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非洲国家的经济调整

‘非洲的经济困难形势在 1985 年出现了转机,粮食获得连续两年的好收

成,严重缺粮国由 1984 年的 21 个减少到 6 个,粮荒问题有所缓解。非统组

织于 1985 年 7 月举行第二十一届首脑会议,讨论解决经济困难问题,通过了

《1986—1990 年非洲经济复兴优先计划》。1986 年 5 月底,第十三届特别联大也专门审议非洲经济问题,6 月 1 日通过《联合国 1986—1990 年非洲经济复兴和发展行动纲领》。这两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非洲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全面调整和逐步复兴的阶段。

关于非洲经济的调整问题,早在 1970 年代末和 1980 年代初就已进行过

酝酿。1980 年 4 月,非统组织召开经济特别会议,根据 1979 年第十六届首脑会议通过的《蒙罗维亚战略》所提出的基本思想,通过了《拉各斯行动计划》。该文件强调以集体自力更生和自强自立的精神来发展非洲社会经济; 改变只依靠一两种初级产品出口的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减少和摆脱对世界市场的依赖。计划还提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强调发展农业,实现粮食自给,到 2000 年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但是,由于非洲各国资金不足,技术力量缺乏,管理水平低下,又受到西方经济衰退和非洲大陆旱灾的冲击。《拉各斯行动计划》基本上无法执行。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在其非洲董事们的要求下,1981 年 10 月以“非洲战略评论小组”名义发表了《加速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行动备忘录》。评论小组的协调人是世界银行高级顾问、美国教授艾略特·伯格,因此该文件又称《伯格报告》。报告强调造成非洲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主观因素,提出的解决措施是:(1)改革体制,以市场调节替代行政控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和发挥私营经济的作用;(2)调整价格和税收政策,实行更加合适的贸易和汇率政策,要求货币贬值;(3)优先发展农业,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和出口为方向的发展战略,并认为这是非洲向工业化过渡的长期过程的开始。报告还强调外援作用,将赠与援助战略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很少考虑非洲国家要求发展民族经济、贯彻自力更生的原则。为此,该报告引起了许多非洲国家和有关人士的批评,没有被非洲国家接受。于是世界银行又发表了

两个补充性报告,即 1983 年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关于发展前景和计划的进

度报告》和 1984 年的《走向持续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项共同行动纲领》。这两个报告重申第一个报告的主题,只是对国际经济环境和援助形式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非洲各国政府在严峻经济形势面前不得不承认以往政策上的失误,也感到需要在经济结构上进行改革和调整,于是对《伯格报告》中的某些建议表示可以接受。

1985 年非统的计划和 1986 年联大的纲领,既包括了《拉各斯行动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也适当地吸收了《伯格报告》的一些改革措施。计划和纲领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非洲各国下定决心作出承诺,根据非统的计划,制订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同时要求国际社会响应并承诺支持、辅助非洲国家在发展方面的努力。

按照上述计划,非洲国家纷纷采取措施进行经济调整。首先是改变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调整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及农业内部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增加农业投资,重视粮食生产。例如,沙德利继任阿尔及利亚总统后, 于1980 年6 月主持召开了民族解放阵线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经济发展问题的全国特别代表大会,总结过去经济发展战略的得失,在坚持“社会主义选择” 的同时,调整政策,制定了十年社会经济发展方针,强调优先发展农业、水利、住房、轻工和服务行业。1982 年 3 月,新建农业银行,加强对农业特别是私人农业部门的投资和信贷。国家还放宽对农产品的统购包销政策,允许自管农场、合作社和个体农户自由出售粮食以外的农产品,提出“争取更美好的生活”的口号。坦桑尼亚 1984 年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安排了一个三年结

构调整计划,强调发展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并提出注重小农经济。1987 年 2

月 5 日,尼雷尔在庆祝阿鲁沙宣言发表 20 周年的群众集会上指出:“目前, 我们整个经济仍继续依赖农业。⋯⋯而小农经济则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我们的一切工作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都应着眼于加强个体农业。”①

其他一些奉行自由经济政策的国家也进行了农业政策的调整。如尼日利亚在 1980 年后注意开展绿色革命,提出五年内达到粮食自给和七年内恢复传

统经济作物的优势,农业投资逐年增加。科特迪瓦总统博瓦尼在 1987 年 6 月号召全国进一步重视农业,开展第二次绿色革命,安置大批知识青年下乡。在种植方面,政府既重视咖啡、可可生产,又强调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和其他经济作物,加速产品出口多样化,不仅要实现大米自给,而且要将科特迪瓦变为“西非粮仓”。

