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洲民族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20 世纪初,西方殖民列强在非洲确立了政治统治。但随即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还来不及把殖民触角进一步深入到非洲多数国家的经济领域。一次大战期间,非洲被卷进战争的旋涡,非洲经济根据帝国主义列强的战争需要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一次大战结束后的 20 年时间内,西方殖民国家在过去掠夺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使非洲经济完成了殖民地化的过程。
在殖民统治下,外国资本的输入、交通设施的兴建、采矿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殖民国家的商品倾销、城市经济的发展等等,打破了非洲社会原有的封闭状态,瓦解着非洲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它们使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扩大和增加了非洲社会原先微弱的商品经济因素,加强了非洲经济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流。非洲传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型经济,迅速向殖民地性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非洲民族经济的形成,促进了非洲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由于卷入战争,对非洲各种原料和食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使非洲人经营的农业、原料初步加工工业和商业有了发展的机会。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非洲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有所增强。
但是,殖民当局多方面采取限制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非洲本地工业的成长,使非洲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落后和附属的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加强了对非洲的统治和掠夺,其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环境下,非洲民族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步履维艰。
一次大战后,外国垄断资本更加严密地控制当地经济,主宰市场,掌握着从那里掠取的原料,并且从欧美运来大批制成品以充斥和垄断当地市场。殖民统治当局颁布法令或采取行政手段,严格限制非洲人经营商业活动。如在南非、肯尼亚、比属刚果、葡属非洲殖民地,殖民当局公然采用立法手段, 严格禁止非洲人经商。英国殖民当局曾在肯尼亚颁布《驴子管理条例》,规定非洲人不得饲养驴子,以防止他们使用驴子作运输工具进行经商活动。在南非的黑人也被剥夺了经商的权利,违者会受到重罚。有的殖民地即使允许非洲人经商,但也往往采用各种方法予以限制和刁难,使其难以发展。如在英国、法国统治下的西非,名义上虽允许非洲人经营小型商业活动,作为贸易公司同非洲农民之间的中介,但需缴纳高额的税收,税率高达 70—80%。在这种情况下,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受到很大的抑制。可见,依靠首先发展
商业和运输业的手段积累资本以促使民族经济在各部门发展的途径,遇到了种种困难。
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中,民族资本的发展更碰到很多障碍。在许多殖民地, 殖民当局严禁非洲人查勘和开掘矿藏。欧洲人的公司在殖民政府的协助和保护下,预先取得了矿山的开采权。非洲人的开采则被视为非法,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在西非和东非的一些殖民地,殖民当局允许非洲人在欧洲人公司的地盘之外开采矿产,但非洲人苦于缺乏资金,所经营的采矿活动难以有所发展。并且,殖民当局颁布的销售制度规定矿石不得自由买卖,非洲人被迫将所得的矿产原料低价卖给指定的欧洲人收购站。在这种情况下,非洲人采矿业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制造业领域里,非洲民族资本的发展尤为艰难。殖民当局千方百计地限制非洲人的经营,约束殖民地内部的生产联系,以使西方垄断资本牢固地控制制造工业,从而长期维持非洲国家提供矿产品和农产品、欧洲国家提供制成品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设在非洲一些殖民地的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 也都由外国资本所控制。西非在这方面是很有代表性的。在法国统治下的西非殖民地中,先后建立了纺织、水泥、烟草、食品加工等数十家小规模的工厂,统统由法国垄断资本家投资兴建。这些工厂大都利用当地廉价原料制造成品后在当地销售,也有的将原料作初步加工后外运。非洲民族资本受到排挤,无立足之地。塞内加尔、上沃尔特、几内亚等地的制造业主都是欧洲人。在英国的西非殖民地里,情况也大抵如此。尼日利亚和黄金海岸的制造业相对发达一些,但均由英国资本家控制。
帝国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实行商品倾销政策,这对本已薄弱的当地工业打击很大。非洲国家进口的商品中有不少是属于当地人民的日用品和其他急需货物,在本地有制造这些货物的足够原料,只需建立配套的加工制造工业就完全可以在本地生产这类产品。然而一般地说,殖民当局不轻易这样做。增加对殖民地的进口、向殖民地倾销商品是殖民国家攫取高额利润并限制在非洲发展加工制造业、控制非洲经济命脉的既定政策。在两次大战期间,西方殖民国家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急剧增长。以英国为例,如果以 1913 年的进出口贸易指数为 100,那末在 1920 年为 323,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严重经济危机的 1930 年还达到 135,至二次大战爆发时已上升为 179。英属西非殖民地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更为清楚地显示了这种增长速度。据统计, 这一地区在 1911—1913 年平均每年贸易额为 1600 万英镑,1936—1938 年增
至 4896 万英镑。在宗主国对非洲殖民地的商品输入中,制成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少数几项急需商品的进口占有突出比重。例如在北罗得西亚,钢铁制成品占进口商品比例的 35.9%。黄金海岸进口的铁器商品和棉布两项就占据了商品总进口量的 43.2%。在尼日利亚,每年进口棉布的价值占全年进口货物的 32.5%。此外,塞拉利昂、冈比亚、尼亚萨兰、乌干达和坦噶尼喀每年也进口大宗的棉布和其他日用品。
