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国初期的中非关系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关系和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在近代,中国和非洲都相继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共同的苦难经历又把中非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着患难与共的感情,在斗争中互相同情、互相支持,结成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胜利欢欣鼓舞,纷纷致函表示热烈祝贺。例如,10 月 9 日,阿尔及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电毛泽东主席,电文中强调:“中国人民的胜利对所有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人民的斗争,是一个可赞扬的例子。”10 月 15 日,突尼斯和摩洛哥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分别致函毛主席,热烈祝贺新中国的成立。函中说:“中国人民的这一胜利对突、摩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是一个有力的、宝贵的鼓励。”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也十分关心和支持正在进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非

洲人民。1950 年 9 月 13 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国人民电复南非联邦杜邦城南非印度人大会联合书记梅尔,表示完全支持他们反对南非白人当局种族压迫的斗争。1952 年 1 月,周恩来总理也在给南非印度人大会的电报中指出: “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完全理解并深切同情南非的非白色人民以及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苦难,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在持久不渝的斗争中求得自由幸福与解放。”①1952 年 1 月中旬,突尼斯人民为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屠杀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举行了总罢工和大示威。1 月 29 日,我全国总工会致电突尼斯工会联合会以示支援。电文说:中国工人阶级向突尼斯各地为反对法国殖民当局的野蛮镇压而进行的全国总罢工的工人和职员致以衷心的敬意与热烈的支援,并祝他们在这次反对法帝国主义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获得更大的胜利。同年 8 月,我全国总工会致电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与南非印度人大会全国行动委员会,对南非人民正在进行的反对种族歧视法令、争取基本权利的正义斗争给予完全支持和声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 1950 年代初期,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还未获得独立,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正在兴起。他们希望了解中国革命的经验,不少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工会、青年、妇女以及其他群众组织纷纷派遣代表或组织代表团前来中国访问,或与中国建立联系。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开始有了更多的联系和往来。例如,1949 年,几内亚民主党领导的工会组织与我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系。同年 12 月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时,赤道非洲、西非、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等地区的妇女以来宾身份到北京参加会议和参观访问。1950 年 10 月,非洲民主青年大会代表、阿尔及利亚民主青年联盟总书记来华参加国庆观礼和访问。1951 年 5 月,西非洲留尼旺学生代表团来华参观访问。1952 年 10 月,阿尔及利亚《新阿尔及利亚》杂志总编辑、阿尔及利亚和平委员会代表应邀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和列席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3 年 5 月,由阿尔及利亚、法

① 《新华月报》,1952 年 2 月,第 65 页。

属赤道非洲和喀麦隆、法属西非地区工会领导人组成的非洲工会代表团应邀来华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中国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同年 10 月,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前总书记华尔特·西苏鲁和前青年联盟书记杜玛·诺克韦等来华访问和参加国庆观礼。

中非人民在国际活动中也开始有了接触。1951 年 8 月 19 日,出席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的中国青年代表团与拉美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黄金海岸等国的 300 多位青年一起举行联欢会。

1953 年 3 月,中国青年代表团出席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保卫青年权利大会期间,同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法属西非、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代表团举行了联欢。这些活动和接触,增进了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根据毛泽东主席制定的对外政策,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愿同世界一切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4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同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政府共同首创了著名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当时非洲大陆虽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埃及、利比亚四个独立国家,但中国非常重视和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同年 9 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希望同非洲国家发展事务性的关系,以增进互相的接触和了解,并创造建立正常关系的有利条件。这一切为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奠定了基础。