非洲国家的另一重要调整措施是整顿国营企业,实行不同程度的私有化或其他非国有化措施,鼓励私营经济,以解决国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管理不善、冗员充斥、产品质次价高、政府补贴负担过重等问题。这是关系到所有制结构和经营体制的改革。多哥最先开始私有化, 从 1982 年起先后将 8 家严重亏损的国营企业关闭,5 家全部私有化,2 家部分私有化,4 家实行租赁。政府不仅不再给这些企业财政补贴,而且每年可从租赁企业中获得约 389 万美元租金。其中国家钢铁公司自 1979 年建成投产后一直亏损,开工率不到 20%;1984 年租赁后,第一年就转亏为盈。不过多哥政府出于发展战略考虑,对碳化氢公司、磷酸盐公司、自来水、电力公司

① 《尼雷尔谈坦桑尼亚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载《西亚非洲》,1987 年第 4 期。

等 50 多家国营、准国营企业没有实行私有化,它们占全国企业的 70%左右。这一改革使多哥政府的财政赤字由 1982 年的 170 亿非洲法郎降至 1985 年的

50 亿非洲法郎。

塞内加尔拥有 57 家国营企业,从 1984 年起,除了磷酸盐、化工、能源、

运输等企业外,有 26 家实行了私有化或半私有化。尼日利亚在 1980 年代初停止了本地化运动,1988 年中宣布将尼日利亚饭店集团、乳品公司、木材公司等 49 家全部私有化;尼日利亚航空公司、商业银行、报业、钢铁厂等 47 家公司的一半股份出售给私人;对国家石油公司、保险公司、电力、铁路公司只实行经营商业化或半商业化。为防止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政府规定任何个人不得购买有关国计民生企业的 5%以上的股票。据统计,1988 年已有20 多个非洲国家,如科特迪瓦、喀麦隆、加纳、刚果、扎伊尔、安哥拉等, 先后颁布了私有化的法律和法令。

非洲各国的经济调整还表现在财政金融和物价方面。它们紧缩公共开支,实行货币贬值,减少货币供应量,调整汇率,放松对价格控制,减少或取消物价补贴,实行贸易自由化、多元化,加强非洲区域性经济合作等,其主要用意是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以便搞活经济。

这些调整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报告的材料,非洲生产总值 1986 年增长 1%,1987 年增长 0.8%,1988 年增长 2.3%; 农业生产增长率 1986 年为 3.8%,1987 年为 1.1%,1988 年为 4.54%。

少数非洲国家取得了明显的可喜成果。加纳自 1983 年制定了系统的经济改革计划后,着重改革国营企业,鼓励以市场方式经营,推行经济自由化。1983—1986 年第一阶段计划顺利完成,可可产量从 1983—1984 年度的最低

点 16 万吨开始回升,到 1986—1987 年度产量达 22.5 万吨;1983—1987 年

间出口总额从 4.93 亿美元增至 7.7 亿美元,进口总额从 5 亿美元增至 8.79 亿美元。1985 年末又实行第二阶段调整计划(1986—1988),世界银行的贷款和其他渠道的优惠资金为其改革提供了援助。几内亚自 1984 年孔戴军政府

建立后,也求助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85 年 12 月 22 日,几内亚与上述两组织达成协议,开始其全面的经济改革,杜尔时代的非资本主义道路方向被完全扭转,军政府取消了农业集体化、机械化,撤消了全国 360 个县农牧场,重建金融货币体系,实行国营工商业私营化,精减机构,裁减冗员,制定了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改革的第一年就收到明显效果,国内生产总值 1987 年比 1986 年增长了 6%,通货膨胀率从 1986 年的 71%下降到 1987年的 33.7%。

非洲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步履是艰难的,成绩也非常有限。截至 1990 年, 非洲的经济颓势,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贸易条件对非洲的改革十分不利。非洲政局动荡,政变频繁,连续不断的干旱和虫灾也造成不利的因素。特别是非洲国家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小,而阻力却很大。一些国家领导人担心改革会否定自己的过去,动摇自己的地位,因而只将改革作为对付当前困难的应急手段,不愿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深入的改革。各级官员视国营企事业为私物,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也不愿有大的变革。有些国家实行紧缩财政开支、裁减人员、贴值货币、取消补贴后,引起了物价上涨,群众不满(如赞比亚的“玉米”骚乱,马达加斯加的抢劫商店事件), 这也使一些改革措施随之夭折。此外,非洲大陆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居世界各大洲之首,激增的人口很容易地把调整改革的一点成果吞没,而且还会带来

新的问题。显然,非洲国家的经济调整和改革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第十章

非洲国家独立后政治制度的演进和政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