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政策,迫使非洲一些国家原有的为数不多、且规模很小的原料加工业和制造业纷纷破产。埃及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应该说, 埃及经济的发展水平在非洲大陆是名列前茅的。纺织业有一定的基础,其他工业诸如冶金、制糖、烟草、手工等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在两次大战期间,大批工厂纷纷倒闭,所有这些工业均濒于崩溃,市场上充斥着外国商品, 埃及的有钱人家纷纷购买外来的进口货,埃及民族工业遭到严重的冲击。撒
哈拉以南非洲殖民地的处境也大体相似。比如,西非的冈比亚在 19 世纪就较
广泛地种植棉花,并有小规模的棉纺织业。在 20 世纪初,尤其是一次大战后, 由于英国棉布的大量涌入,摧毁了当地的棉纺作坊手工业,以至后来当地农民大大减少了棉花的种植。
由于殖民当局的压制和束缚,再加上宗主国商品输入的冲击,非洲民族资本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另外,由于各殖民地宗主国政策的差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加之历史原因,非洲大陆各殖民地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也极为不平衡。北非和英属西非殖民地的资产阶级人数较多,力量相对强大,其中埃及最为突出。
埃及民族资本的发展比非洲大陆其他殖民地都要快。1922 年,它形式上成为独立国家,但英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仍继续对其进行控制。尽管如此,埃及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反英斗争的压力下,采取了一些扶助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政策。1920 年,埃及政府实行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成立工商管理局,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其中规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财政补贴制度;由国家机关和政府人员带头开展爱用国货的运动;提高外国商品进口税,将大部分商品税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倍,个别商品的税率接近商品价格的 1/3。二是集资成立著名的密斯尔银行,投资发展民族工业。该银行成立 10 年后,已拥有 1000 万英镑的资本,主要投资于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先后建立起数十家中小企业,此外还兴办了一些烟草、印刷、榨油和制革等小型工厂。商业公司也陆续开办起来。但是,埃及经济除纺织业外,石油开采业、铁路运输和对外贸易等全部控制在外国资本手里。外国资本积极向埃及民族工商业渗透。1930 年代末,英国资本已渗入密斯尔银行, 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一半左右的股份。
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资本,在一次大战期间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增长。在零售商业和手工业两个部门,民族经济发展较快,资产阶级的力量较为强大。据统计,在突尼斯的几个主要城市,被迫在殖民当局登记的商家有 300 多户,一般雇佣 2—3 人,也有规模较大的商业公司,经销进口货物和当地非洲人制造的手工业品,如金银首饰、纺织品和雕刻制品等。阿尔及利亚人的商业也堪称发达,他们的活动深入到农村和牧区市场。
英属西非殖民地的民族资本,在一次大战前有良好的基础。两次大战之间,较为分散的种植园、商业、手工业和小规模的采矿业也得到一些发展。尼日利亚和黄金海岸农副产品收购业和零售商业较为发达。黄金海岸在 1938
年时经营小商业的商人估计不下 3.5 万人。他们中许多人同经济作物的出口有密切的关系。非洲商人向农民收购农作物,然后出售给经营出口贸易的外国商业公司,他们被当地非洲人称作“中间人”。在 1938 年,仅经营可可生
意的中间人就有 1500 人①,但大都规模很小,只有少数人雇佣他人从事较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在英属西非殖民地,一次大战期间开始发展起来的小型农场,由于帝国主义掠夺的加强和经济危机的打击而难以为继:生产规模越来越小,依靠家人劳作,雇佣他人耕种的情况越来越少。
在英属中非殖民地的北罗得西亚、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由于采矿业的发展、矿工数量的增加,粮食需求量激增,从而刺激了当地非洲人农业的
① A.G.Hopkins,An Economic History of West Africa(《西非经济史》),London1973,p.240.
发展。除了原有的小农生产外,雇佣劳动力的小农场也开始出现。北罗得西亚在 1930 年代中期已拥有小农场 200 多个,平日通常雇佣 2—3 人耕作,农忙时则增加雇工人数。它们主要种植玉米、大麦和少量的小麦,多供矿区工人食用。随着粮食贸易的发展,非洲人的商业资本也得到了发展机会,除小商小贩外,非洲人的贸易公司也出现了,尽管规模较小,但经营的范围和地区却很广。贩卖来自欧洲的制成品也是商业活动的一个内容,不仅有单个人步行走乡串户的,也有人用从外国资本家那里买来的破旧汽车进行转运的。这一地区的非洲民族资产阶级在农业和商业中有一定的力量。
在英属东非殖民地,非洲人的资本尚处于萌芽状态。在肯尼亚、坦噶尼喀和乌干达三国中,肯尼亚较为发达。在一次大战期间,肯尼亚民族资本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1920—1930 年代,以运销农产品为主的民族商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商人的主要活动集中于对当地生产的玉米、豆类、花生和芝麻等作物进行收购、运输和出售。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工业和商店也纷纷开办起来。汽车运输业也有了发展。中央省和尼扬扎省是较为突出的。1927 年, 这两省取得营业执照的非洲人商店有 550 家,加工粮食的磨面坊也有 245 家。其他省份的民族经济也有发展。但无论在坦噶尼喀和乌干达还是在肯尼亚, 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在零售商业中的经济力量都很强大,非洲人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在法属西非和赤道非洲殖民地,殖民当局的残酷掠夺窒息了非洲民族经济,即使是非洲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都十分微弱。在南非和葡属非洲殖民地, 也因殖民者不择手段的掠取和强制性的行政干预,民族资产阶级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比非洲其他地区弱小得多。
综上所述,尽管殖民主义的统治客观上为非洲移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殖民当局牢牢控制着非洲的经济命脉,不允许殖民地独立地发展民族经济。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连同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都受到极大的束缚,其力量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