策进一步深化。自从 1930 年代比利时国王访问比属刚果后强调开发农业,土地政策成为殖民当局的另一重点。这两项法令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土著酋长在服从比利时官员控制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多的行政领导权,除了行使传统司法审判权外,还要为推行比利时殖民政策效力,发展生产组织、购买农业所需工具、监督教育和医疗工作、修路护路等; (2)建立土著金库,酋长负责征税,酋长薪水按所辖区大小由政府支付,另外按殖民官吏对酋长收税成果进行的三级评议,酋长还可获税款的部分回扣; (3)各酋长区,专区建立贵族参议会,酋长区参议会的成员由基层家族头人组成,而专区参议会成员则由专区的专员任命的酋长、区法庭成员组成;(4) 明确规定欧洲人不能将土著部落土地宣布为无主土地而任意占领,须经政府核实后才能占用。上述法令表明,这一阶段比利时在殖民政策上较前期更注

② The Cambridge Encyclopaedia of Africa(《剑桥非洲百科全书》), Cambridge1981,p.188.

意发挥土著政体的传统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使土著政体朝自治发展的设想,而纯粹出于经济目的。这种在表面上承认土著传统政体、重视土著基本要求、努力将土著放置于传统生活之中的做法有了明显结果,酋长成为殖民政府与传统土著组织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政府只要严格控制住酋长,等于控制了整个土著社会。1937 年,比属刚果的殖民官吏仅有 2348 名,却有效地统治着 953 万土著人①。由于这个阶段殖民政府大力推广所谓伦理政策,重视殖民地长期积累,既将采矿业作为殖民经济的基石,又把农产品加工列为工业经济的辅助成份,从而扩大了资本投资。到 1930 年代末,整个比利时的外

来资本投资额累计高达 1.43 亿英镑②,仅次于英国殖民地的总投资额。一位比利时驻刚果总督吹嘘,这是“完全文明”时期的到来③。

此外,从 1926 年起,比利时在卢旺达—布隆迪也实施行政改革。与比属刚果不同的是,该地区保存了不少传统酋长国。比利时殖民者接受了原德国统治方式,维持了单一、全能的酋长统治地位。比利时驻节官以顾问身份控制这些传统统治者,利用当地胡图族与图西族的民族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

  1. 葡属殖民地统治方式的变化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葡萄牙在非洲殖民地的统治政策也略有变化,这种变化与宗主国国内政治局势有密切联系。1926 年是葡萄牙对非政策转变的重要年代。1910—1926 年,葡萄牙国内局势不稳定,既无基金又无人力去处理非洲事务。1926 年革命后成立了新的军人政府,颁发了《安哥拉、几内亚和莫桑比克殖民地土著政治、民事和刑事法则》,后来又根据此法规颁布了具体法律。1930 年,安东尼奥·萨拉查出任殖民大臣,并于 1932 年就任总理。他推行的殖民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坚持自 19 世纪以来仿效法国实行的一体同化政策,拒绝给予殖民地立法权和重视土著利益的允诺,但在具体的殖民地行政、司法政策上又有宽松的调整。鉴于葡萄牙本国经济状况不佳,萨拉直坚持不提供宗主国援助来维持殖民地的政策,因此葡属殖民地一直是非洲最落后的一个地区。萨拉查的殖民政策主要反映在 1930 年的《殖民法》、1933 年的《帝国体制宪章》和《海外行政改革法》中。

葡萄牙政府在政治上推行一体同化政策的具体做法是,将殖民地人口划分为两大类:土著与非土著。土著即未被同化的非洲人,他们无任何政治权利,要向政府纳税,外出时要携带通行证,受制于劳力管制法规和宵禁令, 随时可被强征为公共工程、政府管理的农场或私人企业劳动。非土著包括欧洲人、亚洲人、混血种人和被同化的非洲人,他们均拥有葡萄牙公民的权力。土著要成为被同化者的条件是能讲葡萄牙语,放弃非洲传统生活方式,在工商界合法受雇,须常向当局出示证明他们品行良好的文件,否则他们的特权会被取消。这种长期实施的有选择的同化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1930 年代末,安哥拉的被同化的非洲人仅占总人口的千分之六,而莫桑比克仅为万分之三。相反,许多葡萄牙移民、官吏为了更有能力适应非洲的生活,甘愿接受当地的生活方式。

20 世纪后,绝对的“一体同化”概念已被大多数人所淡忘,而殖民地自治思想开始流行。葡萄牙将非洲各殖民地划分为四级行政区:大区、哨所、

① A.N.Holcombe,op.cit,p.19.

② H.A.Wieschhoff,op.cit.,p.21.table 2.

③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Africa,p.189.

区、小区。各殖民地实行总督负责制;大区由区督任最高行政长官;区督之下是具有军事兼行政双重身份的哨所所长职位,反映出葡属殖民地统治军事化的特征。最基层为小区。在 1930 年代,葡萄牙殖民当局也采纳了部分英国的间接统治的方式,保留或恢复了一些世袭酋长,给予他们某些行政权力, 还专门成立由葡萄牙官吏负责、由两名非洲人任助理法官的土著法庭,声称要保证非洲人的权利。

葡萄牙虽为最早侵略非洲的殖民国家,但长期忽视对非洲的移民和投资。安哥拉一直被视为犯人流放地,而莫桑比克实际上成为英国经济利益的扩张地。西非几内亚等葡属殖民地的地位更差。长期以来,葡属殖民地盛行强迫劳动制度。虽早在 1901 年和 1921 年明文规定禁止实施强迫劳动,实际

上依然存在,并成为南非和附近其他英属殖民地的劳动力供应地。 1901

年,葡萄牙殖民当局与南非签订的招工协议,每年向南非矿区输送 10 万劳工,南非则获得使用洛伦索·马贵斯港口的货运权;1914 和 1934 年又达成向南罗得西亚输送 1.5 万名劳工的协定①,还专门指定一名负责劳工事务的官员,由他负责签发通行证,并对在南非逗留一年以上的劳工征收费用。葡萄牙从输送劳工的贸易中每年获取 8000 英镑的收入②。除向国外输送劳力外, 葡萄牙殖民当局还将在本地招募的劳工强制性分配到国营或私人企业劳动。有的劳工被派去修建道路工程,也有的被送往安哥拉东北省开采钻石,还有不少人被强迫种植棉花、咖啡、稻米等作物。1938 年,莫桑比克土著须按规定每年为当局种植半公顷棉花。残酷的剥削压榨使不少葡属地上的非洲人背井离乡逃亡他地。据统计,尼亚萨兰的葡属殖民地难民在 1933 年高达 4 万人③。

  1. 意属非洲殖民地的扩大和统治

意大利为最晚加入争夺非洲殖民地的欧洲国家之一。一次大战前,它主要致力于在北非利比亚地区进行经济扩张,并于 19 世纪末占领红海的几个港口组成厄里特尼亚领地,又占领了索马里。一次大战后,意大利虽然从英国手中获得肯尼亚—索马里边界的朱巴峡谷,还使法国让给它利比亚南边的一块沙漠,但仍不满意凡尔赛和约制定的分赃方案,加紧殖民地扩张。1922 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公开鼓吹要把殖民地当作意大利的原料产地和殖民的理想场所,使它们服务于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战略需要,同时把殖民地人民变成不折不扣的奴仆。

1920 年代,意大利用残酷镇压的手段完成了对利比亚昔兰尼加的军事占领,并开始向利比亚移殖意大利农民,20 年代末又扩充了意属索马里的版图。1930 年代初,意大利把注意力转向名义上独立的埃塞俄比亚。1932 年, 殖民部长德鲍诺将军考察了厄里特尼亚,随后制定了“意大利的未来必须在东非寻找殖民地”的殖民扩张政策①。为了准备殖民战争,意大利增加对厄里特尼亚、索马里的投资,用以改善道路、扩建港口。

1934 年 12 月,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在意属索马里边界发生军事冲突。

埃塞俄比亚皇帝上诉国联要求国际仲裁,但国联将此事拖延了 11 个月。意大

① W.M.Hailey,op.cit.,p.1317.

② R.L.Buell,op.cit,vol.l,p.33.

③ W.M.Hailey,op.cit.,p.1371.

① The Cambridge Encyclopaedia of Africa,p.187.

利积极准备战争。英法却纵容姑息,不进行有效的军事或经济制裁。意大利最终于 1935 年 10 月 3 日向埃塞俄比亚开战,但最初战争进程缓馒,埃塞俄比亚人民英勇抵抗。1936 年初,意军使用毒气迫使埃军溃退,5 月 5 日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 月 9 日,意大利宣布意大利国王为埃塞俄比亚皇帝,成立由埃塞俄比亚、厄里特尼亚和索马里组成的“意大利东非大帝国”。该帝国在行政上划分为五个省份,各省督由将军们兼任。意大利实施的统治方式极其严酷,法律禁止种族混居,首都和各大市镇专门划出欧洲人区和土著人区;还禁止土著人受教育,以防止土著知识阶层出现而不利于社会稳定。意大利占领下的埃塞俄比亚经济极度萧条,投资者纷纷离境。由于缺乏

资金,限制了意大利的大规模移民计划。当地民众的反抗斗争也一直在进行着。1937 年 2 月发生刺杀总督格拉兹阿尼将军未遂事件后,意军疯狂报复, 屠杀了数千当地居民。反抗斗争更加激烈。 1938 年阿奥斯塔公爵任总督后, 继续执行种族主义政策。

意大利的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是 20 世纪法西斯新殖民主义的体现,也是列强争夺殖民地长期矛盾发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